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点穴联合乳房按摩预防产后缺乳的效果观察
作者: 张小丹 赵萌摘要:目的 观察手指点穴联合乳房按摩预防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也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缺乳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乳房按摩联合手指点穴护理,比较两组缺乳发生情况、护理效果、母乳喂养行为和母乳喂养信心。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缺乳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产妇泌乳量足占比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产后泌乳量多占比高于参照组,量少占比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母乳喂养行为(BAPT)、母乳喂养信心(BSE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手指点穴联合乳房按摩护理可有效改善母乳喂养行为,提高母乳喂养信心,降低产妇产后缺乳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产后缺乳;手指点穴;乳房按摩;乳汁分泌;母乳喂养
产后缺乳主要指产后哺乳期内,产妇未分泌或分泌少量乳汁[1]。女性乳汁分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通常与产妇产后激素水平、喂养姿势与营养状况有关[2]。母乳含有多种抗体乳糖与蛋白质,可满足新生儿成长阶段的营养需求[3]。解决产后缺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产后缺乳多因机体脾失健运、脏腑气血不足,从而导致乳络不通、堵塞乳道,乳汁运行受阻所致,应注重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促进气血运行,疏通乳络,刺激乳汁分泌[4]。乳房按摩与手指点穴为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可舒筋活络,促进气血运行[5]。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缺乳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手指点穴联合乳房按摩预防产后缺乳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缺乳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参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1.68±3.41)岁;体重指数18.24~24.72 kg/m2,平均体重指数(21.30±1.61) kg/m2;剖宫产15例,阴道分娩20例;孕次1~4次,平均孕次(2.64±0.32)次。干预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1.63±3.25)岁,体重指数18.24~24.72 kg/m2,平均体重指数(21.33±1.90)kg/m2;剖宫产14例,阴道分娩21例;孕次1~4次,平均孕次(2.62±0.40)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资料齐全;神志清晰;单胎妊娠;乳房外观发育正常:研究后期可参与随访调查。
排除标准:伴有糖尿病与高血压等疾病;操作阴道分娩禁忌证;精神或认知障碍;肝肾器官障碍;严重传染疾病;习惯性流产;胎儿存在先天性疾病;经母乳检测提示未达标,无法正常喂养;婴儿存在喂养障碍;因自身因素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母婴肌肤接触,引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实施母婴同室。
1.2.2 干预组采用乳房按摩联合手指点穴护理
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产妇开展操作,确保操作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协助产妇取仰卧位并脱掉上衣,充分暴露双乳,取干净毛巾垫于乳房下,使用40 ℃左右热毛巾热敷双乳5 min,取适量橄榄油润滑乳房,使用食指与大拇指点揉膻中、乳中、期门以及乳根等穴位,各穴位点穴5~6次,30~60 s/次,避免操作力度过猛,以产妇自觉酸胀为宜。
另使用食指与拇指轻按压乳晕四周,直至周围乳腺变软并分泌少量乳汁,使用手掌按摩法按摩乳房3~5次。同时,一只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五指分开呈梳子状进行梳法按摩,疏抓乳房数次,使用食指与拇指对捏乳房从根部至乳头进行指推法按摩,每次指推法后均需按压乳晕排奶,适当配合梳法以及掌摩法等操作。按摩结束后,护理人员帮助产妇清洁乳房皮肤,整个操作过程控制在30~40 min。建议上午进行,避免产妇饥饿或饱餐。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产后缺乳发生情况:哺乳时可听见婴儿吞咽声,但产妇自觉母乳下奶不明显,且哺乳时婴儿躁动,停止哺乳后婴儿出现哭闹、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即可判定为缺乳。
(2)比较两组护理效果:量多,哺乳后,婴儿大小便正常,小便每天至少6次,入睡时间较长,产妇乳房余较多乳汁;量足,哺乳后,婴儿大小便正常,睡觉时间短,产妇乳房剩少许乳汁;量少,哺乳后,婴儿依旧哭闹,无法入睡,大小便较少。
(3)比较两组母乳喂养行为和母乳喂养信心:采用母乳喂养行为预测量表(BAPT)与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产妇母乳喂养行为越好,母乳喂养信心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后缺乳发生情况
干预组护理后缺乳发生率为2.86%(1/3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00%(7/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5)。
2.2 两组产后泌乳量比较
两组产妇泌乳量足占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干预组产后泌乳量多占比高于参照组,量少占比低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母乳喂养行为和母乳喂养信心比较
干预组护理后BAPT、BSE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母乳是新生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含有新生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6]。产后缺乳会导致哺乳期产妇所分泌的乳汁量无法满足新生儿的需求,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中医将产后缺乳归于“产后乳无汁、产后乳汁不足”,其病位涉及肝脏及脾胃。女子以肝为先天,干主疏泄,若肝脏功能正常,则其全身气机通畅,气血运行无阻,经络通顺;若肝功能异常,则会出现经络受阻与气血运行不畅的现象,进而导致乳络不通、乳汁壅滞,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现象[7~8]。产后缺乳产妇多表现为食欲缺乏、身有微热、烦躁易怒、胸胁胀闷,为肝郁气滞证,多建议其采用散结止痛、养血补血、疏肝解郁之法加以干预[9]。
乳房按摩联合手指点穴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通过对与乳房有关的经络穴位,如膻中、天池、期门以及乳根等穴进行按摩、点穴,可有效解决产后缺乳问题。其中,膻中属任脉,乳房按摩联合手指点穴能够调畅乳房气血、宽胸理气、通络催乳;天池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乳房按摩联合手指点穴能够宽胸理气,可有效缓解乳痈与乳汁分泌不足等症状,改善乳房外扩与松弛现象;期门属足厥阴肝经,主治胸胁胀满疼痛、乳痈,乳房按摩联合手指点穴能够调气活血、疏肝利胆,同时可调节情志;乳根穴属足阳明胃经,乳房按摩联合手指点穴能够通乳化瘀、行气解郁,促进乳汁分泌。对上述穴位实施手指点穴与按摩可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使乳腺通畅,消除乳汁淤积[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后缺乳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产妇泌乳量足占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产后泌乳量多占比高于参照组,量少占比低于参照组
(P<0.05);干预组护理后BAPT、B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可见乳房按摩联合手指点穴对产后缺乳的护理效果良好。手指点穴具有创伤小、起效快、感应强等特点,可通过刺激相应穴位疏通产妇乳腺管道,促进乳房循环系统,发挥催乳作用[12~13]。乳房按摩为临床常见按摩手法,通过模拟新生儿吸吮达到刺激乳房的效果,有利于促使产妇脑垂体前叶释放泌乳素与催乳素,并作用于乳腺,刺激乳汁分泌。此外,乳房按摩能有效缓解产妇乳房肿胀,缓解其焦虑与恐惧心理,帮助其放松身心,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行为[14~15]。乳房按摩联合手指点穴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改善产妇肝郁气滞,调节肝之疏泄,通顺气血,疏通乳络。
综上所述,手指点穴联合乳房按摩护理可有效改善母乳喂养行为,提高母乳喂养信心,降低产妇产后缺乳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宋颖颖,姜丽娜.穴位刺激配合乳房按摩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缺乳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32):148-151.
[2]徐君芬.中药促泌乳汤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6):925-926.
[3]陈婕妤,顾伶俐,陈俭,等.围生期中医推拿在剖宫产术后泌乳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8):1439-1441.
[4]张真桢,华诏召,魏霞霞,等.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针刺对产后乳房充盈度及泌乳量的影响[J].西部医学, 2022,34(10):1542-1546.
[5]杨苗苗,尚萌,张红梅.下乳涌泉汤与手指点穴联合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 (10):2044-2047,2054.
[6]王芳珍,钟尧仙.手指点穴加乳房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的临床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2,21(2):43-46.
[7]邓开姣,高显舜,党从霞.“三早”健康教育配合护士-家属联合支持辅助手法按摩对初产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15):2034-2037.
[8]刘性英,肖桂兰,唐斌.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对缺乳初产妇乳汁分泌、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1):134-137.
[9]高桂艳,史立波,步玉辉,等.手法按摩联合冷热敷交替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疗效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24):3444-3448.
[10]刘雪冰,骆建梅,李木珍,等.穴位按摩配合吸乳器吸引对乳头凹陷及短平产妇乳液淤积、纯母乳喂养率以及并发症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484-487.
[11]何爽爽,卢婷.不同时间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11):1621-1625.
[12]崔婧,魏琴.催乳方结合乳房、穴位按摩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性科学,2020,29(11):114-117.
[13]陈香军,黄楠,詹进来,等.王不留行联合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泌乳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1,41(12):1343-1346.
[14]李娟敏.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对母乳喂养泌乳量及乳房问题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3):563-566.
[15]李君敏.穴位按摩护理对产后乳胀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新中医,2021,53(1):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