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 张健
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
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可导致关节软骨进行性和不可逆性丧失[1]。在退化过程中,软骨下骨组织也会发生重塑;其他关节结构的变化也很频繁,如韧带、关节肌肉、半月板、滑膜和神经感觉系统[2]。根据膝关节病病因,将其分为无法确定病因的原发性膝关节病和继发性膝关节炎,后者可能由先天性(如位置不当)、代谢、内分泌、创伤、炎症或术后过程引起[3]。膝关节病的典型症状是频繁的膝关节疼痛(需要止痛治疗的开始、运动、永久性疼痛和夜间疼痛)、功能限制(晨僵、运动限制和对辅助设备的需求)和其他症状,包括起皱(运动过程中的噼啪声)和对寒冷和潮湿的敏感性[4~5]。本研究旨在探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7.12±2.57)岁。观察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年龄52~79岁,平均(67.23±2.76)岁。
纳入标准:符合《骨科学》[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膝关节处出现僵硬、疼痛;经X线、膝关节镜及临床检查等确诊;膝关节间隙狭窄;存在关节缘骨赘等。
排除标准:同时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由于死亡风险增加而被认为可能不适合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受试者,例如:体重指数(BMI)>40 kg/m2、关节感染史、死亡风险高的癌症(胰腺、食管、胃或转移癌)和预后不良的并发症(如透析终末期肾病、慢性肺病等);患者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取仰卧位,麻醉状态下,使膝关节呈屈曲90°体位,使用气囊止血带,取膝关节正中切口,髌骨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清理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髌下脂肪垫及骨赘,充分暴露术区;在胫骨髓外定位,后倾5°处截骨;在股骨侧髓内定位,沿远端进行外翻、外旋截骨;根据股骨远端前后径大小,利用试模调试,安装合适的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固定髌骨选用骨水泥;冲洗关节腔,进行抽吸,缝合切口,加压包扎膝关节,冰敷48 h;留置引流管24~48 h后,将其拔除,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予以常规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镇痛治疗。术后逐渐主动或被动活动关节、肌肉锻炼。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观察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为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且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85分,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有效为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且KSS评分为60~85分,患者尝试参与康复训练;无效为患者症状未改善,KSS评分< 60分,患者对康复训练存在抵触情绪。总有效=显效+有效。(2)膝关节恢复情况: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估,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越好。(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不同程度的僵硬和畸形(通常是内翻)[7~8]。虽然骨关节炎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但与之相关的疼痛程度经常波动,并可能受到体重、活动水平、气候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骨关节炎患者所经历的疼痛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放射学测量相关,但并不完全一致:在膝关节X线片上,一部分终末期疾病患者将保持无症状,永远不会去就诊[9]。骨关节炎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软骨稳态障碍,软骨的修复机制(由软骨细胞介导)失效,使平衡朝着有利于软骨降解的方向倾斜。在炎症和软骨变性反应中,软骨下骨发生显著重塑,导致软骨下硬化和骨赘形成的特征性放射学特征[10~1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性因素,如肥胖、年龄增长、女性和家族史;关节特异性因素,如错位(导致异常负荷)和既往膝关节损伤(尤其是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也起着重要作用[12~13]。在微观层面上,骨关节炎被认为是整个关节的一种疾病,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宏观缺陷主要局限于膝关节的单个间室,通常是胫股内侧间室。关节剩余部分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交叉韧带的状态,前交叉韧带的消耗性破裂与疾病的进展有关[14~15]。
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中线切口进入膝关节,并逐渐进入关节表面,前交叉韧带被切除,水平锯切除胫骨平台[16~17]。股骨远端关节表面使用横向切口和前后倒角进行整体切除。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后交叉韧带和髌关节表面也可以切除。通过连续韧带和囊膜松解来矫正软组织畸形,直至看到膝盖在内侧、外侧、屈曲和伸展时处于相等的张力[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陈焕诗,金伟,许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7):540-541.
[2] 童晓,田园,于铁强,等.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4):37-38.
[3] 尚益峰.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1):117-118.
[4] 李俊.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2):57,60.
[5] 田华,胡能伦,蒋承鑫.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J].保健文汇,2020(14):171-172.
[6] 张维亚.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6):87,90.
[7] 聂志奎,李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11-112.
[8] 蒋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2):34.
[9] 黄再勇.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31):23-24,42.
[10] 吴卫国.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4):19-20.
[11] 周国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健康必读,2020(31):50.
[12] 孙艳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8):84-85.
[13] 卢俊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大健康,2020,(21):130,133.
[14] 侯光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129-130.
[15] 郝信,王恒哲,张云鹏,等.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20):1929-1933.
[16] 张智,张楠之,吉喆,等.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22,35(8):86-89.
[17] 门杰.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程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下肢力线变化[D].吉林大学,2022.
[18] 谢泰安.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2):135-137.
[19] 陈丽,徐栋,沈传侠,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8):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