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王之柱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9月医院诊治的癫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在治疗阶段,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就两组癫痫患者最终疗效展开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实施治疗方案的效果,确保患者在诊疗阶段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癫痫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癫痫疾病会反复发作,对患者心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治疗方案存在质疑,在实施药物控制性治疗以及相关技术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低,最终影响治疗效果[1~2]。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9月医院诊治的癫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实验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区间21~62岁,均值(40.21±8.59)岁;癫痫疾病类型:原发性患者18例、继发性患者11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5例、脑外科手术病史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区间20~61岁,均值(40.75±8.61)岁;癫痫疾病类型:原发性患者19例、继发性患者10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5例、脑外科手术病史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按照常规护理开展护理,包括常规性的用药护理、病房清洁卫生护理、康复性干预指导。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重点对导致癫痫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展开心理疏导,主要在三个阶段分别实施。
(1)入院时开展心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在实施入院护理手续办理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讲解癫痫发病机制、病因、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制定的治疗方案、护理技巧等,明确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癫痫通过科学治疗和护理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帮助克服陌生环境的干扰[3]。
(2)住院诊治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主要是确保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以便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能够高效开展[4]。在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病情状况、性格特点以及年龄特征,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确保能够顺利全面实施[5]。当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进行心理安慰,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避免因疾病所致的心理障碍[6]。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纠正患者对癫痫疾病的错误性认知;同时,还要对患者家属开展相关的心理指导,告知家庭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可通过陪伴读书、散步、看电影、讲笑话等方式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状态。对于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鼓励患者配合相关检查,讲解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意义,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保证在手术过程中能给予积极的配合[7]。指导开展冥想放松以及腹式呼吸训练,消除负面情绪,实现正向疏导,从而改善身心状态。在开展冥想放松的过程中,吸气时可握拳,呼气时可松开拳头,感受放松和紧张的感觉,可配上轻音乐;引导患者注意力集中,感受呼吸状态,想象美好的画面,从而让身心状态得到放松。切勿让患者独自接受治疗,家属陪伴,特别是子女,一定要关心照顾患者,给予其生活、心理以及经济上的支持。
(3)出院后开展心理护理。主要是开展延续性心理护理,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联系。叮嘱家属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出院后,可能会因病情反复出现暴躁、精神恍惚、思想极端等问题。如果发现患者情绪异常,应及时进行疏导,避免争吵,以安慰患者为主,防止其出现自伤的情况。医院需要组建相关的随访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年龄、家庭、个人喜好、性别,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指定专人做好院外的随访工作,了解患者家庭康复情况,并进行相关记录[8]。
1.3 观察指标
(1)癫痫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两个评估量表均有20个条目,每个量表的总分为80分,分数越高,代表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
(2)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应用SF-36量表评定,指标包括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身体活力、身体疼痛以及精神健康8个方面,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3)癫痫患者护理有效率。主要是按照癫痫疾病发作次数评估,显效:发作次数减少70%以上;有效:发作次数减少40%~70%;无效:发作次数减少40%以下。癫痫患者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护理有效率越高,代表护理方案实施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
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癫痫疾病是一种脑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刻板性脑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为主要特点。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的位置出现不同,波及范围存在差异,因此癫痫患者每次发作时的形式会有一些不同,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精神、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障碍[9~10]。癫痫患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受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生活状态,对临床治疗效果也会产生负面作用[11]。因此,需要对癫痫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尤其以心理护理最为关键。
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可以协同患者家属制定护理方案,共同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制定的心理方案应该具有阶段性,即在入院阶段、住院治疗期间以及出院阶段实施不同的心理疏导,使得心理疏导更有针对性。治疗期间为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方案,首先能够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自我调节能力,最好是能够帮助恢复社交能力。因为除了解除癫痫疾病对身体的影响,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恢复社会功能是护理的终极目标[12]。
心理护理是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后,应用多种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后,其抑郁、焦虑情绪有所改善,优化认知,提升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使得生活质量得以改善。所以,护理人员要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心理特征,以及家庭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情感表达渠道,减轻其孤独感和失落感,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康复期治疗的生活。护理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沟通交流的技巧,深入研究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以便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癫痫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负面情绪,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刘启华,潘彩金,杨开玉.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16):117.
[2] 张满霞,李文亚,周艳艳.护理风险管理对行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的癫痫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12):3084-3090.
[3] 史明英,黎恩知,黄雅舒,等.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模式对成年癫痫患者院外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癫痫院外发作时意外损伤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0):1365-1368.
[4] 王慧.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降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改善负性情绪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1):83-86.
[5] 吴玲,禹玲,燕兰云,等.协同护理模式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36):4070-4074.
[6] 遆燕燕.责任-亲情交互护理对脑中风合并癫痫患者社会回避苦恼、社会关系质量和疲乏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9,43(2):47-50.
[7] 赵爱霞,么荣荣,张金凤,等.问题导向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肢体功能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486-1488.
[8] 王秀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昏迷程度、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2):170-173.
[9] 徐朝霞,董湘萍,景艳红,等.优质护理联合随访护理对癫痫患者康复、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202-205.
[10] 王琛.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成人癫痫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9,6(34):127,132.
[11] 刘慕君,李玮玮,李娇,等.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0,5(20):181.
[12] 朱怡文,罗馨.观察程序化护理在改善癫痫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人人健康,2020,12(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