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 张伟伟

胃肠息肉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属于良性,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在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即便如此,胃肠道息肉如持续发展,有转变为癌症的可能,不可掉以轻心。为提高胃肠息肉的发现概率,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包括老年人、日常饮食习惯较差的人。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

胃肠息肉的分类

胃肠息肉有胃息肉和肠息肉之分,属于消化道息肉,主要因胃肠黏膜局限性增生向腔内隆起,多数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因其他不适症状在进行胃肠镜检查时被发现。尽管胃肠息肉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但绝大多数临床研究认为,胃肠息肉是胃肠肿瘤的癌前病变。随着消化内镜检查在基层医院推广,胃肠息肉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提高胃肠息肉检出率、降低胃肠肿瘤的发病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因此,本研究针对胃息肉和肠息肉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其相关性等进行阐述,以指导临床,提高胃肠息肉检出率,有效降低胃肠恶性肿瘤发生率。

胃息肉

胃息肉多发生在为胃窦部,病理表现是在胃窦部呈现出一种新生物,但一般较小。在胃镜下,能观察到胃息肉呈现半球形,可单发或多发。胃息肉一般是良性的,但也有一定概率演变成恶性。胃息肉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被发现,可能的症状包括呕吐、胃灼热、腹胀等,也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胃息肉按照组织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组织可见排列密集的细胞,腺体增生强烈,细胞核一般有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表现为核染色质增多,染色较深,呈笔杆状多层或单层排列,核分裂多见。

肠息肉

肠息肉在临床上可根据息肉的位置分为大肠息肉和小肠息肉。而大肠息肉又分为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大肠息肉症状不明显,潜伏期比较长,不易检查出来,为疾病的诊断增添了困难。很多患者当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如长期腹泻腹痛、大便性状和习惯发生改变等才来医院检查,结果往往已经发展为结直肠癌。结肠镜对于肠息肉的诊断具有一定作用,但漏诊率仍然比较高。据报道,年龄是影响肠息肉发生的因素之一。从以往的资料来看,年龄越大,发生肠道息肉的可能性越大。结直肠的息肉是具有一定的癌变概率,尤其是腺瘤性的息肉。

胃肠息肉的诱发因素

有很多原因可导致胃肠息肉形成,包括高脂饮食、纤维素摄入不足、细胞基因突变、胃肠道炎症疾病、长期便秘、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抑酸剂等。此外,对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统计发现,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多,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

不良饮食

每个人的饮食偏嗜不同,如经常吃一些生冷、油腻等食物刺激肠胃,容易引起胃肠息肉。相关报道表明,经常吃腌制、油炸食品的人更容易出现胃肠道息肉。一般来说,饮食中缺乏绿色蔬菜,不遵循低脂原则,钙、硒等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维生素补充不足、吸烟饮酒等,都容易发生胃肠息肉。

遗传因素

胃肠息肉有遗传倾向,即父母或者家族有胃肠息肉病史,那么,后代出现胃肠息肉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如果存在遗传风险,应该引起重视,定期去医院检查,同时纠正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习惯。

炎症刺激

如果患者局部存在炎症,会对直肠的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肠黏膜息肉。患有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经治疗康复后,遗留的疤痕会逐渐收缩,也有可能形成胃肠息肉。

慢性刺激

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其他的胃肠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这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进而形成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的防治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胃肠在人体中承担重要的职责。胃为受承之官,为水谷之海,负责接收、消化食物;大肠为传导之官,负责把糟粕和粪便排出体外。可以说,胃肠病的发生主要和饮食有直接的关系。中医认为,“饮食不节,脾胃乃伤”。当胃受到了损伤,会出现胃胀、反酸、打嗝、嗳气的症状;大肠受到伤害,或因传导过快,出现腹泻等脾虚表现,滋生痰液,痰湿壅滞于胃内,形成息肉;或因传导太慢,形成粪便淤积而化热,热灼津液,出现息肉。

但有很多人不愿意治疗胃肠道息肉,主要是因为初期没有什么不适症状,觉得不是什么大病。殊不知,如果不加以重视,任由疾病发展,最终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胃肠道疾病的一些信号,如大便规律的改变(大便量增多或者减少、性状改变等),摒弃不良嗜好,包括吸烟饮酒、久坐不动等,早睡早起,加强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胃肠息肉的形成。针对年龄超过40岁且有家族史,以及长期饮用浓茶、烈性酒的人,最好每年都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息肉癌变。

胃肠息肉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在胃镜或结肠镜下进行息肉的切除,防止疾病恶变。胃肠息肉也有保守疗法,但效果一般欠佳,主要用于不适合手术的高龄老年人。胃肠息肉在切除后,有一定概率重新出现新的息肉。所以,术后患者还要定期复查,同时做好生活方式的干预,避免复发。

结束语

总之,胃肠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尤其对于较大的息肉,应积极给予内镜下根除治疗,并定期随访1~2年,避免复发,从而降低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