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家校医联合健康教育在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 陈颇静 李剑锋摘要:目的 探讨家校医联合健康教育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医院确诊的86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家校医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Cobb角、腰背肌力、疼痛评分、患儿治疗依从性、相关知识知晓率、功能锻炼正确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Cobb角、腰背肌力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配合纠正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患儿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功能锻炼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学校、医院相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让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掌握更多康复锻炼相关知识,使其通过正确的锻炼促进脊柱功能恢复,提高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健康教育;Cobb角;腰背肌力脊柱功能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临床症状会随着患儿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如果没有尽早接受有效的治疗,会逐渐影响患儿呼吸、心脏系统,甚至压迫脊髓致残[1]。针对弯度在20°~40°的患儿,支架治疗是当前首选方式。通过佩戴特制的矫形器,增加侧凸压力,减轻侧凹压力,逐步矫正脊柱侧凸,促进脊椎功能重建[2~3]。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长期佩戴矫形器可能会引起一些疼痛感,加上患儿对疾病了解不足,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4]。临床需要给予患儿健康教育,强化其对疾病的重视,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家校医联合健康教育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医院确诊的86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研究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11~16岁,平均年龄(13.26±1.78)岁。对照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33±1.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诊断确诊特发性脊柱侧弯;Cobb角10°~25°;研究对象、学校及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先天性疾病;存在骨骼遗传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门诊定期复查,检测Cobb角、腰背肌力及疼痛评分等。向患儿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叮嘱家长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坐姿、睡姿等。指导患儿坚持康复锻炼:脊柱牵拉,叮嘱患儿弯腰,尽量用双手触摸地面,同时配合压腿训练、上下肢交叉平举训练等;平衡训练,按照支撑面积从大到小、从静态到动态等原则,循序渐进地提高锻炼难度;运动训练,指导患儿采取仰卧、俯卧和侧卧3种姿势进行运动,纠正骨盆位置;呼吸锻炼,先指导患儿做深吸,然后缓慢吐气,呼气时嘴做口哨状将气体缓慢呼出,呼气结束时嘱患儿用凸侧完成呼气,凹侧进行吸气;重心稳固功能性锻炼:先引导患儿活动核心肌肉群,然后四点支撑开展腹桥体位训练,引导患儿逐渐采取坐、站立位进行腹横肌激活锻炼,锻炼完成后指导患儿始终保持腹式呼吸,吸气过程中需尽量将脐部向脊柱侧靠拢。以上每组60 min,每周5次,共干预9个月。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校医联合健康教育
(1)家长宣教:与患儿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其对疾病相关知识、康复锻炼的认识程度,分析患儿性格特点,结合患儿年龄、文化程度等制定合理的个性化健康宣教计划。
(2)学校宣教:集中对校医进行培训,校医在学校对研究患儿进行一对一纠正,定期开展科普教育,纠正动作姿势。
(3)康复门诊宣教:治疗前,询问患儿近期纠正情况,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以图文的方式向患儿和家长介绍疾病诱发因素、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等。同时,指导患儿开展腹式呼吸练习、体位练习等。了解患儿心理状况,采取多种方式及时疏导患儿不良情绪,促进患儿配合完成治疗。患儿出院后,以科普视频的形式进行家庭训练,并积极打卡,每天1次,每次10 min,连续坚持9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Cobb角、腰背肌力及疼痛评分:采用X线检查患儿Cobb角;采用腰背肌力测定仪测量患儿腰背肌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2)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90~100分表示完全依从,75~89分表示部分依从,<75分表示不依从。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简易中文版SRS-22量表进行评估,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生活质量越高。(4)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功能锻炼正确率:采用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分表示知晓疾病相关知识、锻炼正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Cobb角、腰背肌力及VAS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Cobb角和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依从性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总依从性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功能锻炼正确率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功能锻炼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复杂的脊柱发育异常,其诱发因素临床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患儿主要表现为疼痛、外观畸形等。特发性脊柱侧弯可严重影响脊柱正常功能,还会使患儿整体形象和气质变差,随着脊柱畸形越来越严重,会影响患儿心肺正常发育及呼吸功能,降低患儿运动能力[5]。随着脊椎畸形的加重,腰背肌肉力量以及对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会不断减弱,使患儿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二次伤害,诱发新的脊柱问题和神经系统症状,增加治疗难度[6~7]。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应尽早诊断和治疗,并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Cobb角、腰背肌力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配合纠正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患儿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功能锻炼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家校医联合健康教育有助于患儿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情况,提高治疗配合度,准确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脊柱恢复。家庭、学校、医院联合健康教育强化了与患儿、学校及家长的沟通,形成了家庭、校园、医院相结合的干预模式。通过图文和视频结合、校医干预、家庭训练等方式进行宣教,使患儿和家长更加直观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便于医师制定合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满足患儿治疗需求,保障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家庭、学校、医院相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让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掌握更多康复锻炼相关知识,使其通过正确锻炼,促进脊柱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杨明麓,冯芳,崔晓丽.Orem自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患儿中的应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4,35(1):100-102.
[2]潘燕,侯春光,李可鑫.功能性康复锻炼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3(4):75-79.
[3]汪婷婷.基于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的个体化居家照护方案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护理中的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1):164-166.
[4]王淑梅,郭金惠,李莹莹.中药熏蒸联合康复锻炼护理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11):98-101.
[5]喻丹,罗敏,梁晶,等.体位护理对青少年脊柱侧弯患儿术后压疮的预防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23,24(04):74-76,117.
[6]陈碧亚,徐爱君,胡勇.术中标准化流程式护理在机器人辅助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23,35(2):252-255.
[7]乔佩.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在小儿脊柱侧弯患儿中的应用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5):772-774.
[8]杨文硕,邓可欣.Orem自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于青少年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病人的效果评估[J].循证护理,2022,8(9):1264-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