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要不要开刀
作者: 王晔龙甲状腺结节是一种由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增加引起的病变。由于每个人的甲状腺结节症状和程度不相同,因此需不需要手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
良性与恶性
甲状腺结节按性质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一般对生活影响不太大,定期随访即可。如有必要,通过药物或腺瘤手术可以完全治愈。后者多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若检查出时间较早,需尽快手术治疗,绝大部分也可以得到根治;若检查发现是晚期,则更应积极治疗,防止癌细胞转移。
实性与囊性
甲状腺结节按质地状态可分为实性和囊性两类。腺瘤和癌变的结节质地大都为实性,内部为组织增生;而囊性内部主要为液体,只是有时会囊内出血,造成局部疼痛。实性和囊性大致可通过触摸,凭手感判断,实性质地较硬,囊性质地较软。
冷结节和热结节
依据甲状腺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不同,可分为冷结节和热结节。冷结节是无内分泌功能的结节,癌的可能较大;若结节内部有出血和囊性变,也可表现为冷结节。热结节具备内分泌功能和自主性,绝大部分是良性结节,对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影响不会特别严重,可以通过治疗痊愈。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甲状腺结节的常见病因包括缺碘、正常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退行性变、 放射暴露史、遗传、甲状腺炎症等。当然还有一些潜在的致病因素,比如缺乏微量元素硒、肥胖等。
家族史
有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与遗传有关。若有家族史,由于遗传性酶的缺陷,导致激素合成障碍,使甲状腺激素无法从甲状腺球蛋白中分离释放后进入血液,这种先天性缺陷属于隐性遗传。
缺碘
碘元素对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起着关键作用。摄入量过低,可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成为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因素。
正常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
原因至今并不清楚,怀疑是甲状腺腺瘤的前期症状。甲状腺腺瘤是良性的,除非体积已经大到影响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严重后果。
甲状腺结节是严重的病吗
可通过初步判断甲状腺结节类型、大小、活动度、有无其他相关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评估病情是否严重。良性结节一般是不太严重的病,如果未压迫气管、食管,不影响患者外观或正常生活,无须干预,只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控结节的生长速度等情况,防止异常增大或癌变的发生。若通过各种诊断确定为恶性结节,则需要进行尽快手术治疗。术后要继续服药控制恶性的结节发展,甚至有可能要终身服药。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
针对实质性单结节,核素扫描为热结节的甲状腺单发结节,癌变可能性较小。凡发展快、质地硬的单发结节,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儿童的单发结节,恶性可能大,应早日手术。
传统认为,多结节甲状腺肿(MNG)发生癌的机会比单发结节少。而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发现,许多扪诊为单发结节者实际上是多发结节。因此,现在认为两者癌的发生率没有多少差别。对于MNG,首先要排除恶性。若sTSH降低,则提示为甲亢。若FNA细胞学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应予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B超等检查技术的发展,可意外发现小的、摸不到的甲状腺结节。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无甲状腺病史,也无相关危险因素。若结节小于1.5 cm,只需随访观察;若结节大于1.5 cm,可在超声指导下做FNA,然后根据细胞学结果再做进一步处理。
头颈部接受放射治疗者5~30年易发生甲状腺癌,被称为放射结节。凡是头颈部接受放疗后甲状腺出现结节者,应做FNA确诊。
甲状腺结节的预防
大多数人通过相应方法稳定甲状腺激素,使激素达到平衡状态,可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1)规律作息,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
(2)适量运动,提高体内细胞活性,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3)远离放射源和电离辐射,否则会干扰细胞分裂,造成细胞变异,严重的引发组织癌变。平时可适当食用抗辐射的食物,如黑芝麻、西红柿、绿豆。
(4)慎用特殊的药物,如减肥药会对身体代谢造成一系列影响。
甲状腺结节的生活护理
甲状腺患者首先不要过度焦虑,保持情绪平稳,可通过散步、逛街来放松心情;积极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获得大家的支持理解。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可避免生物钟紊乱造成结节进一步增生。饮食方面,要合理摄入碘,如海带、紫菜、海鱼海虾、卷心菜、花椰菜等富含碘;同时要注意充足的热量摄入,因为甲亢是甲状腺结节的并发症,患者新陈代谢较快,热量消耗较大。此外,不要抽烟喝酒和长时间玩手机,做到劳逸结合,有利于病情早日康复。
结束语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不同的病因、分类,以及结节的轻重程度,治疗方案是不同的。大部分结节是良性结节,不需要开刀,只需到医院定期复查;少部分恶性结节需要手术切除,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检查。一般小于4 cm的结节定期观察即可;如果结节影响到呼吸和吞咽,大部分情况下建议手术。总之,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开刀应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