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宋莹莹
摘要: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护理能够缩短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俯卧位通气;按摩抚触护理;PaO2;PaCO2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病毒及细菌等致病菌入侵,从而引发新生儿肺炎[1]。新生儿肺炎患儿往往会发生呼吸道肺泡毛细血管充血及水肿、充血,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出现出血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患儿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2]。机械通气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缺氧状态,促进患儿症状的改善,有利于康复[3]。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及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呼吸相关性肺炎,不利于患儿康复。因此,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需要配合科学的护理,改善治疗效果[4]。本研究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27±1.07)周;体重2.54~3.21 kg,平均体重(2.86±0.12) kg;日龄 1~26 d,平均日龄(11.23±2.24) d。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22±1.03)周;体重2.53~3.26 kg,平均体重(2.85±0.13) kg;日龄 1~26 d,平均日龄(11.25±2.15) 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新生儿肺炎,且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儿家属同意进行研究。
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疾病;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遵医嘱做好相应治疗,定时查房,保持病房在适宜的温湿度。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护理
(1)俯卧位通气护理。每隔4 h进行1次俯卧位通气护理,1~2 h/次。使患儿保持侧卧位躺于新生儿辐射保暖台上,护理人员托住患儿的头部,缓慢调整体位至俯卧位,将患儿头部抬高约15°~20°,过程中动作轻柔,注意对各个管路的保护,避免管路发生脱落。俯卧位通气期间,保持患儿头部与身体平行,同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发生异常。当发现患儿烦躁不安、人机对抗等情况时,及时检查呼吸机参数、管理等情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必要时遵医嘱予以患儿镇静处理。如果患儿的面部、胸部发红,适当抬高其头部,并定期更换头部偏向位置,需在患儿双肩垫软垫,避免腹部受压。
(2)按摩抚触护理:新生儿抚按摩抚触护理一般在喂奶或鼻饲后1 h进行。护理人员协助患儿摆好俯卧位或仰卧位,将润肤油涂抹于手掌,对其背部、臀部进行轻柔的按摩、抚触。结束后,调整患儿为仰卧位,对腹部、头部及胸部进行按摩抚触。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度导致患儿不适或发生损伤。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由于新生儿免疫力及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侵入,因此易发生新生儿肺炎。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极易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健康[5~6]。新生儿肺炎患儿需要采取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症状[7~8]。然而,若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没有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患儿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压力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因此,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极为重要[9~10]。
俯卧位通气护理是通过变化体位,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各种体位调整,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有助于患儿肺部分泌物的排除,也可以促进患儿体内的血液循环,从而利于患儿康复[11]。按摩抚触护理是通过对患儿进行抚触及按摩,提升患儿的舒适度及安全感,同时配合穴位按摩,同样有利于患儿症状的改善,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俯卧位通气联合按摩抚触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肺炎患儿呼吸道症状的快速改善,血气指标得到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新生儿肺炎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往往较长,如果在此过程中长期采取同一体位,易导致患儿出现压疮,其肺部的痰液也不易排除,从而加重感染,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14~15]。长期保持同一卧位还会导致背部的液体集聚,引起胸腔积液,不利于患儿症状的改善。俯卧位通气护理能够增加患儿背部的肺通气量,有利于快速改善患儿症状,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16~17]。此外,通过采取按摩抚触护理,能够改善患儿血液循环,有利于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升患儿的舒适度及睡眠质量,促进其免疫力及抵抗力的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其康复进程[18]。
综上所述,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护理能够缩短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且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王婷婷.观察俯卧位护理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5): 881-883.
[2]李小娟.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对新生肺炎患儿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1(17):2231-2233.
[3]邓宁.抚触联合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141-142.
[4]许琼.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氧及呼吸频率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6):811-813.
[5]李之春.精—准—细—严护理管理对肺炎新生儿发育及肺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2):57-60.
[6]刘瑞荣.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1(22): 3663-3664.
[7]石岩.体位转变联合抚触护理对肺炎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6):407-408.
[8]刘雯雯,王丽,罗辉.抚触联合体位变换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20,21(6):68-70.
[9]剧松丽,翟淑贞.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气指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4):551-552.
[10]杨静.抚触护理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130-132.
[11]刘和英.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俯卧位通气干预和按摩抚触的临床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1(5):214-216.
[12]常加云,高慧,贾成兰.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婚育与健康,2023,29(21):121-123.
[13]任玉敏,林晓丹,闫利霞,等.抚触护理联合体位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3, 30(5):705-706.
[14]马静,唐云飞,董浩娟,等.抚触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者的心理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指数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16-119.
[15]李伟静.抚触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1):1967-1968.
[16]刘佩.体位变换联合抚触护理对肺炎新生儿奶摄取量及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6):88-90.
[17]李妮,白媛,刘延莉.抚触护理联合体位转变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2023,47(7):1176-1177.
[18]丁晓薇,沐艳君,周漪晴.转变体位护理联合抚触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肺功能、心理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9):1617-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