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需警惕
作者: 李建军和以往相比,现阶段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营养不良、恶性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攀升。相关文献证实,在全球范围内,每12 s就新增1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每21 s就有一位患者因脑卒中疾病死亡。最新统计表明,中国每年新发性脑卒中人数大约为200万。
脑卒中主要指患者的大脑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临床将本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围绕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开展了许多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脑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研究表明,人体内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正相关。但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太低,会加大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即便血液内总胆固醇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但如果甘油三酯水平过高,也是脑卒中的独立高危因素。应用他汀类药物预防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同时,高血脂作为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出现狭窄,进而引发脑卒中。因此,当患者存在高血脂症时,要给予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药物进行降血脂治疗。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是指颈部大动脉(颈动脉)内管腔的狭窄或堵塞。当颈动脉狭窄严重时,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增加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主要原因有:其一,血流减少和缺血:颈动脉是向大脑供应血液的主要动脉之一。当颈动脉狭窄严重时,血液流经狭窄部位的速度会减慢,血流量减少。这会导致供应大脑的血流量不足,引起大脑缺血。其二,血栓形成:颈动脉狭窄的狭窄部位往往是血栓形成的易发区域。当血管内壁存在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它们可以破裂并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以阻塞颈动脉的血液流动,导致大脑供血中断,引发脑卒中。其三,栓子脱落:颈动脉狭窄部位的血栓或斑块有时可能脱落,随着血流到达更远的血管。这些栓子可以阻塞脑血管,导致脑卒中。
房颤
研究表明,出现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健康人群的6倍左右。有调查证实,在80~90岁发生脑卒中患者中,36%的发病原因为房颤。最新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房颤患者如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如左室功能不全、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及短暂性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等,或者年龄超过75岁,不存在出血倾向等禁忌证,均需要使用华法林进行预防性治疗。
2型糖尿病
在以往,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是否为脑卒中独立高危因素观点不太一致,主要原因在于2型糖尿病针对人体大脑血管影响并不如对四周血管作用那般显著,且患者往往伴有其他类型疾病,如心脏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在之后的研究中,诸多学者证实了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有文献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非2型糖尿病患者的3倍左右,女性群体则为5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10.7%以上以及血糖值在13.4 mmol/L以上的患者,出现脑卒中的概率为血糖控制良好者的2倍左右。由此可见,高血糖为导致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脑卒中的独立高危因素。值得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脑卒中,往往预后不佳,死亡率、复发率明显增高。
饮酒
不管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大量饮酒都是其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而少量或微量饮酒与脑卒中的关系,目前研究结果还不太一致。有文献表明,少量饮酒和脑卒中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即少量饮酒为脑卒中的保护因素。
吸烟
吸烟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且吸食烟草量越高,出现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越大。因为吸烟会导致人体血压上升,促使脑动脉硬化,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关联性极强。停止吸烟2~4年,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戒烟5年后,脑卒中发生率和不吸烟人群相似。
感染
CP-IgA上升是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特点,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年轻患者的独立高危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发生感染之后,人体凝血功能亢进,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增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幽门螺杆菌、巨细胞病毒、溶血性链球菌以及牙龈卟啉单胞菌所引发的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存在相关性。
CRP是典型的机体炎症反应标志,参与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之中。hs-CRP为一类敏感性更强的检测指标。有研究表明,hs-CRP水平增加针对脑卒中预测相对危险性为2.0。另有研究证实,有高度风险的脑卒中男性患者血浆内CRP基础值比正常群体更高。CRP会协同性增加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程度,当相关指标一并升高时,发生脑卒中以及心脏疾病的风险会增加8倍。
凝血障碍
凝血机制障碍和脑卒中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第一次出现脑卒中后,2年内因再次出现心肌梗死疾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而死亡的患者中,其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血浆黏滞度显著比正常人高。一些凝血异常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增多症、血红蛋白C病等,也都是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Hcy)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非蛋白构型含硫氨基酸,属于蛋氨酸脱甲基反应的中间产物,脑卒中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高Hcy呈正相关性。高Hcy血症患者的血浆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随着年龄增加而表现出增长趋势。相较于女性,男性患者Hcy水平更高。,脑卒中以及心肌梗死与非空腹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呈线性相关性。Hcy每增加1 mmol/L,患者发生心脏以及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加大6%~7%。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管硬化,这是自然进程,无法逆转。
精神因素
若患者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而诱发脑卒中。因此,患者平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情绪稳定。
高血压
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与血压升高有着密切关系。若患者存在高血压症状,要及时遵照医嘱服用药物;要定时自我测量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