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观察

作者: 岳飞红

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观察0

摘要:目的 分析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住院治疗及护理配合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儿焦虑情绪。结果 观察组住院治疗及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可有效缓解病毒性脑炎患儿焦虑情绪,促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患儿;童趣化护理;健康宣教;配合程度

病毒性脑炎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入侵患儿大脑组织后,会引起炎症反应,损伤脑组织。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部分患儿还可表现出情绪异常、食欲不佳、疲劳无力等,治疗不及时,可影响患儿预后[1]。临床常用治疗有抗病毒、镇痛、抗癫痫及降低脑水肿等,只要积极接受治疗,通常预后良好。但由于患儿的年龄小、认知有限,加上治疗带来的各种不适感,对治疗的抵触情绪比较明显,不利于康复。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这一问题十分必要[2~3]。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是指在护理的过程中融入有趣的互动内容,通过多种有趣的方式完成健康宣教,提高患儿参与度,使其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提高治疗配合度[4]。本研究旨在探讨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9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48±0.25)岁;病程3~14d,平均病程(8.31±1.11)d。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3~10岁,平均(6.12±0.13)岁;病程3~16d,平均病程(9.15±1.2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年龄2~10岁;患儿表达、认知及感觉功能正常;患儿家长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脑部疾病;合并乙型脑炎后遗症;存在精神类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为患儿创造良好且舒适的治疗环境,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以及护理服务。加强饮食指导,确保患儿膳食搭配合理,保证营养充足。注意患儿有无并发症出现,如嗜睡、烦躁不安等,做好安全防护,预防意外事件。遵医嘱予以退热,存在惊厥表现的患儿,需要及时清理呼吸道,防止窒息。

1.2.2 观察组给予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

(1)童趣化护理:将病区以及治疗室按照儿童喜欢的形式进行布置,使用温暖色系墙纸,减少陌生环境给患儿带来的刺激。张贴儿童喜欢的动画人物,如猪猪侠、熊大、熊二等。放置一些儿童喜欢的书籍和玩具,电视上循环播放动画片,转移患儿注意力。进行童趣化沟通,编撰小故事,如“猪猪侠生病了”,以讲故事、提问的方式减轻患儿恐惧感。将故事制作成卡片,在护理的过程中,向患儿讲述猪猪侠生病以及治疗的故事。故事讲述完成之后需进行童趣化提问,开展“比一比,谁勇敢”的小游戏,并介绍其他患儿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勇敢配合的案例,使其产生“我能行”的想法,提高患儿配合度。准备一些患儿喜欢的小礼品,在患儿积极配合的情况下给予奖励,调动其治疗积极性。

(2)健康教育:通过童趣化的沟通,了解患儿性格特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患儿,将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制作成故事卡片,以幽默、夸张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对于性格比较外向的患儿,通过引导及提问的方式鼓励其说出患病期间的感受、治疗以及配合情况等,用手机录制,指出其中不正确的行为,鼓励患儿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加深理解。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住院治疗及护理配合依从率:完全依从,患儿完全配合治疗和护理;部分配合,患儿抵触情绪明显,经过安抚可以配合;不依从,患儿抵触情绪严重,大部分治疗及护理工作难以有效配合。(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头痛、呕吐、腹泻等。(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评估,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家长满意度越高。(4)比较两组焦虑情绪:采用焦虑量表(mYPAS)评估,共5项内容,每项1~2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儿焦虑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住院治疗及护理配合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住院治疗及护理配合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焦虑情绪各项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情绪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病毒性脑炎主要损伤患儿神经和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发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健康。另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还存在一些功能障碍的表现,如果治疗不及时,致残或者死亡风险非常高[5]。很多患儿治疗过程中有严重的恐惧情绪,无法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会影响家属情绪,因此患儿治疗期间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根据患儿现有的认知及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愉快的方式使其认识疾病和治疗,从而提高患儿配合度[6~8]。本研究显示,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治疗和护理的依从率,观察组治疗及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上述说法。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可提高患儿依从性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治疗、护理及疾病等因素均会加重患儿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焦虑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而恐惧是焦虑最典型的表现。临床研究表示,焦虑情绪会加重患儿的恐惧心理,焦虑情绪明显的患儿,其恐惧感也会更加严重[9~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焦虑情绪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患儿焦虑和恐惧感受有着良好的缓解效果。童趣化环境布置可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患儿置于陌生环境中出现的紧张感受;童趣化的沟通可消除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陌生感,提高患儿的配合度;童趣化角色扮演,能够使患儿身心放松地在院内活动,减轻患儿心理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童趣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有利于缓解病毒性脑炎患儿焦虑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家长对于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崔金苹,阎绍惠,李林蔚.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2):144-146.

[2]姚珊.标准化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影响[J].中国标准化,2023,(18):297-300.

[3]孙夏,王琳君.童趣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脑炎住院治疗配合程度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3,47(06):995-996.

[4]张艺玲,陈新欣.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2):21-24.

[5]唐乐,江洁,邢璐.循证护理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1):148-152.

[6]黄婷婷.视频教育结合游戏式功能锻炼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6):71-74.

[7]薛涛,雷凤,马静,等.医护一体化管理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57-59.

[8]李锦萍.系统护理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与预后[J].甘肃科技,2021,37(21):167-169.

[9]王静.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170-172.

[10]洪懿芝,祝文金.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1):3026-302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