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熊猫眼”

作者: 程靓

“熊猫眼”是黑眼圈的俗称,顾名思义,指位于眼睛下方(下眼睑)的肤色黑色素沉积,让人尽显疲态。

形成黑眼圈的原因

(1)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营养不良导致肾虚;(2)电子辐射,如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3)面部清洁不当,导致卸妆残留(含铅汞的睫毛膏、眼影等);(4)眼部干燥缺水;(5)遗传因素。

黑眼圈的类型

黑眼圈主要有以下3种,可以单一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形成混合型黑眼圈。

(1)色素性黑眼圈:指黑色素过度沉积引起皮肤颜色加深,常见诱因有日晒、药疹、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周皮肤炎症和损伤、眼眶周围皮肤的色素痣等。

(2)血管性黑眼圈:指血管通过薄薄的眼睑皮肤透出颜色,形成眼周黯淡的感觉。下眼睑皮肤很薄,且直接与眼睛周围的一圈肌肉相连,如果局部血液循环不好,易显出青紫色,显得眼周皮肤黯淡无光。

(3)结构性黑眼圈:结构性黑眼圈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的原因主要是泪槽所形成的阴影;后天性主要是由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膨出、水肿等所形成的阴影。

如何消灭黑眼圈

可根据黑眼圈的具体类型,采取相对应的策略。

色素性黑眼圈

(1)做好防晒,包括使用一些美白的眼霜。

(2)做皮秒治疗,将真皮层当中增多的黑色素击碎,并代谢出体外。

(3)可局部注射一些具有美白功效的药物,帮助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并促进黑色素的分解和代谢。

血管性黑眼圈

(1)注意眼部休息,不要过度用眼。

(2)适度进行眼部按摩以及热敷,改善眼周的循环。

(3)采用光子嫩肤,刺激眼周胶原再生,在改善黑眼圈的同时,可以提亮肤色。

结构性黑眼圈

(1)采用注射的方式填充泪沟,如脂肪填充、胶原蛋白填充,均不会出现排斥反应。

(2)采用手术的方式,将眼袋多余的脂肪去除,同时收紧眼周的皮肤,以改善黑眼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