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不足的中医调理
作者: 李娉婷中医所说的心血不足即心血虚亏,是由于身体血液供应不足、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引起的。心血不足患者进行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引发心脏不适,进而出现心绞痛。当出现严重的心血不足时,很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机能的运转,甚至对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本文就心血不足的原因、致病因素,以及如何调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心血不足的高发人群
心血不足的高发人群主要为分三类:(1)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出现便血现象的产妇。(2)身体虚弱、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体虚者。(3)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长时间进行脑力劳动、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者。
心血不足的致病因素
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常出现在与人发生口角、肢体争执时。由于情绪激动,可导致气血失调,如果不能及时调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脏功能,常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胸痛,并且情志失调还会影响肝脏,导致全身血液供应不足。
失血过多
血液是维持人体功能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失血过多,将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比如进行大型手术、受到严重意外伤害的患者容易失血过多,可直接影响到心脏、肺部、肝脏等部位的血液供应。
久病体虚
疾病长时间不能得到改善,很容易出现身体虚弱,会大大损耗人的正气和精血,进而引发心血不足。
心血不足的症状
心脏部位
心血不足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悸、胸痛、胸闷等症状。当患者平躺于床上时,心脏的不适感会加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可伴随心跳加速、心慌不止的症状。
皮肤颜色
心血不足会使皮肤表面失去光泽,导致皮肤黏膜受损,出现脸色发黄、发暗、口唇没有血色,还会伴随一定程度的手脚发麻、冰凉等。
睡眠状态
中医认为,心脏血液不足和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有很大关系。长期精神紧绷、压力过大,会使人出现睡眠障碍,具体表现为失眠、多梦、易醒。由于睡眠质量严重下降,使神经系统出现紊乱,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出现心血不足。
经期失调
女性患者是心血不足的高发群体之一,可在经期出现月经量极少甚至闭经的现象,部分女性患者可有视力受损、视物不清、头晕目眩等严重症状。
疲乏无力
心主血脉,如果患者存在心血不足,会对周身气血供应与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机体出现无力感和疲劳感。
四肢冰凉
当机体出现心血不足表现时,导致距离心脏较远的肢体末梢组织血液循环状态较差。由于四肢末梢组织血供不足,患者四肢会出现冰凉的症状。此外,机体心血不足,还会引起血管收缩,进一步减弱肢体末梢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重四肢冰凉。
心血不足的中医调理
调脾胃
(1)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口味宜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尽量少食生冷辛辣的食物,避免对肠胃产生刺激。
(2)用药方面,中医师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其体质的治疗方案,比如服用有利于脾胃平衡的中成药,包括四君子汤、健脾饮、六君子汤、小建中汤等。
调膳食
因为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所以要做到平衡膳食,尽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如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常吃豆类、奶类及其制品补充蛋白质和钙,经常食用鱼肉、鸡胸、牛肉、羊肉补充优质脂肪,同时要少吃动物内脏和过于油腻荤腥的食物等。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食物的新鲜,不要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多运动
适当进行运动对人体有诸多好处:(1)能够增强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预防。(2)运动过后人体会产生疲惫感,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3)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体脂肪含量,增加肌肉含量,起到健身减肥的效果。(4)运动过后心跳会加速,皮肤表面有发热、发红的现象,这是因为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不仅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不足发生率。而心血不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进行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锻炼,以达到改善心血管状态。如果患者年龄稍大,可进行八段锦、打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的锻炼方式,提高机体耐力和心供血能力。
常梳头
经常梳头可以有效促进头皮部位的血液循环,不仅能加强头发的营养供应,缓解头发干枯、毛躁的现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脑部不适。此外,通过梳子对头皮进行按摩和刺激,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的神经功能,有助于改善睡眠和部分头痛症状。
适当饮黄酒
黄酒中含有丰富的功能性低聚糖,能够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环境,促进肠道吸收。秋冬季节适量饮用黄酒,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防止出现心血不足的现象。此外,黄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脏器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调情志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得情志变化。人体如长时间处于压抑和悲伤的情绪当中,会引发多种身心疾病。如果能够对情绪进行有效调节,将负面情绪及时排解和消化,有助于减少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对预防心血不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存在心血不足症状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情志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改善病情,提高机体心供血能力。
针灸调理
如果患者存在心血不足的症状,可由中医生对神门穴、内关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推拿调理
中医生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推拿调理,主要取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能够帮助改善心血不足的情况。
结束语
目前,心血不足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多,且呈年轻化趋势。一旦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情志失调、失血过多、久病体虚等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可采用中医调理方法做好心血不足的日常护理,以保证各脏器功能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