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 陈浚江 林仲妹 秦秀丽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进食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白细胞计数(WB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可促进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并发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主要是借助腹腔镜技术,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病灶肝脏切除的微创手术,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1]。但患者预后不仅依赖于手术方案选择,术后治疗同样较为重要。常规治疗模式主要是根据相关标准及医院流程,结合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病理情况给予对症治疗,缺乏预见性与针对性,不利于术后康复[2~3]。近年来,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综合治疗模式逐渐开始在外科治疗中得到应用,能够加速术后患者康复进程。本研究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9.52±5.07)岁;病程4~37个月,平均病程(8.41±2.69)个月;肝功能分级:A级37例,B级6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9.21±5.14)岁;病程4~37个月,平均病程(8.50±2.37)个月;肝功能分级:A级36例,B级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于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年龄≥20岁;首次接受肝切除术;临床资料齐全,且生命体征平稳;具备正常交流、理解能力;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史;凝血功能、免疫功能、代谢功能异常;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感染疾病、其他肿瘤疾病;对麻醉药物过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复查生化指标,并由全科医生评估病情,结合患者病情、临床表现以及体征变化适当调整术后治疗药物。予以患者抗感染、止痛等治疗,同时补充体液。嘱患者未排气前禁食、禁水。责任护士定时查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患者主诉有不适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病情指导其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康复。
1.2.2 观察组采取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
(1)建立康复治疗小组:由全科医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整体工作质量把控、病情监测及相关治疗工作;护士长任小组副组长,负责工作调度,安排及任务落实等工作。责任护士3名、药剂师1名为组员,负责任务实施。
(2)制定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方案:术后,及时复查患者生化指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在患者回病房后及时评估其疼痛感,并根据结果及病情状况,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患者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第一,术后疼痛管理。根据疼痛评估结果,优化镇痛治疗方案。针对轻度疼痛患者,给予常规镇痛泵镇痛;针对中度疼痛患者,在常规镇痛泵镇痛的同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善疼痛;针对重度疼痛患者,可遵医嘱在常规镇痛泵镇痛的基础上予以其口服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感。第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管理。予以患者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0.3 mL/次,1次/d。指导家属避免患者肢体外露,做好下肢保暖工作。第三,切口感染预防。换药前需先用碘伏对切口进行消毒,随后以无菌棉选择夫西地酸乳膏涂均匀抹切口,再以用无菌纱布包扎。若切口有发红、微肿情况,可遵医嘱予以患者口服、静脉输入抗感染药物。第四,术后营养支持管理。患者排气后3 h可适量饮用温水,6 h后可进食流质性食物,并口服营养补充剂,3次/d。2 d后便可逐渐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包括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进食和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炎症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计数(WBC)。
(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进食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3 d CRP、IL-6和WB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尿路感染1例(2.33%),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2.33%),尿路感染5例(11.63%),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8,P<0.05)。
3讨论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方案之一。与开放术式相比,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手术切口、出血量和恢复速度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优势,近年来在临床应用愈发广泛。炎症反应是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机体受创后均会引起一定的炎症反应。当炎症介质释放过量,可造成局部甚至是全身组织损伤[4]。CRP、IL-6和WBC均是临床评估机体炎症反应的常用检测指标。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患者机体往往会发生炎症,致使指标水平表达上调,而持续高表达状态会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影响预后[5]。
常规治疗模式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的主要治疗方案,可根据患者体征及病情给予对症治疗,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6]。但由于常规治疗模式虽能结合患者术后情况给予对症干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缺乏对患者机体炎症的针对性治疗措施,不利于术后康复。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用于术后患者中,能够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术后康复[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进食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白细胞计数(WB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有助于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术后康复。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可根据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特征及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整体干预核心,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管理、切口感染治疗管理,从而缓解疼痛应激反应,调节CRP、IL-6、WBC表达,抑制炎性反应,预防切口感染、尿路感染[9~10]。此外,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管理中,医护人员能够针对性为患者提供抗凝治疗,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不仅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还能促进切口愈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11~12]。
综上所述,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模式可促进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抑制其机体炎性反应,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朱惠刚,刘东升,贾楷桥.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32(7):648-650.
[2]陈素兰,汤燕.多学科协作下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健康教育对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11):29-32.
[3]何杏杏,孙莹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36):190-192,196.
[4]翁碧珣,李巧玲,张菁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9):188-189.
[5]王红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2):150,149.
[6]段晓丹.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及时效指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6):235-237.
[7]吴洁,潘永珍,陈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21):125-128.
[8]岳翠艳,李玉雯,蒋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模式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5):1015-1019.
[9]赵金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康复及疼痛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12):116.
[10]王欢,曹敏.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136,141.
[11]卢丽妍,吴幼凤.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3,36(15):131-133.
[12]曹莉,马丽.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下肾肿瘤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6):1069-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