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日常护理

作者: 杨萍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原因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了病变,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供血供氧不足。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冠心病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比如父母或直系亲属年轻时患有冠心病,那么其本人更容易发生冠心病。

(2)后天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加,动脉硬化会逐渐发生和发展。

(5)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冠状动脉,容易引发冠心病。

(6)其他因素:情绪剧烈波动时,可能会使冠状动脉发生损伤。

冠心病的危害

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冠心病患者往往被心绞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所困扰,给其日常生活蒙上了厚重的阴影。每当症状发作时,患者不得不暂停手中的工作,甚至有时连简单的日常活动都变得力不从心。这种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使得患者对参与社交活动变得小心翼翼,并逐渐回避与人交往,变得孤僻。长此以往,患者不仅身体上承受着病痛,心理上也会逐渐累积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心理问题反过来又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心血管功能逐渐衰退

冠心病的核心病理在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直接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细胞在长期的缺血状态下,会逐渐失去活力,不仅会引起患者频繁的胸痛、胸闷等症状,更会逐渐削弱心脏的整体功能。随着病情的恶化,心肌细胞因长期缺氧而大量死亡,心脏的泵血能力显著下降,最终可能演变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常常感到呼吸困难,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感到气喘吁吁,身体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也随之而来。心力衰竭的治疗和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

心律失常的频发风险

冠心病患者还常常伴随着各种心律失常的问题,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这些心律失常不仅使得患者的心脏跳动失去了正常的节律,还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在某些情况下,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可能引发晕厥、猝死等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对于患者而言,心律失常的治疗往往比较复杂,且需要长期监测和用药,如定期接受心电图检查,以监测心脏的电生理活动;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接受其他治疗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致命威胁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心肌将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坏死。这种急性的心肌损伤不仅会引起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引发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极高,即使患者能够幸存下来,也可能留下永久性的心脏损伤和功能障碍。这种损伤往往难以逆转,需要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减轻症状并恢复部分心脏功能。

长期医疗负担的增加

冠心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和管理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包括降压药物、降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不少患者由于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病情反复,或因用药不当引发相关副作用。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监测心脏的状况和评估治疗效果。这些检查和治疗的费用往往不菲,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冠心病的高发人群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冠心病。

吸烟酗酒人群

烟草在燃烧后会释放出尼古丁、烟碱等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后会直接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弹性降低,进而诱发冠心病。酒精对心血管造成的刺激相当大,会导致心血管壁出现剧烈收缩,长此以往可引起冠心病。

久坐人群

长时间保持坐姿且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会严重阻碍血液循环的顺畅进行,使得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缓慢,易于淤积,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并且为血栓的形成提供了温床,极大提升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肾气亏虚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会慢慢衰退,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锻炼,容易出现肾气亏虚的现象。身体脏腑如得不到肾气的滋养,就会引起阴虚血瘀,久而久之导致冠心病。

冠心病的护理

治疗冠心病除了常规用药、密切观察外,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

防止情绪波动

很多冠心病患者因情绪不稳定而导致病情反复。因为情绪波动会导致心跳加速,身体耗氧量增加,对于心肌供氧本来就比较弱的冠心病患者,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抚患者,尽量让其保持心情愉悦,管理情绪,避免生气。

改善生活方式

患者居住的场所要勤清洁、勤通风;患者自身要保持整洁,勤洗澡、勤换衣物;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换季和流感多发季节,要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患者平时饮食要多吃水果、蔬菜、坚果,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营养,同时要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常备药物

冠心病患者家中一定要常备所需药物,以便疾病发作时能够急救。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准备吸氧机,通过及时给患者供氧,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

戒烟

无论是从冠心病康复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预防其他疾病的角度考虑,吸烟都是一个健康隐患。因此一旦查出冠心病,医生都会建议患者立刻戒烟。

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患者每天要测一次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控制血脂水平,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尽可能降到2.6 mmol/L以下;血糖持续达标,对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非常重要,血糖控制标准是空腹血糖<6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适当运动

每周进行约150 min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运动量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而定,不要盲从,必要时咨询医生。运动时做好防护,提前热身,避免出现意外伤。对于手术后的冠心病患者,应积极参加心脏康复治疗,定期进行复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