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意义和应用方法

作者: 张旭琳

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意义和应用方法 0

摘要: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意义和应用方法。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减重效果、护理满意度、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于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能获得更加健康、有效的减重效果,同时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整体护理;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护理满意度。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大众的饮食习惯和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导致我国肥胖患者的数量不断提升[1]。在肥胖人群当中,内分泌失调型肥胖占比相对较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2]。内分泌失调与患者的生活、饮食、运动、情绪等诸多方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单纯通过药物治疗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内分泌失调患者接受治疗和减重的同时,还需要结合高质量的整体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充分认识肥胖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提高治疗依从性,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调节内分泌问题,促使减重顺利进行,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3]。本研究对医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管理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男18例、女32例,平均(40.67±8.34)岁,平均身高(165.54±15.43) cm,平均体重(85.65±10.10) kg,平均病程(7.12±4.78)年;对照组:男16例、女34例,平均(40.10±8.76)岁,平均身高(165.67±15.12)  cm,平均体重(85.87±10.09) kg,平均病程(7.45±4.76)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与排除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内分泌失调型肥胖诊断标准;(2)排除由于药物、遗传以及其他疾病所致肥胖;(3)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依从性良好,无中途退出情况;(4)可独立完成本次研究所需各项调查问卷;(5)无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6)排除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7)排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患者;(8)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监测,做好饮食、运动、用药等相关护理干预。

1.2.2 实验组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调节患者不良情绪。因为受到肥胖体型的影响,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期间,要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关心,以亲切的态度进行沟通,避免患者感受到异样的眼光。

(2)根据患者提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引导患者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并进行鼓励;告知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减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树立减肥的信心,提升依从性。

(3)减重时易出现瓶颈期,导致患者情绪在这一阶段非常容易出现波动,甚至有放弃的想法。这时,护理人员要利用专业知识让患者明白,虽然体重不降,但健康状态却在不断得到改善,以帮助患者度过这一艰难时期。

(4)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正确的沟通,多鼓励和关心,不要用不良语言刺激患者,定时帮助患者测量体重和体脂量,告知其出现的良好变化。

(5)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心理状态、文化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针对性的一对一健康教育计划,使患者了解引起自身肥胖的最主要原因,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帮助自身调节内分泌状态,指导患者及时纠正不良习惯,使减肥效果更加理想。

(6)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将相关计划以阶段性的模式发放给患者,以指导其如何正确遵循计划进行减重。叮嘱家属进行监督,帮助患者在规定时间、环境内完成相关的计划。

(7)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制定饮食、运动、生活等相关计划,可以采用分阶段完成的形式,叮嘱家属监督患者按时完成。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减肥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计划的调整;及时提醒患者进行复诊,以便医务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可以随时获得更加适合自身的减重计划。

(8)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其生活习惯、情绪、服药情况、运动情况及饮食情况等,进行针对性指导,保证医嘱有效执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减重效果、护理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生活质量。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减重效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

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为94%,高于对照组的80%(P<0.05)。见表3。

2.4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不但外形会出现诸多变化,健康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可能会导致顽固性肥胖、减重困难等情况[4]。甚至因外形的改变,会出现一些严重的负性情绪,如自闭、焦虑、自卑、抑郁等,对内分泌造成一定影响,而内分泌失调又会使肥胖的情况加重,形成恶性循环[5~6]。在治疗期间,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不但关注患者身体健康状态和减重情况,对患者的心理也进行护理。由于肥胖患者往往存在自卑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重拾信心,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纠正自身存在的生活、饮食以及运动等不良习惯,改善内分泌情况,从而积极配合减重工作,早日恢复到从前的健康水平[7~8]。此外,护理人员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配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患者明白家人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健康,而不是外貌。在减重瓶颈期,要向患者进行详细解释,了解瓶颈期所存在的意义,避免出现抵触和放弃的想法,从而平稳渡过这一时期[9~10]。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科学有效且符合其实际情况的饮食、运动以及生活等计划,与家属协作监督患者完成;告知患者出现的良好变化,引导患者去感受,有助其更加有信心地配合进行减重治疗[11~12]。即便在患者出院后,仍要对其进行高效的健康随访,并提供家庭的减重计划,让患者的自我管理有更加科学的依据,在保持健康状态的基础上,加速减重计划的完成,尽早回到从前的体重和身体状态,进而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实验组减重效果、护理满意度、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后,能够深入了解内分泌失调对机体的损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更加健康、有效的减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谭玉燕,关晖勇,陈万般,等.整体护理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减肥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5):181-184.

[2] 郭小霞,钱占红.整体护理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6):468-470.

[3] 宋扬.整体护理用于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08-209.

[4] 侯艳玲.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275.

[5] 沈庆宝.整体护理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62-64.

[6] 侯晓俊.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意义及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6):145-146,148.

[7] 谭蓓.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6):248-249.

[8] 李霞,乔兴莲,钟雪琳.整体护理用于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189-190,193.

[9] 吴孙玉.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111-112.

[10] 李小燕.综合护理干预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减肥效果的影响价值评估[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314-315.

[11] 侯亚利,邓飞.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的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72-73.

[12] 袁向欣.针对性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1):1598-159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