中医药治疗青春期痛经

作者: 王婷

月经是女性青春期发育的显著标志,一般持续三十余载,但同时,也可能会伴随一个常见问题——痛经。对于痛经的女性来说,每次行经都会备受煎熬,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痛经

痛经主要分为两种,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青春期痛经大多数为原发性痛经。据调查显示,初潮后1~2年内是原发性痛经的好发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逐渐上升,在16~18岁达到顶峰。育龄期痛经主要为继发性痛经,如继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疾病。痛经主要表现为月经第1~2天或者经前1~2天小腹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可进一步引发全腹、腰骶部疼痛,或外阴、肛门坠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神疲乏力等,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手足发冷、出冷汗等。

痛经病因

引发痛经的因素众多,如饮食因素、情志因素、环境因素、自身体质因素。西医认为,痛经产生的机理是由于月经来潮前分泌前列腺素,而血液中的前列腺素升高,使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引起下腹部疼痛和痉挛。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相关。“不通则痛”是指寒邪、湿邪客于血脉,血液凝滞导致痛经,常表现为疼痛出现时间在月经前或者月经初,程度剧烈,难以忍受。“不荣则痛”是指因气虚和肾虚导致胞脉失养,常表现为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中医药对于痛经的治疗,以“调理冲任、胞宫气血”为原则,包括改善饮食、中药调理、中医外治。下面介绍一些中医药治疗痛经的方法,希望能为广大痛经女性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调理身体的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痛经有一定的作用。在饮食方面,可以多食用理气活血、调补肝肾的食物,如玄胡益母草煮鸡蛋、香附当归益母粥、姜艾薏苡仁粥、党参黄芪阿胶鸡蛋羹、山楂桂枝红糖汤、山药枸杞粳米粥等。其中,玄胡益母草煮鸡蛋起到补血止痛、通经悦色的作用;姜艾薏苡仁粥起到祛寒、化瘀、温经除湿等功效,较适合寒湿凝滞型痛经者;山楂桂枝红糖汤起到温经、化瘀、止痛作用,适合寒性痛经患者;山药枸杞粳米粥起到益肾填精、养肝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肾精亏型。

此外,行经前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减少寒凉、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量,防范痛经的发生或加重。中医食疗作用相对有限,痛经症状未见缓解或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痛经的主要病因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冲任失调,不通则痛。通过中药调理,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从而冲任和谐,缓解疼痛。对于不同的痛经证候,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理气活血法、温寒化湿法、调补肝肾法等。对于气滞血瘀型,可服用膈下逐瘀汤,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寒湿凝滞型,服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阳虚内寒者,服用温经汤,温经助阳、暖宫止痛;调肝汤可用于肝肾亏损证,温肾养肝、缓急止痛。平常也可将大枣、艾草、枸杞、红糖泡水喝,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

中药调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痛经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不可乱服,以免延误治疗或加重症状。

中医外治

中医外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改善痛经的方法,如针灸、艾灸、耳针、敷贴、推拿。其中,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可选择关元穴、中极穴、三阴交穴、次髎穴、十七椎穴等;艾叶性味辛苦,伴随着其燃烧产生的热量,可增强其穿透性,从而达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耳针可以选取神门、卵巢、子宫、内分泌、 皮质下、交感、肾、肝,单侧或双侧贴耳穴,以按压方式对耳朵进行中、强刺激,能调节相关组织器官功能,从而缓解痛经。

敷贴是将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润滑油等搅拌成膏状,再涂抹在敷贴上,贴到相应穴位,可以发挥中药与穴位的双重作用,缓解疼痛。

推拿治疗青春期痛经有较多手法,其中摩腹法最为常用。摩腹法是以肚脐为中心,右手压住左手,螺旋式逐渐扩大,再螺旋式回到肚脐,再换手以同样的手法逆时针按摩。摩腹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理气的功效,能够明显缓解腹部疼痛。在推拿过程中,根据青春期痛经的临床表现,如能选择适合的精油,可加强疗效。

中医音乐治疗

《黄帝内经》中提出“音乐疗疾”的理论,即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五音之中,指出音乐声调的不同,对于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情志变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音乐分为了角、徵、宫、商、羽,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于着五脏中的肝、心、脾、肺、肾。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相互调节的原理,五音搭配,达到五脏谐和的状态,可以改善身体健康状态。

中医将音乐用于防治疾病的思路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以音声为导引,二是音乐。青春期痛经的女性经常存在焦虑、抑郁、易怒等不良的情绪,可能会加重痛经症状。如果能对她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可促进快速康复。建议选择音乐聆听、音乐放松等接受式音乐方法,或歌唱等主动式方法。多听调式属角、属宫的音乐,避免过度聆听阴阳属性过于强烈的音乐。其中,属角的音乐与肝对应,属角的音乐旋律朝气蓬勃,可以条达情志、解郁除烦,代表曲目有《春风得意》《庄周梦蝶》等;属宫的音乐旋律多为清净幽雅,代表曲目有《大鱼》《神话》等,从而将音乐欣赏与音乐防病养生结合起来治疗痛经。

结束语

青春期痛经往往与心理、社会、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青春期痛经的方法多种多样,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比西医副作用小。但不能仅仅凭借中医药进行治疗,还需要为青春期女性解说月经的身体生理变化、痛经的发病原因,给予恰当的安慰,消除其紧张不安的心理。同时,青春期女性要注重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如月经期不要过于劳累,保持充足睡眠;禁食生冷、刺激的食物;做好经期保暖,避免受寒、着凉;保持心情舒畅、愉悦;注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若出现痛经症状未见缓解甚至加重,服用止痛药都无法缓解;痛经时间发生改变,如痛经时间持续天数增加、月经结束后仍然存在类似痛经的下腹部疼痛;在痛经的同时伴有月经量明显增加、贫血症状;痛经时伴有明显的肛门周围坠胀感,或者大便中有血,应及时就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