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 陈祖平脑卒中即常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在临床,很多脑卒中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出现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吞咽困难和肢体瘫痪等症状,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就脑卒中的相关预防知识进行介绍。
脑卒中症状表现
脑卒中重在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有必要了解其症状表现。
(1)头痛: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头痛都是重要的信号。
(2)呕吐:呕吐常伴随着头痛一起出现,特征一般为喷射状呕吐,若呕吐出现咖啡色液体,表明病情比较严重。
(3)眩晕:眩晕还伴有呕吐或者耳鸣,也是脑卒中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
(4)一侧肢体有异常感觉: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一侧肢体或面部有异常感觉,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
(5)突发言语不清或者吞咽呛咳:主要表现为出现说话不清,或者在喝水的时候容易出现呛咳。
(6)意识障碍: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晰,严重时可能出现深度昏迷。
脑卒中危险因素
高血压
血压异常升高是导致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收缩压每上升10 mmHg,脑卒中发病风险提高30%左右;舒张压每上升5 mmHg,脑卒中发病风险提高46%左右。对于临床高血压患者而言,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要采取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饮食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对血压进行积极控制。
心脏疾病
心脏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无心脏病患者提高2倍以上。为预防心脏病所致脑卒中风险,建议40周岁以上成年人定期进行体检,对心脏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性因素。大量数据研究发现,糖尿病会导致脑卒中患病风险提高2.6倍左右。为预防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同时养成定期检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习惯。
吸烟
在有关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吸烟所致风险仅次于高血压以及年龄。有专家对高血压患者发病年龄、吸烟量、吸烟时间和并发症进行跟踪报道,结果显示吸烟对人体动脉危害性较大,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高血压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最终导致脑卒中。因此,戒烟对预防脑卒中具有主要作用。尤其对合并高血压疾病的60周岁以下人群,或伴随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症患者,更应积极戒烟。此外,远离二手烟环境,尽可能维护自身健康。
酗酒
摄入酒精会导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长期大量饮酒或急性酒精中毒,更容易诱发脑梗死。原因在于酒精能够促进血小板聚集,导致凝血反应并诱发脑血管痉挛症状。
脑卒中预防策略
预防脑卒中要采取综合性的策略,包括控制血压、管理心脏疾病、控制糖尿病、戒烟限酒以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盐分摄入、均衡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
管理心脏疾病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疾病,可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特别是有心脏病史或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注重心脏健康的维护。
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体力活动,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因此,应尽早戒烟并控制饮酒量。对于无法戒烟的人群,也应尽量减少吸烟量,并避免在吸烟环境中长时间暴露。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卒中的基础,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也对预防脑卒中具有积极作用。
脑卒中患者饮食调养
(1)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帮助患者调节自身的胆固醇代谢,避免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2)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有瘦猪肉、牛肉、牛奶、鱼肉、鸡肉等,脑卒中患者可以适当摄入。
(3)控制脂肪摄入:脑卒中患者要少吃油炸、煎烤类的食物,以及动物皮、肥肉等含脂肪比较丰富的食物。在烹饪菜肴时,做到少油、少盐,以清淡饮食为主,可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等方式。炒菜时,宜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花生油、橄榄油等。
(4)少吃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动物肝、脑、腰子等,以及蟹黄、虾卵等胆固醇含量很高,脑卒中患者一定要少吃。
(5)控制盐分摄入:摄入过量的盐分会让人体内的水分潴留,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在做菜时需控制钠盐量,少吃一些腌制食物。
(6)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咖啡、浓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容易引起大脑神经兴奋,脑卒中患者要少量。
(7)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脑卒中患者往往尿酸水平较高,因此要减少食用动物内脏、豆类、芦笋等含高嘌呤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
结束语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对个体健康和社会构成重大威胁。通过识别并控制脑卒中的危险性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吸烟和酗酒等,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识别与救治也是预防脑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要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调整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应注重疾病的控制和管理,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