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疗小知识

作者: 张愉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小叶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在早期阶段,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随着医学界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已经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乳腺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乳腺癌放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情况下,乳腺癌放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前或术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等。

乳腺癌放疗适用于什么情况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疗曾出现过争议。但随着医学研究的加深,经过临床研究发现,术后放疗确实能够起到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后都可以进行放疗,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适应性。以下几种情况才能进行术后放疗:(1)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术后患者;(2)乳腺癌原发肿瘤较大(长径≥5 cm);(3)肿瘤侵犯皮肤胸壁;(4)腋窝淋巴结转移;(5)新辅助化疗前患者即存在较大肿瘤或淋巴结阳性,即使新辅助化疗术后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也应在术后补充放疗。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放疗能够使局部肿瘤获较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减少,从而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所以,在一些早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入放疗,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此外,在一些晚期乳腺癌的局部治疗中,也会进行放疗,能提高局部治疗的有效性。

乳腺癌放疗有没有副作用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放疗的过程中,最关心的事情除了治疗效果外,就是有没有副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乳腺癌放疗有副作用,通常表现为早期局部反应、疲劳、治疗区域皮肤异常、乳房变化、心肌损伤等。

(1)早期局部反应:大概在接受放疗的2~3周内,不少乳腺癌患者就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的情况,甚至会扩散射野以外的区域,但这种情况一般会在1~2周后得到缓解。如果是晚期乳腺癌患者,则皮肤会变硬,甚至在治疗六七年以后,出现淋巴水肿的情况。

(2)疲劳:多数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放疗后会产生疲劳感,尤其是在放疗的最后几周或者治疗后,疲劳感会非常强烈。因此,通常建议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放疗后注意休息。

(3)治疗区域皮肤异常:治疗区皮肤会出现发红、干燥、刺痛、发痒,随着治疗的进行,皮肤会变得潮湿、起泡。建议将放疗部位尽可能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皮肤恢复;外出时,穿着宽松的全棉衣服,能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在皮肤治疗区,禁用除臭剂、肥皂、雪花膏等。放疗的皮肤反应是暂时的,一旦治疗结束就会愈合,但是皮肤颜色可能会发生永久性的变化,如色素沉着等。

(4)乳房变化: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放疗后,乳房的外观、感觉与放疗前一样。但少数患者的乳房可能会出现变硬、变大或变小,也可能变得更敏感或麻木等。

乳腺癌放疗的护理方法

在乳腺癌放疗的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护理能确保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合理饮食

在放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恶心、味觉不敏感、食欲下降等,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取,进而引发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不利于正常组织的修复。为改善这种情况,可根据患者的口味、病情状况以及身体状况进行饮食调整;提高饮食结构的合理性,避免单一饮食,确保营养均衡。患者在进食过程中,要秉承着缓慢进食、多餐少量的原则,既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吃得太急,而要在充分咀嚼后再下咽,这样既能保障肠道对营养的吸收,又能避免进食过快导致出现腹痛、腹胀的情况。此外,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为身体补充水分。

注意口腔卫生

家属要时刻提醒患者保持个人口腔卫生,进食完后注意清除口腔内残留食物,养成饭后勤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如果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则需要增加每日漱口次数,且每次用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

科学护肤

家属要做好患者的皮肤管理,以有效预防皮肤出现不良反应。乳腺癌患者的放疗部位皮肤组织较薄,且术后皮肤弹性偏差,特别容易产生皮肤反应。所以,在患者放疗前,家属应帮助其做好个人清洁卫生,适宜穿清洁、柔软、宽松棉制开身内衣,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柔软、舒适,避免放疗区域皮肤摩擦受压。不要用刺激性强的洗浴液,不可用过热的水洗浴,照射野区域不可涂抹化学油膏、粘贴胶布。如有皮肤红、胀、痒、疼痛,嘱咐并控制患者不要用手直接抓挠或乱涂药物,应遵医嘱用药,这样才能有效减轻皮肤不良反应带来的痛苦。

血常规检查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变化。如发现白细胞降低,意味着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发生感染的危险,应暂停放疗。除给予药物治疗外,最好让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治疗;定时打扫病房,维持病房内的卫生,及时进行消毒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患者外出和亲属探视。若患者的病情稳定、身体状况良好,家属可陪伴其进行身体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心理辅导

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需接受乳房切除术。而在乳房切除后,患者可能会因乳房的缺失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失去自信,不敢面对伴侣或朋友。所以,在乳腺癌放疗后,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让其能够正确看待病情,坦然接受自己身体局部缺失的事实。同时告知患者,缺失的外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弥补,例如乳房整形、专用文胸、佩戴义乳等。只有正确看待病情和身体缺失情况,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尽早回归社会,开始新的生活。

康复指导

乳腺癌患者在放疗后,可能会对患侧的上肢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上肢功能障碍等。所以,在放疗后,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先以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为主,逐步过渡至其他部位的康复锻炼,如胸部、背部、腰部以及其他肢体等。在患侧上肢功能的锻炼过程中,要重点进行上举和外展锻炼,如展肘运动、拉绳运动、爬墙运动等。锻炼过程中,首先要注意锻炼动作的先后性,先从简单动作开始,逐步过渡至复杂动作;其次要注重锻炼部位的先后性,先进行局部锻炼,再进行全身锻炼。具体的康复锻炼时长、强度等,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以不觉得劳累为宜。需提醒,康复锻炼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看到疗效,必须持之以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