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 李伟兴

摘要: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60例)和试验组(舒血宁注射液+替罗非班治疗,60例)。比较两组心肌酶指标、炎症介质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cTnⅠ和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MCP-1、sICAM-1及CSF2R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ET-1和ANGPT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心肌酶指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舒血宁注射液;替罗非班;血管内皮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实现闭塞血管再通,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改善心肌组织血供,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1]。虽然大部分患者经PCI治疗后能控制病情恶化,但PCI治疗时需要植入支架、扩张球囊等操作,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容易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刺激免疫系统,使机体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心肌组织受损程度,不利于预后[2]。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可改善梗死部位血供情况,减轻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3]。舒血宁注射液是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对血管扩张具有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体内微循环状态。本研究旨在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5.49±10.21)岁;梗死位置为前壁27例,下壁33例。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5.63±10.24)岁;梗死位置为前壁29例,下壁3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4]相关诊断标准;均同意行急诊PCI治疗;发病时间<12 h;均为首次发病;对拟采取的治疗方案知情并同意加入该研究。排除标准:入组前6个月内存在外伤史或出血性疾病史;凝血功能异常;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史或PCI治疗史;存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治疗禁忌证;对研究用药存在过敏史;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PCI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00 mL:盐酸替罗非班5 mg与氯化钠0.9 g)进行治疗,PCI手术期间取10 μg/kg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冠脉内注射,术后按照每分钟0.15 μg/kg剂量持续静脉泵注24 h,持续治疗5 d。

试验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替罗非班治疗,替罗非班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规格5 mL),术后取舒血宁注射液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确定药液充分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1次/d,共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肌酶指标:治疗前及治疗5 d后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做好离心处理后保存在-20 ℃的冰箱中备用,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2)比较两组炎症介质:治疗前及治疗5 d后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及炎症细胞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α(CSF2RA)水平。(3)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前及治疗5 d后检测内皮素-1(ET-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cTnⅠ和CK-M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MCP-1、sICAM-1及CSF2RA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ET-1与ANGPTL2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原因。PCI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方案,有利于实现血管再通,但手术治疗期间采用的球囊、指引导丝、支架等会刺激机体,引发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性,影响术后康复[5]。

替罗非班为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拮抗剂,对纤维蛋白原具有阻断作用,能防止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相结合,从而修复受损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该药可与血小板表明受体特异性相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加快术后康复速度[6]。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替罗非班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能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7]。中医将急性心肌梗死归于“胸痹”范畴,认为主要发病机制在于本虚标实,心血瘀阻、阴阳亏虚、脉络不通是本虚的主要表现,气滞、痰浊、寒凝是标实的主要表现,临床治疗关键为活血化瘀、益气养阴[8]。舒血宁注射液由银杏叶提取物制作而成,具有化浊降脂、活血通络、化瘀止痛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银杏叶能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避免动脉硬化,可提升血管弹性及血管通透性而降低血压水平,同时还能调节心脏血流状况,以缓解心肌组织缺血情况,保护心肌组织。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治疗后心肌酶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张承花等[9]研究报道相似。分析其原因,舒血宁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具有抵抗作用,能减少病理性Q波的出现次数,阻断心肌组织释放磷酸肌酸激酶,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能改善心肌酶指标,减小心肌组织梗死面积。

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心肌梗死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MCP-1、sICAM-1及CSF2RA是临床常见的炎症介质,体出现炎症反应后,上述因子的表达水平会异常升高。ET-1与ANGPTL2是临床常见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机体出现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后,上述因子的表达水平会异常升高。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治疗炎症介质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观察舒血宁注射液的成分表发现,银杏叶提取物是主要制药成分,而银杏叶提取物中囊括银杏酸、萜类内酯活性物质、黄酮苷类等成分,对血管扩张具有促进作用,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能有效改善体内微循环状态,阻滞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后可降低血浆中ET-1、ANGPTL2的含量,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舒血宁注射液具有抗菌、增强免疫等功能,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后能减轻炎症反应,实现疾病转归[10~12]。

综上所述,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心肌酶指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参考文献

[1]刘育慧,李云贺,耿清峰,等.不同剂量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疗效及出血风险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2,22(6):81-83,97.

[2]何睿颖,廖慧,李璐娜.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2,28(6):1037-1041.

[3]史骏,王晓青,白艳艳,等.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和内皮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3):2073-2075.

[4]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等.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3):272-284.

[5]李永慧,王小玲,郭周威,等.替罗非班联合尼可地尔早期应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2,17(9):1317-1321.

[6]叶靖,晏花龙.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疗效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3):2076-2078.

[7]李娜,张天花.丹红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凝血、心电图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1):56-58.

[8]解娟,王潇,张永强,等.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及抗炎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0):2251-2255.

[9]张承花,陈静波,李建文,等.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对冠状动脉血流和炎症反应及心肌酶谱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1,16(5):661-665.

[10]何友权,王永,史铭,等.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9):2026-2030.

[11]及跃,刘晓川,王姗姗.参术益心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细胞因子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4):687-690.

[12]卜雪芹,李学永,曾伟,等.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脑钠肽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7):823-825,83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