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药物治疗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 李恒会

摘要:目的  观察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51例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25例和治疗组26例。参照组患者实施舍曲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评分和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青少年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少自伤行为,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青少年;行为疗法;舍曲林;抑郁

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为常见的抑郁症,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群体中[1]。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与诸多因素相关,如神经免疫学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生物化学因素、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学习压力、性格悲观、应激性生活事件刺激等[2],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因此,在临床中对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青少年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中通常使用药物治疗,虽能稳定患者的病情[3],但对其睡眠质量、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不显著。行为疗法联合治疗旨在改善患者预后,尽可能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4]。本研究旨在观察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51例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25例和治疗组26例。参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13~18岁,平均年龄(15.25±2.12)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12±0.36)年。治疗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14~18岁,平均年龄(15.26±2.10)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15±0.3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红外热像、心率变异性分析、心电图、躁狂状态评定量表等评估,均符合《抑郁症认知症状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5]中对“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均在18岁或以内。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精神障碍性疾病或心肝肾器质性病变;合并头部外伤史或其他精神类疾病;聋哑人或先天性发育缺陷或智力发育障碍;严重药物过敏史;中途转院治疗或放弃治疗。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口服,起始剂量50 mg,1次/d,连续服用2周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将药物剂量增加至100~150 mg,但每天最大剂量不能超过200 mg,连续治疗3个月。

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行为疗法:综合分析和记录患者的家庭情况、学习、社交、性格特点等,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出适合的行为干预计划。正念支持,每周1次,指导患者深呼吸,注意吸气和呼吸的感觉,观察患者呼吸过程中腹部起伏变化,提醒其冷静,减少冲动行为和消极思维的出现。痛苦纾解,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患者生活现状和引发痛苦的诱因,帮助其思考容忍痛苦的利益和弊端,并通过分散注意力、引导患者积极乐观或安抚的方式,减轻其情绪变化和波动,指导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文娱活动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促使患者的情绪跟随着身体律动,减轻其痛苦反应。调节情绪,主动和患者取得联系和沟通,全面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为患者提供正性激励和心理方面的按时、纾解,促使其的情绪越来越稳定。还可以通过反动作作为例子让患者确定自己的感受之后做一些相反的事情,指导其一旦出现抑郁悲伤或想要一个人独处的情绪后应第一时间寻求家长或朋友的帮助,多和家人待在一起,以调整患者的情绪和心理。改善人际关系,在行为疗法中应培养患者必要的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技巧,识别刺激事件和易感因素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身心的愉悦,指导患者学会耐心的倾听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切忌在人际交往中攻击、威胁、评判他人。指导患者在学习中学会如何面对压力,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监控和调整,学会主动参与社会互动,强化患者社交能力,学会融入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优,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各项测试评分改善50%以上,无自残行为;良: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各项量表评分改善30%~50%;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未明显缓解或不断加重[6]。优+良=优良。

(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理机能、心理机能、社会职能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3)比较两组SDS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总分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

(4)比较两组SA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50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

(5)比较两组PSQI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评估,总分0~21分,分数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软件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2.31%,高于参照组的68.00%(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和PSQ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DS评分、SAS评分和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和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7],随着青少年学习压力的增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当前临床中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自残、情绪低落且悲观、兴趣和快感缺失、焦虑、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失眠等。较为典型的症状包括啃咬、抓挠、烫伤、刀割自己身体部位,影响青少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学习和正常生活,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病情发展恶化,甚至演变为有自杀倾向的现象。

舍曲林可以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增加5-HT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同时,舍曲林能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低神经兴奋性,从而产生镇静催眠的效果,缓解患者失眠问题[8]。舍曲林能够调节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改善情绪低落和焦虑障碍。但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并不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9]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是由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发展而来,强调在“改变”和“接受”之间寻找平衡,通过正念引导、情绪调节、痛苦纾解、人际交往等个性化行为干预手段,能更好地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和减轻其心理压力,使患者学会融入社会环境,学会与人沟通,稳定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睡眠质量[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优良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青少年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少自伤行为,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竟艳,夏圆,施星明,等.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伴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21(21):2300-2303.

[2]林信竹,况利.辩证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药物治疗对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青少年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3):439-442,465.

[3]胡谦,李如蓝,夏仲.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创伤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反刍思维和述情障碍的链式中介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3,33(5):395-398.

[4]林红,刘陈,尹娥,等.iTBS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首发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临床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4):716-718.

[5]余寒,龙珊珊,周勇.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低频刺激右侧腹内侧前额叶(VMPFC)治疗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临床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6):987-990,993.

[6]段登艾,邓燕,张志雄,等.辩证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对伴有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J].临床荟萃,2023,38(4):319-323.

[7]马家惠,赵明明,李超,等.丙戊酸镁联合舍曲林治疗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1):30-35.

[8]姚晓惠,孙翔宇,李丽.丙戊酸镁联合舍曲林治疗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3,18(9):146-148.

[9]刘浩,黄雪萍,周小艳等.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特征及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9):45-49.

[10]李志佳,彭光海.喹硫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治疗伴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8):64-6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