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杨艺,韩瑞娜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0

摘要:目的 探讨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切实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骨科护理;临床医学;护理管理

随着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骨科创伤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往往会对患者身体和精神造成较大的创伤。骨科患者恢复周期往往较长,会对其日常生活带来困难[1~2]。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规避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近年来,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相比传统的护理管理而言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方式的安全性[3],还可促进肢体活动功能快速恢复,提高康复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观察组男27例,女29例;年龄10~67岁,平均(53.74±5.32)岁。对照组男24例,女32例;年龄9~69岁,平均(54.21±5.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准备

护理前,首先对患者病历进行了解,熟知骨折部位,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医学指导,在确保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向患者介绍护理过程,同时注重患者的心态变化,是否出现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

1.2.2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

首先为患者创造安全护理的环境,在患者床位周边设置呼叫系统,以便在突发情况时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有效营造安全的护理环境。其次,注意护理室物品的摆放,包括护栏、暖瓶以及各种锐器的放置,检查氧气、呼叫以及负压吸引等装置的性能,确保能够满足患者实际需求。最后,对患者康复状况进行追踪,定期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从饮食、用药等方面为患者提供相关护理服务[4]。

1.2.3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管理

(1)成立专业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选择综合能力和护理专业度较高的护士作为小组成员,并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作为组长,对于参与管理小组的全部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2)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分析患者病历资料以及护理方式,结合实际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护理方案,不断完善现有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3)对病房进行安全管理:骨科患者往往会行动不便,而病房中设施的摆放能够提升患者活动的安全性,所以要将各种物品有序归类,创造出充足的患者活动区。同时,对患者的用药状况及时间进行记录,所有的换药过程都必须遵循无菌化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4)针对性护理:对于卧床患者,护理人员要提供更加针对化的服务,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加固病床护栏,减少因久卧等状况导致患者身体受损。对于手术治疗患者,要关注到伤口愈合状况,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根据恢复状况,有序指导患者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切实保证训练内容和难度符合患者实际状况[5~6]。

(5)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对心理状态较为脆弱的患者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解决问题与困惑,及时消除负面情绪,鼓励其积极参与到护理过程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主要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引流管护理、体位护理5个维度进行评定,利用我院自制打分量表进行评估。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引流管护理、体位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仅发生1例输液渗漏,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7%,P<0.05。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当前骨科创伤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会功能,给家属也带来明显的负担。骨科创伤性疾病往往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护理效果不当会对患者身体产生二次伤害。目前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其效果受到了患者和医师的一致认可[7~9]。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方式,护理安全管理更加注重患者的感受和心理状态,及时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感。因此,探究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骨科创伤性疾病有着十分复杂的病理特点,创伤往往会涉及周边组织,只有通过合理的方式才能发挥有效的治疗效果,避免在后续的护理过程中发生多种并发症。传统的骨科护理尽管也能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没有真正贴合患者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康复率。骨科创伤性疾病患者易出现易怒、焦躁等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护理效果[10~11]。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更有优势:第一,注重患者负面情绪。由于骨科创伤性疾病会影响到正常的行走功能,使患者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护理安全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情绪变化,并予以心理疏导。第二,关注患者康复状况。部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虽然得到了明显好转,但在康复阶段仍然面临各种并发症的困扰。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追踪患者康复状况,确保康复效率。第三,护理安全管理关注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对卧床患者及时协助翻身,对术后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康复训练,护理安全管理更加人性化和个体化,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切实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莹,张红艳,韩东月.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1):3.

[2] 陈菜凤.护理安全管理运用于骨科护理管理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7):2.

[3] 金鑫,张健伟.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5):48-49.

[4] 曹光岩.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

[5] 岳春英.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2(4):2.

[6] 陈红满,王志红.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精细化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4):155-158.

[7] 张莹.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8(1):1.

[8] 赵文双.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International Infections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2020,9(1):220-221.

[9] 姜红,潘桂萍.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8(48):189.

[10] 唐明明.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提升管理质量的价值分析[J].东方药膳, 2020(13):287.

[11] 赵文双.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1):2.

[12] 岳建伟,赵婷,库洪安.护理安全管理流程在预防老年骨科静脉血栓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1):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