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根管治疗患者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 陈密如 黄元凤 何秀良
摘要: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根管治疗患者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接受根管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和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应对方式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与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根管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应对方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根管治疗;知信行健康教育;不良情绪;依从性;应对方式
根管治疗常用于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治疗,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损伤,强调患者治疗期间应高度配合[1]。常规护理措施以关注治疗护理为主,往往忽略患者健康宣教,很多患者常因口腔知识缺乏或存在错误的根管治疗认知,导致治疗依从性不高或产生不良情绪;部分患者未做到及时复诊,造成疗效不理想或患者满意度不高[2]。知信行健康教育基于知信行理论进行干预,通过知识获取、信念生成以及行为形成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建立健康信念建立,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得患者治疗顺利进行,保证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期康复[3]。本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接受根管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根管治疗患者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接受根管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8.56±3.41)岁;牙龈炎21例,根尖周炎9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8.35±3.36)岁;牙龈炎22例,根尖周炎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采取根管治疗;均为首次治疗,年龄在18周岁以上;能配合医护人员指令;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合并急慢性感染疾病;病理学检查确诊合并恶性肿瘤;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
术前准备手术物品、配合医护操作,术后清点器械,讲解根管治疗后事项,出院者提示复诊的意义及时间,发放健康手册。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知信行健康教育
(1)知识传递。健康教育前了解患者对根管治疗的了解程度,包括治疗过程、效果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治疗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这包括讲解根管治疗的基本原理、过程、风险和预防措施等。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传递知识,如口头解释、文字材料、图示展示、视频演示等进行健康讲解;强调根管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治疗对于牙齿健康和整体健康的影响;重点告知患者如果不进行根管治疗可导致牙齿感染扩散、牙齿疼痛加剧等问题。为患者提供简明扼要的治疗信息和指导,以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不断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根管治疗完成后,定期回访患者,了解其治疗效果和遵守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信念转变。与患者分享关于根管治疗的详细信息,包括治疗过程、预期结果以及可能的风险和优势。分享与其他患者的成功案例,展示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和效果,向患者强调保留天然牙齿的价值和好处,解释根管治疗可以帮助保留牙齿功能和美观,可以有效缓解因感染或损伤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与患者一起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期望进行调整。
(3)行为改变。指导患者术后养成良好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坚持刷牙、漱口和冲牙线,保持口腔的清洁与健康。告知患者根管治疗后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定期到牙医处进行口腔保健。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吃硬物、过于甜腻和色素等对口腔健康损害过大的食物和饮品,建议选择健康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不良情绪状况,(2)比较两组依从性:采用自制治疗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估,主要依据患者治疗过程配合情况进行依从性评估。完全依从:可以完全配合医护指令接受相关治疗;部分依从:治疗过程基本配合医护指令,存在部分不依从情况,但整体不影响治疗;不依从: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合作情况。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问卷涵盖面对、回避和屈服3种不同应对形式,共20项内容,各项1~5分,其中面对方式得分越高越好,回避、屈服方式得分越低越好,问卷cronbach's a系数为0.871。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两组MCMQ评分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应对方式MCMQ评分中的面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与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根管治疗可有效清除患牙损伤组织、根管内感染物,利用根管充填封闭牙冠,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4]。根管治疗后患者正常进食可受一定影响,此时患牙会出现疼痛,长此以往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一些患者对疾病认知较差,导致后续随访率较低,影响治疗效果[5]。因此,临床需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常规干预方式对患者知识掌握情况不佳,整体护理效果有待提高[6~7]。
在本研究中,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应对方式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与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根管治疗配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知信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获得更全面、准确的治疗相关知识,如治疗过程、疼痛管理、并发症风险等,并理解根管治疗的重要性[8~9]。这种知识的获取和信念的转变有助于减轻患者对治疗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感,从而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在健康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注重对患者行为及信念的转变,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正确的观念,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习惯,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督促其定期复查,从而保证治疗效果,提高应对能力。患者可以更全面、科学地理解治疗过程,并对治疗做出正确的决策,转变健康信念和态度,增强治疗信心[10~11]。
综上所述,知信行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根管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应对方式,使其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减少回避及屈服,积极配合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维持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任婷婷.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根管治疗大龄儿童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8):1390-1393.
[2]陈丽凤,肖莉,姜新宇,等.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四手操作对根管治疗儿童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妇幼护理,2023(7):1652-1654,1658.
[3]丁婧,程春,张洋洋,等.四手操作配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5):886-889.
[4]翟丽洁,钟林强.樟脑苯酚溶液与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牙髓炎根管治疗中应用效果的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36):130-133.
[5]苑立新,胡笳,刘洋洋.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的疗效及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3,8(24):165-167,171.
[6]何海春,刘素芳,张梅华.“知信行”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遵医行为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4):105-108,112.
[7]李淑芳.“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根管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7):1455-1456,F0003.
[8]娄丽娟.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行为及健康状态的影响[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15(1):103-106.
[9]刘倩倩.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遵医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影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2,35(2):129-131.
[10]赵文华.两种根管治疗措施对慢性牙髓炎患者口腔健康相应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9):25-27.
[11]周丹丹,周莱,张文婷.健康教育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1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