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如何治疗

作者: 杨丽萍

小儿哮喘是指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只要咳嗽就发生喘息,起病程度可因不同年龄、不同诱因而有所不同。婴幼儿哮喘多数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诱发,起病较缓;儿童哮喘多由吸入变应原而诱发,起病较急。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肺功能会逐渐受到影响,气道发生慢性、高反应性的炎症,就会被诊断为哮喘。哮喘需要进行规范、长期的治疗和随访,否则会影响孩子今后的肺功能。

小儿哮喘的症状

先兆症状

(1)咳嗽是哮喘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咳嗽时间比较长,可长达1~2个月。

(2)在玩耍、活动的时候,容易感觉精力、体力不足,特别疲劳。

(3)出现呼吸快、胸闷、气短等。

早期症状

(1)早晨和夜间都会咳嗽,大部分为干咳,无痰或痰液稀少。

(2)吸入冷空气、运动或者吃了生冷食物后,出现刺激性干咳。

(3)反复出现胸闷,运动或患感冒时加剧。

(4)对于刺激性气体(香水、装修气味、空气清新剂等)出现过敏性喷嚏或咳嗽。

(5)对海产品、芒果等食物存在过敏反应,表现为哭闹、呕吐、腹泻、反复湿疹等。

(6)经常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等过敏鼻炎的症状,出现耸鼻、揉鼻、挖鼻等行为。

(7)有明确湿疹史,通常表现为反复湿疹,尤其是在季节更替的时候。

(8)有家族过敏史。

(9)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

急性发作期症状

(1)发作前有流鼻涕、打喷嚏、面部瘙痒、咽痛等感冒样症状。

(2)发作时有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夜间和清晨时加重。

(3)儿童喘息的症状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会有很大差异,有的儿童可以出现高调的喘鸣音,即使不用听诊器也能够听到,同时伴有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婴幼儿可表现为张口呼吸、鼻翼煽动。

(4)发作消退的时候,可咳出白色的黏液样痰;发作严重时,伴有明显的烦躁不安、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听诊时能够感觉心率明显加快,双肺可以听到哮鸣音,同时可以看到三凹征。

(5)严重发作时,患儿会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及周围皮肤青紫,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难以正常的说话,甚至是呼吸音减弱、喘鸣音消失,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意识丧失。

(6)慢性哮喘患儿急性发作可见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胸部叩诊呈鼓音。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症状

可以没有喘息,甚至没有干湿性啰音,但可能有变异性疾病病史,如湿疹、过敏性鼻炎或荨麻疹。患儿血清IgE(血清免疫蛋白)可能升高,抗过敏药或平喘药有效。如果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可能会出现异常。这种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哮喘,也称咳嗽变异型哮喘,往往起病较早,多在3岁前就有表现。如未经特殊处理,可以发展为典型哮喘,也可以一直表现为咳嗽变异型哮喘。

缓解期症状

症状体征逐渐好转,表现为长叹气、胸憋。尤其学龄期儿童,自觉气不够用,爱长出气,尤其运动后症状明显,但无喘憋,或仅表现为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少数患儿可有胸部不适,肺内哮鸣音或有或无。

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

糖皮质吸入剂治疗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的最有效药物。研究结果表明,越早进行糖皮质吸入治疗,患儿的肺功能改善状况越好;同时,患儿如果在早期就进行系统的糖皮质吸入剂治疗,可有效减少对其他哮喘药物的使用,从而减轻药物对患儿身体的危害。推荐将小剂量的吸入激素用于轻度持续性哮喘的治疗;中剂量的吸入型激素,或与中小剂量的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联合用于中度哮喘的治疗;对于应用中等剂量的激素联合长效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不能有效控制的重度持续性哮喘,才推荐吸入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免疫疗法

分非特异性免疫疗法和特异性脱敏疗法。近年来,有用胸腺肽、灭活卡介苗、气管炎菌苗、核酪、麻疹疫苗、胎盘脂多糖等方法,治疗原理是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增殖,产生非特异性IgG,从而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脱敏疗法

适用于外源性哮喘,主要针对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某些变应原。自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浓度,使体内反应素IgE下降,达到病因治疗和病因预防的双重作用。脱敏疗法一般应坚持2~3年,对单一过敏原过敏者疗效较好,儿童效果比成人好。但由于过敏原种类繁多,平日有些变应原,如尘土、螨、花粉及霉菌等几乎无处不在,故对其治疗地位仍有争论。

稳定细胞膜

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阻止化学介质释放,可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1)色甘酸钠是首选预防药。此药在肠道不吸收,需半粉剂20 mg,置于喷雾吸入器吸用,每日3~4次,一般在2~4周后可发生作用,疗程4~6月。但此药无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对急性发作无效;有个别患儿吸入此药反而可诱发支气管哮喘。(2)酮替芬。可口服,亦有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及抗组胺的作用,适用于所有类型哮喘。剂量为0.08~0.12 mg/kg/d,至少服6~12个月。但此药舒张支气管作用亦不强,可作为预防哮喘发作而应用。另外,此药为第一代抗组胺药,副作用有嗜睡、头晕、困乏等,儿童比成人少见。现在第二代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应用较多,副作用较第一代少。

因病施治

是儿童哮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发病原因,“量身定做”一套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例如磁药叠加调节免疫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理论,针对患者的体质特征和症状差异,因人、因证而异地选取不同穴位、方剂,制定不同治疗方案,主要通过针灸、拔罐、熏蒸、中药敷贴等多种手法相结合治疗。

多呼吸新鲜空气

临床研究发现,小粒径负氧离子在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具有不错效果,有利于肺气肿患者的治疗和养护。由于生态负离子活性高,能直接作用于气管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影响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具有增加肺活量、调整呼吸频率、镇咳等功效,减轻肺部损伤。

预防感冒

感冒是引发哮喘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要在天气变化的时候应适当为孩子保暖,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的发生。

总之,对于哮喘患儿,家长应及时送医进行系统化治疗,要明白越早治疗对小儿肺部伤害越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