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护理

作者: 赵文君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胃癌患者来讲,积极有效地做好护理可提升治病效果。病患住院期间,尚且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恢复,但回家后,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术后恢复效果,甚至导致手术治疗前功尽弃。因此,如何做好胃癌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胃癌术后护理主要由住院期护理和自我护理两部分组成。

住院期护理

主要由家属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可保障患者在短时间内度过术后危险期,为后续康复打下基础。

疼痛护理

手术完成后,麻醉药的作用逐渐消退,患者会感到切口位置剧烈痛感,且通常持续24 h左右。此时,护理人员可利用自控静脉镇痛泵处理,若效果不理想,则需要迅速调整镇痛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经常有患者强忍剧痛,导致部分病情被掩盖,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只要痛就要告诉护理人员,以便做好科学的管理。咳嗽、打喷嚏等都可导致伤口张力增加,引发疼痛,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当术后2~3 d,患者的疼痛感会逐渐缓解。

术后康复

主要目标是推动血液循环,避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通常建议在手术完成且麻醉清醒约6 h后,开始更换体位,从平躺转变为半卧或者侧卧,还可以在床上进行如踝关节旋转等各种四肢运动。在手术后的第1天,患者可尝试下床进行简单活动;第2天进行慢走和站立等活动,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

胃肠减压

术后,为有效避免胃肠道积液和积气问题的出现,常会给患者做胃肠减压。但这个过程较痛苦,许多患者会出现退缩的想法。其实,胃肠减压无论是在促进创口愈合还是快速恢复肠胃功能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引流管流出的液体会伴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在手术结束的24 h内,引流管流出的液体通常表现为暗红色;在手术结束24~48 h,引流管流出的液体通常会表现为红色掺杂草绿色,且草绿色的占比会逐步提高,说明正在流出胆汁,患者胃部功能处于逐渐恢复正常的状态。在手术结束后的48~72 h,此时患者的肠鸣音处于正常状态,在为肛门排气后,即可进行拔管处理。

口腔护理

无论是术前护理还是术后护理阶段,患者都有很长时间处于禁食状态,此时口腔内部干燥且唾液分泌量明显降低,口腔环境质量明显降低,加上肿瘤时刻对患者的身体营养进行消耗,可能引发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为切实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清洁支持,如用棉签沾取生理盐水或通过生理盐水漱口;关注患者口腔黏膜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术后并发症

由于胃癌患者术后切除了部分胃,此时身体很有可能出现胃排空控制失调的问题,有可能引发多种胃肠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等症状,医学上称为“倾倒综合征”。为有效避免类似情况出现,应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指导,等病情有明显好转且已经拔除胃管后,便可以尝试着让患者饮用极少量的温水。在刚开始阶段,饮食通常以流食为主,包括米汤和牛奶等,逐步增加质地较软的食物,避免摄入过甜或过咸的食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