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肾结石 科学饮食很重要
作者: 尹冰德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可以简单理解为肾内长了“石头”,原因是当尿液在肾脏中形成时,尿液中结晶物质浓度相对较高,沉积在肾脏中形成结晶体并不断增大,最终变成肾结石。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肾结石的发病率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是,很多人对肾结石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导致在生活中未能对相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存在较高的肾结石发病风险。所以,要想有效控制肾结石发病率,就要全面了解肾结石诱因、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低碳饮食,控制体重及内脏脂肪
通过对肾结石患者术后的结石成分分析,可分为代谢性结石、感染性结石及药物性结石等。与饮食相关的主要是代谢性结石,如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这是因为当人体代谢明显下降时,尿酸、血糖、血脂水平升高,尿液更容易呈酸性。在酸性环境下,草酸钙、尿酸容易沉积形成结晶,并发展为结石。调查发现,超重或肥胖人群肾结石发病率明显比正常体重人群更高,且容易复发。而控制体重的主要目标是减少体内脂肪的堆积,尤其是内脏脂肪。人体的脂肪主要是通过糖转化而来,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所以降低体内脂肪主要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来实现。进行低碳饮食,应该根据每个人的身高及现有体重定制每日热量的摄入。具体来说,要减少甜食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控制如稀饭、馒头、面条、糕点等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使体重指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人体代谢,减少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从而降低代谢性肾结石的发生率。
多饮水、少喝汤、少饮酒
倘若身体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尿液就会浓缩,其所含各种物质会因为过于饱和而发生沉淀,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结石。通过多喝水,能够有效稀释尿液。研究发现,当尿量增加幅度达到50%,肾结石的发生率会降低86%。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数据可知,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当保持在1500~1700 ml;对于肾结石患者来说,每日的饮水量需要高于2000 ml。最好根据身高体重考虑每日饮水量,如心脏和肾脏功能正常,建议每日的饮水量在40 ml/kg,比如60 kg的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超过2400 ml。不仅如此,保持多饮水的习惯,还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强人体代谢,有利于控制体重,使尿液呈弱碱性,减少代谢性结石的发生。
很多人以为喝汤可以代替饮水。其实不然。无论是菜汤还是肉汤,尤其经过长时间煮的汤,会产生大量嘌呤,摄入过多会导致尿酸升高,容易形成尿酸结石。
长期饮酒容易导致肥胖,人体代谢也会下降,增加肾结石的发生率。啤酒具有利尿作用,导致一些人认为能够预防肾结石。实际上,酿制啤酒的麦芽汁含有多种酸性物质,包含嘌呤核苷酸、草酸等,上述物质相互作用,会导致人体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增加肾结石发病风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一种肾结石,约占70%~80%。研究发现,肠道对草酸吸收的增加可提高尿液草酸浓度,这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人体肠道内有不少细菌能分解草酸,如产甲酸草酸杆菌。当肠道菌群失调,这一类细菌明显减少时,肠道对草酸的吸收就会增加。而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利于平衡肠道菌群。在肠道菌群失调时,服用益生菌的同时补充膳食纤维,更能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所以,在平时饮食中应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有的肠道细菌会产生短链脂肪酸,不仅能促进草酸从肠道排出,还能使得血液的草酸转运到肠道,有效预防草酸钙结石。
增加含钙食物的摄入
不少人认为,预防肾结石应尽可能减少钙的摄入。其实不然。钙能在消化道与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并从肠道排出,从而降低血液和尿液中的草酸含量,预防肾结石的发生。相反,低钙饮食会导致更多的草酸吸收,并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并在肾脏沉积。因此,建议平时饮食增加含钙丰富的绿叶蔬菜、牛奶、豆腐等。如果检查发现缺钙,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钙剂,但要避免空腹补和过量补。
注重食用新鲜蔬果
蔬菜与水果富含大量的营养元素,尤其是钾、镁等。研究发现,人体内钾、镁元素的欠缺是导致肾结石发生率上升的重要因素。钾、镁能够有效提升钙的利用率,防止钙跟随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肾结石发生率。正常食用含有草酸的新鲜蔬果并不增加草酸钙结石的发生率,因为这些蔬果同时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肠道对草酸的吸收。绿色叶菜富含丰富的镁元素,且颜色越深,镁元素含量越高。柑橘类的水果如橘子、柚子等,富含枸橼酸盐,能增加尿液中枸橼酸盐的浓度,抑制草酸钙及尿酸结石的形成,并且能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从而在预防结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避免蛋白质摄入过量
倘若人体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尿钙的排出量会显著增加,导致肾结石风险大幅上升。一般来说,保证饮食结构的合理,荤素搭配,不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倘若在正常饮食之外,补充过量的蛋清、蛋白粉,有可能存在蛋白质摄入过量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鱼大肉在一日三餐的占比过高,主食、蔬菜占比过低,导致膳食中的镁、钾、钙等元素有所欠缺,而磷、硫等元素含量过高,使得尿钙排出量明显增加。因此,饮食中必须对蛋白质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摄入过量。
结束语
从近年来的研究可知,饮食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有效预防肾结石的发生与复发。因此,需要深入了解肾结石的发病诱因,从饮食入手,做到低碳饮食,增加水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从而有效减少肾结石的发病风险,切实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