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作用

作者: 李玲芳

摘要:目的 探讨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12月医院接收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下肢周径、髋关节活动度、淋巴水肿情况、自感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髋关节活动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淋巴水肿系数与自感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情况发生,改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自感症状

妇科恶性肿瘤与遗传、激素、病毒感染、生活环境改变、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1]。常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对于早期发现且病灶较为局限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以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可能受累组织为主[2]。为彻底切除肿瘤病灶,术中可能会影响淋巴管,阻碍淋巴液正常流动,从而导致液体在下肢堆积,形成淋巴水肿。此外,术后组织修复、感染、卧床时间过长等都会对淋巴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淋巴液积聚。长期肿胀不仅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频发淋巴管炎,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与经济压力[3]。因此,术后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淋巴水肿,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1年1~12月医院接收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50.56±5.13)岁;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3例。干预组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51.37±5.26)岁;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14。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均在本院进行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伴有精神疾病或意识不清;伴有急性感染;个人基础信息资料不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目的等,加强交流,缓解患者焦虑紧张心理,术后密切观察其各项身体指标。评估疼痛程度,针对疼痛较轻的患者,指导其转移注意力;若患者疼痛较为剧烈,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加强患者伤口护理,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降低感染风险。给予患者饮食护理,保持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术后加强相关知识教育,并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

1.2.2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

(1)组建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小组:由主治医生、护士长、治疗师和护理人员组成,术前医生与护士一同进行患者查房,由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介绍,护理人员根据手术明确患者的各项护理要点,查房结束后医护人员共同进行病例讨论,根据相关资料和临床工作经验制定完善的诊疗计划,并提高术前准备和术前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2)健康指导与心理支持:密切关注患者术前淋巴系统的检查情况,加强与康复治疗师的合作,提高护理人员康复知识储备;对患者进行术前淋巴水肿相关知识健康指导,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进行预防性手法淋巴引流,并嘱患者增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安抚其紧张情绪,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按规范进行手术操作,严密观察患者各项机体指标,规避并发症风险。

(3)术后护理:围绕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手术效果评估,观察其症状表现,由管理小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对患者进行早期水肿预防,如穿戴弹力袜、做好皮肤护理,避免外伤引起局部感染。同时,在患者机体耐受情况下让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锻炼指导。

(4)出院前护理:制定实际可施行的护理计划,如伤口护理、饮食要求和活动限制等,确保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并能够执行,建立患者的信息档案,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包括恢复期的运动、心理支持、用药指导、病情自我监测等。向患者发放居家健康指导手册,并建立信息交流群,定期询问患者机体情况,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最新的健康教育信息,嘱其定期进行淋巴系统的复查,并对患者的复查结果进行评估,根据结果改进护理措施,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下肢周径:采用无弹性卷尺测量外踝最高点、髌骨最高点、髌骨上缘10 cm和髌骨上缘20 cm 处周径,并与健侧周径比较,增加5%~10%为轻度淋巴水肿,增加10%~30%为中度淋巴水肿,增加>30%为重度淋巴水肿。(2)比较两组髋关节活动度:由2名护士使用同一测角器测量髋关节运动角度,以患者无不适或无疼痛感为宜。优,低于正常活动度,但可对抗一定阻力;良,可抵抗肢体重力且不影响关节正常活动,但无法对抗阻力;差,在无重力抵抗时关节可自主活动。(3)比较两组淋巴水肿情况与自感症状:采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水肿问卷 (Gynecologic Cancer Lymphedema Questionnaire,GCLQ)与下肢淋巴水肿自感症状评估问卷[4]进行评估,前者20题,系数0.95分,系数越低越好;后者12题,总分52分,分值越低越好。(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5]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下肢周径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

干预组髋关节活动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淋巴水肿与自感症状评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淋巴水肿系数与自感症状评分均低于比对照组(P<0.05)。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淋巴管损伤,使淋巴液流动受阻,从而引起下肢淋巴水肿[6~7]。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能根据患者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管理方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下肢周径、髋关节活动优良率、淋巴水肿系数与自感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以量化管理为基础,通过加强宣教指导患者相关注意事项,调动其治疗积极性,有效减轻患肢水肿;督促并加强患者日常功能锻炼,在其出院后仍能通过护患交流群进行相应的锻炼指导,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加强对其整体护理,实现早期预防;通过对患者进行精准管理,有效减轻其下肢水肿情况,同时在日常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皮肤及功能锻炼的指导,促使其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一体化精准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情况发生,改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健理,李状,蒋玲玲,等.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切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26(7):602-606.

[2]王芳.目标理论导向的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作用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7):1236-1240.

[3]程群,白剑,靳镭.综合消肿疗法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5):473-476.

[4]梁凤,陈英,常鑫,等.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0):38-41.

[5]陈晓雪,阮帅,顾苏平,等.舒鹏主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经验探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5):556-559.

[6]王健理.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清扫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9,28(11):864-868.

[7]马敏,朱格红,康腊,等.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4):3529-353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