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肺脓肿的护理
作者: 田海燕 张海霞肺脓肿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肺组织坏死性病变,患者会出现高烧不退、咳嗽以及脓臭痰等症状。大部分肺脓肿患者经及时治疗,可以在急性期获得治愈;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转变为慢性肺脓肿,增加治疗的难度。此外,有效的护理是保障肺脓肿治疗效果的关键。
诱发或加重肺脓肿的因素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肺脓肿发生的主要原因,需要在护理过程中特别关注,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厌氧菌。细菌感染的因素较多,包括口腔卫生状况不佳、牙周病、扁桃体炎等,导致细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进而引起感染。
免疫力降低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包括HIV/AIDS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老年人、婴幼儿以及长期卧床者等,需要特别警惕肺脓肿。此外,长期营养不良者的免疫力也会降低,肺脓肿发生及发展的风险较高。
误吸
误吸是指食物、液体或呕吐物进入气管和肺部,多数发生在意外或者吞咽功能受损的人群中,包括醉酒后、脑卒中后等。
肺部疾病
一些肺部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肺脓肿,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基础肺部疾病以及肺部周围器官的化脓性感染。
吸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也会对呼吸系统产生损伤,进而导致肺脓肿的发生或加重。
血源性感染
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感染,如骨髓炎,细菌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发肺脓肿,血源性的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肺脓肿的护理
注意休息
肺脓肿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想要快速恢复,需要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以减少身体的能量消耗。同时,肺脓肿周围的炎症相对来说比较严重,患者会出现咳嗽、咳脓痰以及发高烧等,若不注意休息,会导致这些症状加重。一般建议肺脓肿患者以静养为主,适当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
调整饮食
饮食直接关系到肺脓肿患者疾病恢复效果。一般建议患者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肉、鱼肉、豆腐等,以帮助修复受损组织,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免疫力。此外,患者宜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粥等,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多饮水
在疾病恢复阶段,肺脓肿患者要注意多饮水,保证每日摄水量达到2 500~3 000 mL,稀释痰液,助益患者恢复。
保持良好心态
肺脓肿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如果这些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干预和引导,会影响恢复效果。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也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如通过阅读、听音乐、与家人和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负性情绪。
有效排痰
观察痰液颜色、性质、气味和量,及时留痰送检,了解病情变化。指导患者有效排痰,如深呼吸、咳嗽等,必要时家属可协助患者拍背排痰。
环境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尘埃等不良刺激;室内温度要适宜,建议保持在16~18℃,湿度保持在50%~60%,具体以患者舒适为宜。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也是肺脓肿护理的重要方向,患者应该保持半坐卧位,能够帮助呼吸和痰液的排出,定期进行翻身、拍后背和深呼吸的锻炼,促进痰液松动和排出。有些患者痰液比较黏稠,不容易咳出,可以通过雾化吸及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定期检查
肺脓肿患者在治疗时及治愈后需要密切观察,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各项身体指标等。在护理中,应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咳嗽次数、咳痰性状以及量等,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并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要遵循医嘱定期检查。
口腔护理
肺脓肿患者通常会有大量的脓痰,细菌感染风险高。因此,日常需做好口腔护理,吐完痰后及时漱口,每天刷2次牙。
肺脓肿的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
生活中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若存在口腔疾病要及时治疗。特别是存在细菌感染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给予抗生素治疗,会引发感染。建议每天刷牙2次,使用牙线和漱口水,降低口腔细菌的数量,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确保口腔健康。
避免吸入异物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在进食时说话或者大笑,防止食物吸入气道。有些老年人以及存在吞咽困难的人群,应该谨慎进食,必要时需要使用吸管等辅助工具。此外,工作环境或者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和吸入有害颗粒物。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呼吸道黏膜,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酗酒可能导致呕吐物被吸入肺部,引发肺部感染。因此,建议吸烟者尽早戒烟,同时限制酒精的摄入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免疫力
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能够抵御各种感染,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定期锻炼和充足的睡眠也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充足的睡眠则有助于身体恢复,维持良好的免疫力。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建议清淡饮食,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运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积极戒烟,防止烟草中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预防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对呼吸系统的损伤,如佩戴口罩,以减少有害气体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及时治疗基础疾病
有些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可能增加肺脓肿的发生风险,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通过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肺脓肿的发病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能够尽早发现肺部疾病,从而及时进行干预,降低肺脓肿的发生概率,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肺部X光检查。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如长时间抽烟、患有家族疾病史等,需要加强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肺脓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