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术后常见护理问题与应对方式

作者: 丁美玲

骨盆骨折属于一种严重的外伤,须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但在术后,要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才能有效促进骨折痊愈,避免各种并发症。本文分析了骨盆骨折术后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

骨盆骨折疾病的概述

骨盆骨折指患者骨盆一处或是多处连接出现中断,一般因外在因素所致,如撞击、高处坠落、压砸、碾压等。发生骨盆骨折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各种合并症和多发伤,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或盆腔脏器合并伤,甚至引起死亡。

术后护理措施

体位和皮肤护理

患者术后当日需严格卧床。由于身体放置了固定带、引流管、切口疼痛、敷料等,患者在改变体位时须格外注意,应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采用合理的翻身方法,以减少对伤口的牵动。同时,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切口、引流管、受压处皮肤是否有异常。也可以帮助患者按摩皮肤,并在骨头突出的部位放置软垫,避免皮肤过度受压。

疼痛护理

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剧烈疼痛,从而影响睡眠,引发不良情绪。这时,护理人员要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调整舒适的体位,但要确保石膏固定、夹板使用的松紧程度。护理人员也可利用牵引仪器和枕垫帮助患者调整姿势,通过放松肌肉,以有效减轻痛苦。如果通过上述方法疼痛仍无法改善,可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物。

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都是急诊创伤,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生理功能,如被迫长时间卧床,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实现正常的基本活动,加上疼痛,以及褥疮等并发症的威胁,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危害,以至于无法配合护理工作。这时,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了解患者的情况,根据其个性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患者存在恐惧、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鼓励和关注,可讲述手术后的治愈效果、康复的病例等,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发症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手术切口较大,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面积增加,局部渗血量增多,使得发生感染的概率加大。患者在术后进入病房,护理人员必须随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伤口处是否存在异常,并定时更换敷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选择一些较为敏感性的抗菌药物,以降低在术后感染率。如果患者的切口出血,要及时止血,如果血量较大,立刻向医生汇报,及时找到出血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管的通畅和消毒。当患者尿液呈现浑浊状时,可采用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此外,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每日都要清洁尿道,保持会阴部干净干燥。

运动护理

骨盆骨折术后,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痊愈,期间运动也会受到较大限制。这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肢体被动或者主动锻炼,有效缓解身体的压迫感。在术后当日,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抬高患肢,做基本的上肢锻炼;3 d后,帮助患者保持半卧体位,进行膝关节训练;2周后,协助患者自主活动下肢,避免肌肉萎缩。随着病情好转,运动量要逐渐增加。

结束语

总之,骨盆骨折术后的护理内容较多,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兼顾,才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