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诊症状的应对策略

作者: 何玉虎

在生活中,突发的疾病常常令人措手不及,尤其是在急诊情况下,及时应对常见病症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常见急诊症状的表现以及如何正确应对,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减轻伤害。

高热

高热指体温超过 39 ℃,可能由感染(如肺炎、流感)、中暑等引起。

(1)临床表现:皮肤发烫、脸红、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2)应对策略: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及时就医,查找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有哮喘、肺炎、心力衰竭等。

(1)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喘息、胸闷。

(2)应对策略: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有条件的话给予患者吸氧;尽快送医。患者出现呼吸窘迫时,首要任务是确保其气道通畅,可采取体位调整、吸痰等方法;同时,迅速确定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例如,如果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呼吸窘迫,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辅助通气支持,如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剧烈头痛

头痛可能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信号,如脑出血、脑肿瘤、高血压急症等。

(1)临床表现:头痛剧烈,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

(2)应对策略: 安静休息,避免头部剧烈晃动;测量血压;尽快就医检查。

急性腹痛

腹部疼痛可能由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问题引起,包括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尿路结石等。

(1)临床表现:疼痛部位、性质和程度因病因不同而异。

(2)应对策略:禁食禁水;不要随意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尽快就医诊断。

大量出血

大量出血包括咯血(从呼吸道咳出)、呕血(从消化道呕出)、外伤出血等。

(1)临床表现:咯血可能伴有咳嗽;可能有恶心感;外伤可见明显伤口流血。

(2)应对策略: 咯血时,让患者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时,患者头部应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外伤出血时,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

骨折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可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等引发。

(1)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音(感)。

(2)应对策略:在固定患者伤处的同时,给予止痛药物,以减轻其疼痛感。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是否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迹象,如感觉异常、肢体发麻等。必要时,需要及时进行神经血管的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安排相应的手术治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