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李肖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FEV1、FEV1/FV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造成极大影响,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其他健康问题[1]。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肺功能会逐渐下降,通过治疗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但同时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48±4.68)岁。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2.57±4.5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吸氧护理、体位护理等。
1.2.2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
(1)一般护理: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姿,加强膳食管理,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为主,多饮水,少吃产气食物。病房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在22℃,遵医嘱给予吸氧,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练习,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增强胸腔和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
(2)心理干预:引导患者用正确心态对待自身病情,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害怕和焦虑情绪。
(3)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慢阻肺相关知识,如诱因、肺通气功能检查、居家氧疗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供氧装置周围要做到严禁烟火,以免引起爆炸,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氧疗装置,定期做好回访工作,由社区医师进行常规跟踪。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预防呼吸道感染。
(4)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相关知识介绍,使患者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让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指导掌握有效的咳嗽方法:取坐姿,深呼吸,利用膈肌提高吸气量,持续轻咳,待痰到达咽喉处将痰用力吐出。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
(5)体位护理:取半卧或坐位,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和通气量增多,从而减轻病情。患者体位要根据病情进行调节,若患者病情严重、意识不清,需给予仰卧位,并将头偏向一边,避免分泌物堵塞患者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情允许,应尽可能保证患者体位便于分泌物引流和咳痰,降低肺炎发生率。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分数越高患者心理状态越差。(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最高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肺功能:主要观察一秒最大通气量(FEV1)和FEV1/FVC。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护理前FEV1、FEV1/FV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阻肺为临床常见病,常见诱因有长期吸烟、环境因素等,烟草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导致肺部组织出现炎症以及纤维化改变,使支气管狭窄,影响气道通畅度,增加肺部感染风险,导致慢阻肺病情加重[2];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老年慢阻肺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中工业污染物,汽车尾气、空气中的微颗粒物质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肺部气道出现炎症以及纤维化改变,使慢阻肺病情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
慢阻肺可反复发作,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气流受限为主[4],影响呼吸肌功能,导致肺部通气量降低、呼吸肌无力[5]。呼吸困难可影响患者身体正常活动,且长时间卧床可导致患者部分运动神经受损,影响生活品质,患者极易出现紧张、烦躁不安等心理,气短、气促等也会影响患者正常睡眠[6]。临床在积极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优质护理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旨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通过调整患者体位,如采用半卧位或坐位,有助于减轻肺部压迫,改善呼吸困难。优质护理强调在患者休息和活动时保持合适的体位,以促进呼吸顺畅。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制定合理的吸氧方案至关重要。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氧流量和吸氧时间,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缓解缺氧症状,改善呼吸功能。
优质护理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锻炼,如吹气训练、腹式呼吸等,这些锻炼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活量,从而改善肺功能[7]。针对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合适运动项目的选择,并控制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通过有计划地训练呼吸节律和呼吸方法,如深呼吸、慢呼吸等,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护理人员耐心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运动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练习。优质护理注重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对患者的生活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长期卧床的慢阻肺患者容易出现压疮等皮肤损伤问题[8~9]。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预防压疮。慢阻肺患者往往因长期受疾病折磨而出现情绪暴躁、焦虑等心理问题。优质护理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通过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鼓励患者与其他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科学的饮食方案对提升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0~11]。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同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以维持身体机能[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FEV1、FEV1/FV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在护理过程中不断评估和调整护理措施,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官雪芹.基于PERMA模式的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肺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4):84-85,96.
[2]刘伟伟,李媛媛,周欣欣.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10):1234-1237.
[3]孙敏.优质护理中对老年慢阻肺合并冠心病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17):74-77.
[4]汪淼,孟雪,王宏飞,等.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2,8(14):149-152.
[5]李敏.老年慢阻肺疾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探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1):214-216.
[6]孙丹影.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1):229-231.
[7]李青青,王路,魏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24-2226.
[8]王建梅.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4):371-372.
[9]徐雪莹.自我管理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运动耐量及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17-218.
[10]刘美群.观察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44,146.
[11]许秀伟.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阻肺疾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J].名医,2020,(11):186-187.
[12]刘晓欢.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肺功能指标影响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