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急救处理
作者: 房友荣心脏大血管损伤后常引起心包填塞、失血性休克等,如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或发生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针对心脏大血管损伤已制定了相应的救治方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快捷途径,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概念及分型
心脏大血管损伤根据损伤情况不同,可以分为钝性心脏损伤与穿透性心脏损伤两类。
钝性脏器损伤常见于撞击,病情较轻者一般没有心肌受损的表现,而损伤比较严重时会发生心脏破裂。穿透性心脏损伤常见于刃器、锐器等,部分患者可为医源性穿透伤,轻者仅出现贝克三联征,经迅速抢救可挽救生命。但事实上,许多患者因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死于受伤现场。有些患者在心脏大血管损伤后,由于暴力或穿透力的原因,会合并胸前软组织损伤和胸骨骨折。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病情的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期间很难完全避免对心脏的照射,引发放射性损伤。
心脏大血管损伤特点
钝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大部分发生于交通事故,会造成严重的急性心脏压塞及休克,有着极高的死亡率。此外,钝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常为多发伤,处理时需全面检查身体其他部位。
穿透性心脏损伤通常发生在心脏介入诊断治疗或心导管操作过程中。
心脏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
(1)急性出血性休克:主要为失血性表现,患者血压会随失血量的降低而下降,面色苍白,并伴有冷汗。
(2)急性心脏压塞:患者心脏内大血管形成急速、猛烈的出血。
(3)贝克三联征:心包和心脏裂口小时,血凝块会阻塞裂口,引起心脏压塞,继而出现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心搏微弱、脉压窄、动脉压降低等。
(4)胸痛和心悸:患者前胸部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心脏搏动也会受到影响,以“重击感”和“心慌感”为主。
(5)呼吸短促:呼吸节律明显发生改变,变浅变短,存在呼吸困难。
(6)心绞痛:胸骨后会出现绞窄性的疼痛,伴随窒息感。
此外,一些心脏创伤患者只是有轻微的血压降低、心律失常,原因是心室位置的伤口不大,室壁心肌偏厚,局部产生血栓而阻止出血。该类患者漏诊的可能性极大,需给予密切关注。
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治疗
当患者进入急诊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快速了解伤情、受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2)迅速监测血压、脉搏、心音等。
(3)保证呼吸道畅通无阻,一般以气管内插管与人工通气等手段建立有效扩容的静脉通道。
(4)若患者血压未见显著的变化,应给予心包穿刺与胸透处置,尽快确诊和实施心包开窗引流或开胸心脏探查止血术。
(5)心脏大血管损伤患者的失血量很大,在术前要补充体液丢失量,维持有效的血容量。需提醒,患者扩容后如血压波动明显,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心包穿刺。
心包切开止血术
通常选在第4肋间前外侧胸切口,或在胸骨行横断处理,将切口扩大至右胸,也可以选择胸骨中部切口;打开心包后,用指尖判断受损区域,把心脏大血管伤口压住止血;准备合成线与垫片,以褥式方法缝合伤口,同时加快缝合线溶解,正确处理酸中毒。
心肌挫伤
单纯心肌挫伤没有明显表现,或仅为胸口疼痛、呼吸急促、心悸等,可利用心电图和血清酶上升等确诊。治疗方法与心肌梗死类似,包括充分休息、镇静和止痛处理,密切关注生命体征。
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处理
介入性检查及治疗所导致的心脏穿孔,伴少量心包积血、症状不明显者,需在密切观察下保守治疗。存在心包填塞症的患者,应采取心包穿刺或放置心包引流,能获得良好的疗效。损伤严重且急性心包填塞者,需解决心脏受压问题,待心包穿刺明显减轻后,结合补漏和输血开展手术。
心脏大血管损伤后晚期后遗症处理
(1)心脏异物:易出现在心肌、心脏和心包腔等部位,可增加心包积血或急性心包填塞的发病率,最好以手术方式把血块除去,缝合心脏破口检查是否解决心包填塞问题,从而有效去除异物。但若在心腔内、心肌深处的异物没有带来其他明显的表现,则不需要行手术治疗。异物偏大且造成感染、心律失常、异物移动将血管刺破时,要结合体外循环及食道超声检查清除异物。
(2)心内结构损伤处理:心脏舒张期心室充盈,压缩性暴力作用在胸部和心脏部位时,会增加心肌挫伤与心脏破裂的概率,损伤心内结构。经心脏听诊与超声检查,能发现心脏结构受损的位置。
(3)创伤性大动脉瘤、动静脉瘘处理:通过磁共振成像、动脉造影等方法明确诊断。大部分可采取人工血管移植方法,而钝器刺伤带来的动静脉瘘,可利用手术把联通的动静脉结扎。
气管切开急救处理
根据患者受伤严重程度,适当切开气管,主要作用是:
(1)缓解患者呼吸困难,争取救治时间。
(2)患者发生心脏大血管损伤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容易堵塞气道。而切开气道可以清除口腔的血液和痰液,维持患者正常的气体交换,还能预防吸入性肺炎,减少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3)心脏大血管损伤患者病情不稳定,血块和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引起窒息,如在术前已经切开气管,可为应对急救过程的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4)气管切开可预防咳嗽引起的血液误流,减少颈部和纵膈的感染。
(5)可帮助患者通气,减少呼吸道压力,促进伤口愈合。
总之,气管切开是救治心脏大血管损伤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术前还是术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术后处理
急救处理后要给予患者抗炎处理,局部受伤的部位要限制活动,防止发生术后大出血。因为患者许多周围软组织可能发生血肿,一旦发生感染,会严重妨碍血供循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建议术后给予患者低分子右旋糖酐,根据病情提供扩张血管药物,防止血液凝集形成血栓。必要时,术后给予引流,减低感染发生率。此外,强化全身支持治疗,改善内环境,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脏大血管损伤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必须及时救治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