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患者的居家护理
作者: 邱海叶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传染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进行防控。结核病患者的居家护理是一个综合性过程,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和建议,帮助患者及家属做好结核病的居家护理,降低结核病传播风险。
结核病的基本知识
结核病的症状与诊断
结核病的症状可以有多种形式,但最常见的是持续咳嗽、咳痰或咯血、夜间盗汗、疲劳、体重减轻等。根据患者感染部位不同,其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如骨结核可能会导致骨痛和局部肿胀。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有临床症状评估、流行病学史调查、影像学检查、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痰培养找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PCR)、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确诊后,需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疾病传播,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患者康复。
结核病的治疗
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当前主要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标准治疗周期一般为6个月,对于耐药性结核菌感染患者,治疗时间需延长至18个月甚至更长。治疗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防止耐药性产生。治疗第1~2个月通常被称为密集期,目的就是大幅减少体内结核菌数量;维持期则彻底消灭残留的细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确保药物副作用在可控范围内,保证治疗安全有效。
结核患者居家护理的重要性
促进病情康复
确保结核患者定时定量用药,预防误服漏服,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此外,根据患者个性化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
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结核病患者应在家中隔离,如使用单独的房间、保持空气流通、不随地吐痰等,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告知患者和家属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居家护理为患者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缓解其焦虑和恐惧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居家环境温馨舒适有利于患者心态平和,减轻压力,加速病情改善与恢复。
结核患者居家护理的要点
结核病预防是防止结核病发病及传播的重要措施,主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减少结核分枝杆菌在人群中的传播。结核病预防的三大措施:卡介苗接种、结核病预防性治疗以及做好感染控制。积极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最符合成本/效益比的疾病控制干预措施,也称之为化学隔离。但结核病患者常见的隔离方式为居家,其护理要点如下。
(1)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按疗程规律服药:服药期间特别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如出现巩膜黄染、肝区疼痛、胃肠不适、眩晕、耳鸣等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自行停药会导致结核病加重,形成耐药结核病,增加治疗难度并延长病程。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建议同时服用护肝药,并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听力、视力等,确保用药安全。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防止因副作用导致停药而加重病情。
(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核病患者应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病情恢复。恢复期患者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以免加重病情。如果肺结核已经得到控制,不再具有传染性时可以同房,但需注意房间保持清洁、通风,气流通畅,温度与湿度适宜。另外,同房时间与频率需要适度,以不感觉到疲劳为限,一旦出现症状加重必须立即停止,以防抵抗力降低感染其他疾病。如果肺结核患者已经达到临床治愈,康复良好,通常不需要对同房进行限制,但仍要以身体能够接受为宜。
(3)保持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营养,特别是优质蛋白质,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补充1.5~2 g优质蛋白质,如牛奶、禽蛋、鱼虾、瘦肉等。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每日应摄入足够的热量,建议每日热能摄入量为40~50 kcal/kg。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4)注意卫生:常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避免将飞沫传染给他人。注意家庭消毒防护,保持室内通风,每日通风至少15 min,每周至少晾晒被褥6 h。最好与家人分开就餐、分开居住,定期用酒精湿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家具、餐具、卫生间等。结核分枝杆菌对热、阳光、紫外线都非常敏感,可用煮沸消毒的方法处理衣物、食具等生活用品。患者家属在与患者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并及时更换口罩、清洁双手,避免感染。结核病患者应将痰液吐到纸巾内,再将纸巾放到封闭的塑料袋内焚烧,防止结核菌传播。
(5)心理支持: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也可以通过同伴教育的方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己也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注意休息和运动:休息可让患者身体得到充分的修复,建议患者尽量保证每天22:00左右进入睡眠状态,避免熬夜,每天至少保持8 h的高质量睡眠,这样有助于患者精力恢复,促进康复。在保障充足休息的基础上,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步行或慢跑,若活动后出现呼吸急促、呼吸不畅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寻求医生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核患者居家护理是个长期的过程,有效降低结核病传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当周围有人感染了结核病时,应关注患者情况、做好自身防护、保持环境清洁与通风、关注自身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做好居家护理,降低结核病传播风险,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