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吴杏
摘要: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6例妊高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预见性护理,68例)与对照组(常规护理,68例),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产方式、新生儿情况和产妇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妊高征患者血压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妊高征;预见性护理;并发症;母婴结局
约5%~10%的产妇可并发妊高征,为妊娠期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妊高征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病情可随时恶化,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子痫、脑血管意外、产后出血、肺水肿及胎盘早剥等[3]。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妊高征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4]。本研究旨在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6例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研究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1.28±3.56)岁;孕21~39周,平均孕周(30.37±2.96)周;初产妇42例,经产妇26例。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37±3.98)岁;孕22~41周,平均孕周(30.85±3.71)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临床配合度高;血压升高持续超过4 h,2次及以上测量(测量前至少休息半小时)血压均≥140/90 mmHg,于妊娠期出现,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
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治疗;依从性差;有流产经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进行日常饮食指导,及时观察患者血压及胎儿情况并针对病情进行健康宣讲。
1.2.2 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
(1)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包括产科主任医生1名、经验丰富的产科护理人员1名、心理医生1名,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
(2)健康宣教。进行妊高征个性化指导和教育,使患者了解自身身体情况,从饮食、生活运动习惯各方面为患者进行合理的指导[5]。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住院环境,保证室内常通风,增加患者舒适度。以一对一方式向患者介绍妊高征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的危害性,针对患者需求进行重点的讲解,消除患者疑虑。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急躁情绪的患者要及时进行相关心理干预,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心情放松,保障顺利分娩[6]。
(3)并发症预防。必要时给患者床位添加床档,避免坠床。床头放置备齐急救物品,若出现先兆子痫或子痫发作,要及时用压舌板进行防护,避免患者咬伤自己。同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窒息[7~8]。
(4)监测病情。密切观察病情,监测血压、血氧、胎心,隔日给予患者1次尿检及肾功能检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护理前和护理后测量患者血压,观察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2)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母婴结局。(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使用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为满意(>90分)、基本满意(>65分)、不满意(≤65分)。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研究组剖宫产率及不良新生儿解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总满意度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妊高征与遗传、免疫、生活环境、心理因素、情绪等因素相关,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患者易并发子痫前期、子痫、胎盘早脱、子宫出血等,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9~10]。妊高征对孕妇的影响相对较大,主要治疗目的是预防子痫和早期子痫的发作,降低孕期和围产期内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11]。有文献报道,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母婴预后,保障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健康[12]。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传统护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临床需求。预见性护理是在患者提出要求前,护理人员根据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多方面的预见性干预,例如对有子痫家族病史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和尿蛋白情况;对子痫发作患者,需及时纠正缺氧和酸中毒;对重度子痫患者,产后需遵医嘱给予药物预防产后子痫。同时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13~15],预见性护理不仅考虑妊高征产妇的身体状态,还需考虑患者心理情绪状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保持血压稳定[16~17]。本研究结果表示,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妊高征患者血压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汪文月,李昭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压管理[J].医学综述,2019,25(14):2826-2831.
[2] 蒲丛珊,夏家爱,王义婷,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6):923-928.
[3] 山丹,时青云.妊娠并发症与女性远期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2,28(3):558-562.
[4] 周红英,李彩虹,刘红莲.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抑郁症孕妇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5):823-825.
[5] 李静,曹全英,邓红梅.产科患者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4):27-29.
[6] 李珍珠.心理护理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4):96-98.
[7] 郑锦.临床护理对妊高征产妇的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女性,2021(12):226.
[8] 符红珊,郑小慧.86例妊高征孕产妇的护理诊断分析[J].海南医学,2001,12(4):96.
[9] 彭鸣明,帅志容,李彦霖,等.2016—2020年四川省直接产科原因死亡孕产妇病例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3,34(1):78-82.
[10] 黎娜,程文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启动时机——早期干预降低临床风险[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0):3733-3738.
[11] 崔改英,董丽菲,宁文杰.妊高征孕、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评《实用妇产科护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4):174.
[12] 赵志霞,王爱香,杨云,等.临产时如何从治疗及临床护理上有效控制妊高征的血压[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281-282.
[13] 王彬.综合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妊高征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1,6(3):159-161.
[14] 王丽娟,索冬梅,冯锦屏,等.期体位管理及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6):1066-1070.
[15] 淮静,杨慧霞.重视孕期轻度高血压的管理[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2,25(5):366-368.
[16] 杨洁,樊亚妮.膳食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22,39(2):292-294.
[17] 高永宁,刘珍珍,李玉明,等.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代胎盘组织中长非编码RNA表达差异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3):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