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血液中的健康隐患:异常的血脂
作者: 金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动脉硬化、脑卒中、代谢综合征等。血脂异常十分常见,是隐藏在血液中的健康隐患,公众应增强健康意识,并深入理解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以下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异常血脂的症状起因
血脂是指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异常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一系列疾病,威胁患者健康。
异常血脂相关影响因素比较多: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环境所致,如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少、精神压力大、情绪异常波动;三是药物影响,如口服避孕药、利尿剂或皮质激素等;四是内分泌代谢异常,如糖尿病、肥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五是某些疾病影响,如肾病综合征、骨髓病等。
血脂检测前应禁食12 h,一般来说,血脂指标允许出现10%的波动,实验室检验允许3%的误差。需强调的是,肥胖人员最有可能出现高血脂,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冠心病,因此要重视合理饮食,适当减少体重。
异常血脂的症状与危害
异常血脂的症状表现
患者在早期不会明显感觉到血脂异常,多在体检时发现。常见的异常血脂症状表现如下。
(1)头晕:头晕是比较典型的症状,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早晨起床后可能会感到意识模糊,午后容易感到疲倦,而到了夜晚头脑反而较为清醒。
(2)身体乏力: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和精神不振,即使保证了充足的休息也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症状。
(3)健忘:患者有记忆力减退表现,甚至影响正常睡眠。
(4)皮肤症状;常见症状有黄色瘤,多集中出现在眼睑附近和肘关节,即黄色的结节及斑块;有些患者可出现皮肤色斑,伴随斑块或疹子,在较短时间内手部伴有黑斑。
(5)肢体症状:腿部抽筋或肌肉酸痛,可能是因为胆固醇过多积累,影响肌肉力量发挥;有些患者可能伴有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可能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
(6)严重表现:胸闷是异常血脂患者的严重症状,主要原因为心脏供血不足;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部分症状严重者可诱发脑卒中,出现头晕目眩或口角歪斜等表现,还会伴随肢体瘫痪。
(7)其他表现:也有患者表现为视力障碍或耳鸣,视力障碍主要是机体血脂比较黏稠,导致视网膜缺氧所致。
异常血脂症状呈现多样化,不管是头晕,还是胸闷,都应被重视。为降低异常血脂带来的风险,日常应定期检查血脂项目,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必要时还需遵医嘱服用药物,有效管理自身健康。
异常血脂产生的危害
(1)动脉粥样硬化:当机体出现异常血脂时,过多的脂质会积累,导致血管内壁变得脆弱,弹性降低,进而发展为粥样硬化。体内的斑块会直接引起血管腔狭窄,甚至血管闭塞,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冠心病:异常血脂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经历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3)脑血管:由于血脂异常导致脑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或乏力的症状,甚至脑梗死,这会增加吞咽困难并妨碍正常的肢体活动。
(4)肝肾功能: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肝脏代谢问题,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并可能导致胆汁淤积,引发肝病。长期血脂异常可能导致体内脂肪大量沉积,细胞损伤风险增加,从而导致肝脏系统疾病;肾脏也可能受到影响,长期的血脂异常会直接损害肾脏,增加肾功能异常的风险。血脂异常还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脂蛋白大量沉积,进而发展为动脉硬化。血管腔狭窄可能导致肾脏萎缩或缺血,进一步发展为肾小球硬化。
(5)内分泌系统:异常血脂是糖尿病的一个诱因,血液中某些指标(如甘油三酯或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会提高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血脂异常,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6)其他危害:异常血脂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或当体内甘油三酯异常升高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或腹痛。因此,异常血脂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异常血脂不仅阻碍了心脑血管和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提高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定期进行体检,保持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并及时戒烟戒酒,以避免血脂异常的发生。如果已经出现血脂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科学用药。
异常血脂的预防要点
规律饮食
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控制和预防异常血脂至关重要。首先,确保营养充分,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总热量过量或不足。其次,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20%,高胆固醇食物控制在每日300 mg以下。再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维持良好的血脂水平,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最后,日常饮食保持清淡,控制食盐和调味品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甜腻食物。
适量运动
保持中等强度运动,如有氧运动,运动形式可多样化(做体操、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 min中等强度运动,或75 min高强度锻炼。此外,管理体重也非常重要,可通过增加运动量管理体重,避免超重。每日通过运动消耗食物热量,有助于保持理想的体型。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根据个人身体耐受情况选择运动类型和运动时间,逐步提高身体机能,并适当增加运动难度。
戒烟限酒
吸烟是导致异常血脂的重要因素,因此戒烟至关重要。吸烟会增加异常血脂风险,诱发心血管疾病,二手烟危害更重。在饮酒方面,应减少饮酒量,过量饮酒会影响血脂指标,女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13 g纯酒精(大致相当于1小杯红酒或啤酒),男性不超过25 g纯酒精,逐步实现戒烟限酒。
定期体检
重视定期体检,特别是定期监测血脂指标,这是预防异常血脂的有效方法。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或2次体检,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家族中有异常血脂病史,更应重视定期体检,密切关注血脂指标变化,并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生活规律,适时减压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提高睡眠质量对调节身体、避免异常血脂至关重要。此外,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会减轻和管理心理压力,适时释放压力,适当参与娱乐活动或听音乐,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也可降低异常血脂发生风险,保持良好的机体状态。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因为这会增加异常血脂发生风险,经常活动身体,可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健康状态。
科学用药
如果出现异常血脂,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确保用药量和用药方式合理规范,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