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作者: 汪孝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0

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清因子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因子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石通胶囊;住院时间;不良事件

上尿路结石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其中输尿管结石90%由肾结石下降至输尿管引起。上尿路结石临床典型症状主要为疼痛、血尿、尿急、尿频、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等)等,部分患者会表现出肾绞痛、继发急性肾盂肾炎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肾积水、肾积脓、肾功能衰竭等危险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身体健康等。临床上一旦确诊上尿路结石,应及时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干预,抑制病情持续进展,缓解病症[1]。当前,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原则是根据结石性质、形状、大小、部位、是否积水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以便有效缓解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复发风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常用术式,通过非侵入性操作震碎体内结石,促使结石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但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结石彻底清除率有待提高。因此,临床上常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给予排石药物治疗,以提高结石排出率。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经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上尿路结石;符合《上尿路结石中西医结合排石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中上尿路结石诊断标准;符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共识》[4]中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标准;年龄35~50岁;患者、家属或其授权人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依从性低,不能完成治疗;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肺疾病、肝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疾病;存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禁忌证;对结石通胶囊药物严重过敏或不耐受;治疗期间因个人原因主动退出或病情恶化转院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术前医生告知患者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同时按照手术要求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告知其术前需大量饮水。根据结石位置协助并指导其选择适宜的体位躺于手术床上,使用体外碎石机对患者进行碎石治疗,将碎石机电压设置为120 V,同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调节碎石机放电次数、频率等,在X线机直视下开始碎石治疗,时间为30 min。治疗期间实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水平,并在其疼痛难以忍受时给予止痛,术后叮嘱患者大量饮水,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研究组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对照组保持一致,结石通胶囊于餐后30 min用温水冲服,1.4 g/次,3次/d,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结石被完全清除;有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结石基本被清除,残留结石直径≤10 cm;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或者加重,且结石大量残留,结石最大直径>1 cm或结石较碎石前无改变。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主要观察住院时间、血尿频率、结石排净时间和腹痛完全消失时间。(3)比较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如尿痛、脓性分泌物、尿路感染、肾绞痛等。(4)比较两血清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检测白细胞计数(WBC)、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水平。

1.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结果以(±s)表示,呈非正态分布时用Wilcoxon W检验,结果用最大值、最小值和中位数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进行描述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和腹痛完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尿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WBC、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WBC、BUN、SC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上尿路结石大多为草酸钙结石,主要与代谢异常、泌尿系梗阻、慢性泌尿系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此外,长期服用可导致尿液浓度升高、溶解度低的药物,高动物蛋白、钾、钠、植酸盐等膳食,高温气候条件等均易诱发上尿路结石的发生。上尿路结石常见于男性群体,且发病年龄多在21~50岁。上尿路结石早期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腰部酸胀不适,但大部分患者早期无任何典型症状,一般在体检时查出。一旦诊断出来需及时给予干预,否则随着病情进展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严重损伤。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通过高能声波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将结石碎裂,使碎石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安全性高,预后状况较好,但仍有复发风险[5]。结石通胶囊属于中成药,具有利湿清热、通淋排石、止血镇痛之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疗效明显[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因子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提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郭丽辉[7]将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结石通胶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治疗与单一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疗效,结果发现联合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血尿次数,抑制炎性反应,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偏低。李鑫[8]等研究指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药排石汤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上尿路结石患者住院时、腹痛减轻时间等临床指标,同时改善肾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能够将患者体内直径较大的结石震碎,促进直径较小的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且不会对身体组织、器官等造成损伤。结石通胶囊中包括广金钱草、石韦、海金沙草、车前草、茯苓、鸡骨草、白茅根、玉米须8种中药材,各味药配伍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加机体尿量,促进小直径结石排出体外,分解结石。此外,结石通胶囊可输尿管扩张,减少结石在体内堆积,促进结石随尿液经输尿管排出,减轻因结石堵塞引发的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结石通胶囊属于中成药,药性温和,安全性高,不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蔡江怡,邵绍丰.自拟固肾排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8, 27(10):1821-1823.

[2]陈蕊,李建友,陈辉,王胜.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排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6):1107-1109,1113.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王树声,等.上尿路结石中西医结合排石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2,28(2):158-161.

[4]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共识[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23(8):574-579.

[5]谭日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结石通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3):119-120.

[6]王志平,王军,周洪.冲击波碎石联合结石通胶囊口服用于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5):240.

[7]郭丽辉.结石通胶囊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6(11):119-122.

[8]李鑫,陈仲萍.中药排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33(14):48-5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