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的效果分析
作者: 党燕 冯爱芳
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情况、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环境护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作息规律、戒烟限酒和治疗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有利于调节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延续性护理;术后恢复;不良情绪;并发症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贫血、食欲下降、身体无力等。临床上通常运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该方法不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创伤,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早期恢复[1]。然而,部分患者在术后极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影响预后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男42例,女22例;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52.45±10.25)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7±1.41)年;未婚24例,已婚40例;大专以下20例,大专及以上44例。观察组男40例,女24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2.55±10.44)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44±1.43)年;未婚22例,已婚42例;大专以下19例,大专及以上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与临床诊断标准相一致;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晓,并签订同意书;符合手术治疗指征要求;能够熟练操作智能手机及微信APP软件;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正常沟通。
排除标准:精神病变;肝脏异常;肾脏功能不全;严重传染性病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手术完成后,护理工作人员需将注意内容填写在指导卡上,在患者出院时交给患者及家属,利用电话回访的形式掌握患者身体恢复状态等。
1.2.2 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
(1)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安排护理人员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并组织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医院科室培训学习活动,以考核的方式检测小组成员具体专业能力。在患者出院前,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对其开展相关疾病知识讲座活动,并加强健康宣教工作,详细地向患者介绍疾病产生因素、防治方法等,并说明遵循医嘱的重要意义。通过发放健康手册,让患者全面了解护理内容,并详细记录患者具体住址、电话,有利于后续随访工作的有序开展[2]。
(2)评估病情。护理人员通过微信、电话、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评估患者出院后的具体病症情况,询问患者有无存在异常情况,并仔细统计患者出院后的具体状况。
(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康复流程,并在主动护理的过程中记录发生的异常情况。向患者详细介绍正确的引流管护理流程,并根据患者具体恢复状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饮食计划,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多加重视患者负性情绪,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给患者提供更多表达所思所想的机会,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在与患者进行互动期间,分析患者遇到的困难,并予以其专业解惑,促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以提高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改善消极情绪[3]。
(5)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居家状态下,护理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用药状况、身体恢复程度和症状护理意识等,特别要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6)构建微信平台。护理小组成员建立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号,指导患者及时关注微信群及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定期给患者推送疾病预防、护理等内容,并定期在群内帮助患者答疑解惑。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通过医院自行制定的量表评估,条目包括环境护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总分为0~12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2)比较两组遵医行为;使用遵医行为量表评估,条目包括饮食控制、作息规律、戒烟限酒和治疗态度,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遵医行为越好。(3)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分别使用抑郁(SDS)及焦虑(SAS)自评量表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4)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环境护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饮食控制、作息规律、戒烟限酒和治疗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术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
3讨论
多数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恶性肿瘤严重压迫胆道,促使胆汁排出。随着胆汁不断的积聚,胆道和其他脏器逐渐遭受压迫,并影响胆管,损害患者肝功能。临床上通常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病症患者进行治疗,创伤小,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4]。然而,由于疾病的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极易发生不良情绪,且由于部分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不适宜,极易引发各类并发症。延续性护理坚持在对术后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对出院的术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通过电话、微信、上门询问的形式与患者进行互动,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促进患者病情的迅速康复[5]。护理人员会针对患者目前的病情状况给予其综合评估,并为其制定自主护理方案。同时,护理人员可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此外,护理人员会通过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遵医行为。
本研究中,观察组环境护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作息规律、戒烟限酒和治疗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有利于调节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遵医行为,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李秀轻,李敏,许志娟,等.专案管理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行LPD患者围术期健康知识规范执行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1):142-145.
[2]唐宗怀,陈勇,李子杰,等.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京医学,2021,43(2):165-167.
[3]高婷婷,武利萍,李慧.延续性护理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恢复、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6):777-780.
[4]王小芳,田亚娟.预见性护理对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7):2310-2312.
[5]王嵘,吉琳,赵超.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PTCD术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J].循证护理,2020,6(12):1329-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