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服却查不出毛病的病”

作者: 冯文静

在临床,总会遇到一些类患者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去过很多医院,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查出问题。此时,要当心一种精神疾病——躯体形式障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这种“检查不出来”的病。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因长期担心或坚信躯体异常的精神疾病,患者反复就诊于综合门诊,经过各种检查却发现不了异常,需要心理或精神医师的帮助。其病因主要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比如幼年时有较长的患病经历、儿童期有心理创伤、长时间和慢性疾病患者接触、患者本身多疑敏感等。部分患者因生物学因素造成的躯体形式障碍,20%的女性患者一级亲属同样患有躯体化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

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的躯体不适症状,可出现在身体各个部位、器官,但医学检查无法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且以女性居多。

疑病症

患者主要表现为时刻担心患有某种严重病症,如癌症、心脏病等,对躯体不适的关注度较强,且和实际健康情况不符。还有的患者仅仅患有一些轻微疾病,但却认为自己病情非常严重。

躯体疼痛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疼痛感是无法正常解释的,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且病程较长,通常会持续6个月以上。常见的疼痛表现为头痛、腰背痛、盆腔痛,或是内脏器官的钝痛、胀痛和酸痛等。

躯体自主神经紊乱

表现为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如患者出现心悸、出汗、脸红、震颤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同时伴有非特异性的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症状,如某一身体部位的疼痛、烧灼感、肿胀感。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

心理治疗

当患者感到不适后,先到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可到心身医学科就诊。确诊后及时进行心理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重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上,即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改善心理问题。

药物治疗

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等药物可以治疗患者的精神障碍,或是结合患者失眠、疼痛的具体症状,采取对应的临床治疗药物。

一般治疗

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生活中的一般治疗非常重要。首先,患者需要正确认识躯体形式障碍,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干预、心理暗示;同时,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和躯体症状,将其记录下来。其次,学会向自己信任的家人和朋友倾诉,表达不良情绪,或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纾解不良情绪,如唱歌、吃甜品、看书、看电影等。最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吃饭、睡觉,注意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生命中的美好,为自己创造积极的情绪,感受生活的乐趣。出现躯体不适症状时,可通过写日记、绘画、跳舞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