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母婴转归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
作者: 徐璐玮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妊娠期出现或妊娠期首次出现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妊娠中晚期孕妇身体中的抵抗胰岛素物质增多,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随着孕期增加而下降,胰岛素的需求量增高,如果无法维持生理代偿,就会形成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状态,直接影响着母婴结局,还会提高剖宫产的发病率和巨大儿的形成率,不利于母婴的安全。妊娠期糖尿病会对母婴转归造成影响的原因是由于漏诊和误诊,孕妇血糖若是无法得到良好的控制会提高围产儿的致死率。主要综述妊娠期糖尿病母婴转归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母婴转归;危险因素;护理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可分为孕前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病情发展较快,给母婴结局带来极大的影响,若无法为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患者肝肾等脏器都会遭到损坏,胎儿会出现低血糖,同时阻碍胎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严重的还会因为血糖波动出现感染,导致流产或死胎。主要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对母婴转归的影响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为临床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多的研究内容。
1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1 年龄、体重以及遗传因素
年龄超过35岁、分娩期BMI在25 mg/m2以上都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产妇的年龄每增加5岁,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性就会提高1.859倍。孕前BMI在24 kg/m2以上的产妇,相比BMI在18.24 kg/m2以下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提高7.83倍,而且产妇在孕期的BMI增长速度更快,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也就更高。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是无糖尿病家族史患者的7.78倍。
1.2 妊娠早期高血压
根据研究分析,普通孕妇孕早期正常血压值为(120~139)/(80~89)mmHg。高血压是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因素,因此积极的为孕妇妊娠早期开展血压监测,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要尽早确诊和护理,从而避免引发妊娠期糖尿病[1]。
1.3 其他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孕早期空腹尿糖阳性、巨大儿分娩时、无诱因的自然流产史、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娩史都是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管理。
2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传统的妊娠期糖尿病健康宣教以口头宣教为主,配合简单的手册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健康宣教、远程宣教、网络宣教成为了临床开展健康宣教的主要手段。利用多媒体能够图文并茂、形象的进行教学,满足大多数孕妇对于知识掌握的需求,也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远程电话教育也能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改善妊娠不良结局[2]。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的主要手段,得到了孕妇的高度认可,对改善母婴结局也有积极的影响。
3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护理对策
3.1 产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对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分析,发现心理因素、妊娠期抑郁症、产后抑郁症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根据研究分析,有性别歧视的家庭相比无压力家庭的产妇发病率高6.2倍左右。大多数孕妇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后,会表现出焦虑、紧张、恐惧、担忧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多安抚产妇,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给予产妇鼓励。
3.1.2 饮食护理
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能够促进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稳定。有些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通过饮食就可以将血糖调整到合理的范围中,根据专家的研究表明,低GI饮食、个性化饮食都能达到良好的饮食管理效果,合理的饮食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孕妇营养摄入均衡,还能避免高血糖、饥饿酮症的出现,也减少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护理人员要根据产妇的喜好制定饮食方案,能够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3.1.3 监测孕妇体重和血糖
正常孕妇的孕期体重平均增加12.5 kg左右,一般通过BMI来评估孕妇体重变化情况。孕早期BIM指数较高的孕妇,其孕晚期发生巨大儿和羊水过多概率也会升高。孕中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是开展体重管理、减少不良妊娠反应的重要时间点。也有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升高4倍以上。高血糖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对母婴健康也带来严重的威胁,早期血糖管理水平较差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有重要意义[3]。医护人员要指导孕妇每天在早中晚饭后的半小时各监测一次血糖,且睡前监测一次血糖,根据每日血糖的变化来调节饮食,保持血糖处于稳定的状态中。
3.1.4 产前检查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要定期做好产前检查,尽早发现高危因素,除了常规检查还要检测尿糖等指标,定期进行B超检查,观察胎儿发育和羊水情况。加强产前检查是尽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最佳手段,通过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能够保证良好的母婴结局,促进母婴转归。
3.1.5 胎儿监护
孕妇在孕28周后要尽量取左侧卧位,每天计算胎动。如果12 h胎动在20次以下,每小时胎动在3次以下就要及时就诊,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孕32周的孕妇要实施胎心监护、脐血流监测等,每周监测1次,观察胎儿在宫内的情况[4]。
3.1.6 运动护理
运动护理是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辅助手段,对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灵敏度有积极的效果。孕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步行、瑜伽、骑自行车等,运动时间循序渐进,每周3~4次适量运动。存在多胎妊娠、先兆早产、胎儿生长受限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要注意休息,保持身体健康,不可运动。
3.2 生产时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分娩方式要采取个性化原则,分析孕妇骨盆情况、胎儿大小、并发症等因素,实施阴道分娩孕妇要进行会阴侧切,必要时可以使用产钳。国外有专家建议除了妊娠期糖尿病,其余巨大儿均不推荐采取剖宫产方式分娩。
产程中要做好患者血糖指标的监测,指标较高的孕妇要遵医嘱注射胰岛素,根据血糖指标调整输液的速度。注意观察产程变化和胎儿的实际情况,每隔15 min监测一次胎心,产妇由于控制饮食容易在生产中发生头晕、心悸的情况,因此要鼓励产妇多进食[5]。
3.3 产后护理
3.3.1 产妇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身体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因此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严密监测产妇并发症发病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的使用量,同时观察恶露排除量、气味等。鼓励产妇分娩后尽早下床运动,促进恶露排出,做好身体清洁,每天擦拭会阴部,勤更换内裤。做好乳房的护理,促进乳汁分泌通畅。
3.3.2 新生儿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容易造成新生儿低血糖,因此不仅要加强对孕妇血糖的检测,还要做好新生儿血糖的监测,保证新生儿血糖指标的正常且稳定。新生儿娩出后要及时做好呼吸道清洁,分娩后24 h内严密记录体征变化,每隔1 h监测一次血糖,常规口服10%的葡萄糖,每天实施1~2次的血糖监测[6]。
3.4 产后随访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后期形成糖尿病的几率较高,因此要为产妇开展健康宣教,让产妇认识到妊娠期糖尿病形成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并且了解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管理内容,由产科、内分泌科合作构建相应的护理模式[7]。构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档案,每隔半个月到一个月实施一次电话随访或家访,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以及对妊娠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水平,针对患者错误的观念进行纠正,通过随访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告知患者解决办法,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电话随访能够及时发现并且改正产妇错误的观念,对避免发展为2型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4综合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临床中成为系统性护理和整体护理。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内容进行分析,目前临床大多都会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包括健康宣教、运动护理、药物护理、孕期监测、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等多项内容,以检测胎心、调整体位、调节血糖、心理指导为主要护理内容,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9]。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和血压都有积极的控制效果,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机体血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因此对感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而且由于血糖和尿糖浓度的提高,细菌生长能力增强,如果孕妇无法做好个人卫生,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要勤更换内衣内裤,保持口腔清洁,做好个人卫生。
5中医护理
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然后对症开展饮食管理,标本兼治,调节患者身体免疫力。尿量较多的患者可多吃枸杞、芡实等食物;口干多饮患者可以用西洋参、麦冬等泡水喝,多吃山药、蓝莓等。多食易饥患者要保证粗细粮搭配均衡,细嚼慢咽、少食多餐,适当补充膳食纤维,多吃燕麦、芹菜等食物;倦怠乏力患者要多吃山药、带鱼、玉米、香菇等食物。腰膝酸软的孕妇可多吃黑豆、山药、枸杞等食物。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疾病对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临床需针对影响母婴转归的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保证母婴安全,减少妊娠并发症,同时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陆祎扬.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婚育与健康,2022,28(2):25-26.
[2] 陈晓莲.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孕期护理研究进展[J].饮食保健,2021(8):224.
[3] 周莉淋,唐锐,狄艳薇,等.中医辨证施护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7):58-60,109.
[4] 贺恒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护理研究进展[J].饮食保健,2020(41):215.
[5] 聂柱莲,黎玉芳,杨彦,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9):152-153.
[6] 张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护理研究进展[J].糖尿病天地,2021,18(9):298.
[7] 张蓉辉.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3):69-71.
[8] 芮明华.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护理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2):30-30,34.
[9] 孟垂霞,董文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护理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9):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