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优势探讨
作者: 朱曦
摘要:目的 研究在成年人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成人,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使用传统矫正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口腔正畸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下齿槽座角、上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磨牙移位、上颌中切牙倾角差、上颌中切牙凸距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上颌中切牙倾角差及上颌中切牙凸距差均呈上升表现,磨牙位移、上齿槽座角呈下降表现,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方案应用于成年人群口腔正畸治疗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成年人;口腔正畸;不良反应
近年来,人们对自身面部美观度的要求伴随社会发展和进步而明显提高,牙齿畸形可影响咬合,对患者的形象、日常工作和生活等均存在严重不良影响[1]。为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面部美观程度,临床主张通过口腔正畸的方式治疗疾病。临床相关统计表明[2],现阶段成年人群的错颌畸形发生率在50%以上,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工作及生活,通过落实有效的口腔正畸治疗,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传统的口腔正畸方式包含口外弓、固定舌弓等,虽然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但是稳定性欠佳,极易导致后牙前移,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3]。伴随医疗水平提升以及口腔正畸治疗技术进一步发展,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中[4]。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成年人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方案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成人,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29.48±3.36)岁;双牙弓前突19例,牙列拥挤11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29.56±3.43)岁;双牙弓前突23例,牙列拥挤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入选标准:经头颅侧位片X线检查、口腔全景片X线检查确诊者;同口腔正畸治疗指征、支抗种植体相关要求相符者;病历资料完整且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者;对研究知情并且自愿纳入研究者。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牙龈炎者;有口腔手术史者;同时患有其他免疫系统病症者;心功能、肝功能、肺功能、认知功能异常,无法接受或配合正畸治疗者。
1.2 方法
应用电子压力敏感探针探查牙冠各面的龋洞、窝沟情况,对患牙感觉、敏感部位进行检查。完成口腔清洁处理以后,注入适量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取牵引钩有效放入至双侧尖牙托槽位置,开展直丝弓初步矫正治疗,将上下牙排列整齐,同时将拔牙间隙关闭,调整牙弓平整度,完成根尖、曲面断层片的拍摄工作,明确植入位置、植入深度和植入角度,随后应用加强支抗进行控制。
对照组接受传统矫正治疗,嘱咐患者佩戴Nance弓进行矫正治疗,将佩戴的方式告知患者,嘱咐其每日佩戴时间在8 h以上,控制其牵引力为200~300 g,矫治期间每个月接受一次复诊,期间根据复诊情况对牵引力进行调整,患者共接受为期9个月的治疗。
研究组接受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方案:首先开展直丝弓矫正治疗,确保牙弓的平整性,通过触诊的方式明确植入位置;随后使用三维数字化口腔CT机完成断层面、根尖片的拍摄工作,结合拍摄结果调整植入方案,嘱咐患者于植入前漱口;实施局麻以后,明确压槽黏膜结合的具体位置,实施黏膜组织切开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卷入软组织,保证植入角度和骨面位置呈垂直的状态,维持倾斜的角度为15°;实施X线片检查评估牙槽骨结构,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至黏膜和牙龈结合部位,取自攻型螺钉植入至牙槽骨当中,植入螺钉以后应用拉簧适当增加植体的支抗力;实施X线片检查,明确牙根同植体之间的关联,完成植入处理以后患者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每个月复诊一次,手术后9个月去除微钛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口腔正畸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包括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上齿槽座角、磨牙移位、上颌中切牙倾角差及中切牙凸距差。
(2)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口腔炎症、水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牙齿于治疗以后排列整齐,且磨牙关系恢复至正常状态,前牙覆盖正常,面型有明显改善,形象美观程度显著提升。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牙齿恢复至整齐排列的状态,前牙覆盖正常,面型获得一定改善。无效:未符合以上任意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口腔正畸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上齿槽座角、磨牙移位、上颌中切牙倾角差、上颌中切牙凸距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上齿槽座角、磨牙移位、上颌中切牙倾角差、上颌中切牙凸距差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促使人们对自身健康、个人形象的重视度逐渐提高,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成年人例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5]。口腔正畸治疗为矫正错颌畸形等口腔病症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通过不同的矫正装置,调整上下牙齿和颌骨之间、牙齿和颌骨之间、神经肌肉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平衡及稳定口颌系统[6]。
支抗为目前口腔科临床开展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常用材料之一,对矫治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具有抵抗作用,提升固定稳定性[7]。以往临床常用的非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案,利用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对埋伏牙实施牵引治疗,所获疗效欠佳,且安全性较低[8]。近年来,伴随医疗水平提升,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发展,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当中,该技术的支抗力承受点为骨骼,具有稳定性、可操作性均较强等优势,且安全性较高[9]。除此之外,该项治疗方案的操作较为简便,治疗期间患者不会有显著的牵拉感、不适感,在提升患者配合度方面有显著作用[10]。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上颌中切牙倾角差及上颌中切牙凸距差均呈上升表现,磨牙位移、上齿槽座角呈下降表现,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成年人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可提高正畸效果,且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的支抗直径较小,治疗过程中所用的骨内螺纹对骨性结合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可提升患者正畸治疗期间的舒适度,且可提高正畸承受力,保证植入的稳定性[11];同时,该项治疗技术可以将磨牙移位的幅度减少,且可调整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倾角差,借助骨组织同种植体之间所形成的机械性嵌合力,提高支抗稳固性,保证正畸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方案应用于成年人群口腔正畸治疗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陈春娜,刘剑峰,谢葵葵,等.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3):69-71.
[2] 阮吉,孔洁.口腔正畸联合烤瓷桥固定修复治疗成人牙齿错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5):40-43.
[3] 胡青.PAOO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术前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38(7):444-446.
[4] 赵建平,邵磊,蒋升.唇侧固定矫治、舌侧固定矫治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成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22,34(3):353-355.
[5] 王博,于洪波,夏韫晖,等.牙槽骨再生正畸技术治疗成人错畸形伴原发性牙槽骨缺损的远期疗效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2,20(3):225-229.
[6] 高金辉.初戴隐形矫治器、Damon Q自锁托槽与直丝弓托槽对成人正畸疼痛及龈沟液内炎性因子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2,28(5):54-56.
[7] 蒋小勇.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35):84-85.
[8] 邱小文,赖道锋.国产自攻型微型钛钉支抗在内收前牙治疗中的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3):602-608.
[9] 翟荣萍,陈岩,赵文婷,等.生物力学评价愈合环境对正畸不锈钢微螺钉稳定性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1,43(3):240-243,265.
[10] 徐泓.口腔正畸联合烤瓷桥固定修复治疗成人牙齿错牙合的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79-80.
[11] 林怡君,鄢洁雅,李雅欣,等.固定矫治成年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率与牙移动指标相关性的锥形束CT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7):7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