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 刘茜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0

摘要:目的 分析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70例营养不良患儿纳入为研究,依据随机单双数抽签法分组,35例单数患者纳入对照组,予常规方案治疗;35例双数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实施基础上予以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和转铁蛋白(TF)]、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评分(STAMP)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94.29%、74.29%;治疗前两组各项营养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AB、TP、T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TAMP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STAM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5.71%、8.57%。结论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临床效果理想,可促进患儿营养学指标恢复,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小儿营养不良;赖氨肌醇维B12;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小儿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脂肪消失、肌肉萎缩及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使抵抗力下降,为疾病发生和发展创造条件[1~2]。患儿常伴有食欲不振,长期营养不良易导致软骨病,表现为骨骼和牙齿发育不正常,严重者可发生病理性骨折[3]。患儿容易疲劳,常伴有贫血,体重较正常儿童轻,生长速度较正常儿童迟缓、抵抗力弱,易受传染性疾病侵扰。针对小儿营养不良,家长需给予足够重视,积极配合临床相关治疗。目前临床针对小儿营养不良多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纠正贫血等常规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起效缓慢。赖氨肌醇维B12又名第一限制性赖氨酸,临床已有多项研究证实赖氨肌醇维B12在改善小儿营养不良中具有其独特优势[4~5]。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70例营养不良患儿纳入为研究,依据随机单双数抽签法分组,35例单数患者纳入对照组,35例双数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经血清学检查确定为营养不良;对研究用药过敏;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疾病;拒绝配合或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指导家长调整患儿饮食,若患儿存在挑食、偏食,则从食物味道、色泽等方面出发,引导其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同时基于补充营养、合理搭配要求均衡饮食,补充患儿生长发育必需的钙、铁、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总体上需做到调整饮食结构、扩大饮食范围;根据儿童营养不良情况选择适宜患儿消化与吸收、符合患儿营养需求的食物。针对食欲不佳者,给予健胃消食片治疗;针对贫血者,给予纠正贫血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规格:100 mL/瓶)治疗,口服,婴儿一次给药剂量为2.5 mL,儿童一次给药剂量为5 mL,每日2~3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在治疗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营养不良相关指征、症状消失;有效,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疾病症状恢复50%以上;无效,未出现上述恢复指征,或出现疾病恶化、进展[6]。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35×100.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营养指标:检查前告知患者晚餐后禁止再进食,空腹时间约8~12 h,次日早晨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采血,将采集的血液进行离心处理,随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501检测[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和转铁蛋白(TF)]。(3)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评分(STAMP):该量表包括疾病对营养状况的影响、食物摄入变化、身高及体重测量等维度,总分≤1分及以下者,为低度营养风险;2~3分者,为中度营养风险;4分或以上者,提示存在高度营养风险[7]。(4)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营养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B、TP、TF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AB、TP、TF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STAMP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TAMP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TAMP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TAM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5.71%、8.57%。

3讨论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缺乏机体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元素而导致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可出现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等并发症。针对小儿营养不良,家长应予以足够重视,及时配合医师进行科学干预[8]。

有研究认为,小儿营养不良与体内缺乏赖氨酸相关[9]。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深入及治疗经验的积累,赖氨肌醇维B12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营养不良治疗中[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94.29%、74.29%;治疗前两组各项营养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AB、TP、T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TAMP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STAM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5.71%、8.57%。赖氨肌醇维B12的主要成分为赖氨酸,该物质是人类机体必需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参与体内骨骼肌、血清蛋白、多肽激素等与生长发育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该物质是合成肉碱的主要前体物质,在脂肪代谢中具有至关主要的作用[11]。赖氨肌醇维B12能加速营养不良患儿体内脂肪代谢,还可与钙、铁等微量元素产生螯合作用,进而形成可溶性小分子单体,有利于人体对上述微量元素的吸收[12]。此外,该物质还可将抗原、T细胞连接,促使T细胞充分发挥针对抗原的特异效应[13~14]。

综上所述,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临床效果理想,可促进患儿营养学指标恢复,具有一定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蕾,唐本玉,施欣,等.西藏察雅县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分析[J].新医学,2023,54(12):906-910.

[2]薛霄霞.赖氨肌醇维B12联合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9):1292-1295.

[3]孙凤平,崔伟锋,韩雪.补中助长方联合赖氨肌醇维B12治疗学龄前特发性矮小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22,54(23):130-133.

[4]林爱弟.参苓白术散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与小儿消食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9):36-39.

[5]邓琼晖,张健芳,苏金娣.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治疗手足口病后脱甲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7):885-886,889.

[6]方声.赖氨肌醇维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临床疗效及胃肠动力影响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3):177-180.

[7]高诗宇,李维军,王健,等.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探索李维军教授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用药规律[J].西部中医药,2020,33(1):85-88.

[8]何伟琴,杨丹丹,崔娇娜,等.应用赖氨葡锌颗粒药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合并腹泻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23):1-3.

[9]杨晓尘,何辉,云青萍,等.北京市学龄前儿童2000—2020年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趋势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3,31(1):21-26.

[10]郑文博,王伟.赖氨肌醇维B12口服对营养不良患儿机体营养改善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4):481-483.

[11]刘婕妤,钟盼亮,马宁,等.2010—2019年中国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流行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4):470-478.

[12]王恺,董冠楠,周冉,等.葡萄糖酸锌联合饮食指导对营养不良儿童体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业,2021,30(2):63-65.

[13]黄才英.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有效性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5):143-145.

[14]肖青凤.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联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2):149-15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