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产前宣教对孕妇妊娠期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 阴彩宏 杨玉静 柏小惠

门诊产前宣教对孕妇妊娠期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影响0

摘要:目的  观察门诊产前宣教对孕妇妊娠期认知及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月于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00例为观察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行定期产检,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门诊产前宣教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孕妇妊娠期健康管理知识掌握度评分和妊娠期健康管理行为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门诊产前宣教法对妊娠期护理对象施加干预,可显著促升该类护理对象的妊娠期健康管理认知度与健康管理行为依从性。

关键词:门诊;产前宣教;孕妇;认知;依从性

妊娠期虽被归类为自然生理阶段,但整个妊娠期所带给孕妇的心身压力负荷并不容小视[1]。多数孕妇处于妊娠期健康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妊娠及分娩认知低下的状态,伴随预产期的逐步临近,难免会于喜悦等待的同时,遭受分娩恐惧担忧的侵袭,妊以至于娠期健康管理行为依从性不足,对胎儿发育、孕妇健康皆有所不利,可能损及分娩顺利度与产后康复结局[2]。因此,门诊产前宣教由此应运而生,于门诊产检环节为孕妇提供连续性、阶段性妊娠分娩健康认知信息支持,是母婴健康的重要维护与促进手段[3]。本研究尝试采用门诊产前宣教法对妊娠期护理对象施加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月于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00例为观察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6.58±5.32)岁,首次产检时孕(8.52±2.55)周,产次(0.75±0.58)次。试验组年龄(26.74±5.15)岁,首次产检时孕(8.85±2.41)周,产次(0.80±0.54)次。两组年龄、产次、孕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早期妊娠,认知沟通正常,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并存急慢性病种,认知沟通障碍,拒绝参与,临床资料有所欠缺。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行定期产检,及时面向孕妇做出产检结果告知,就孕妇所提出的妊娠分娩疑问做简单的口头语言式答复指导。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门诊产前宣教干预。于历次门诊产检过程中,组织孕妇通过孕妇学校课堂学习妊娠分娩知识,以课堂讲解、电教片播放、图文对照指导手册发放等渠道进行孕产知识传授,同时就孕妇当前实况做出系统了解,借助于小讲座、技能示范回馈教育、沙龙活动等方式,按孕妇性格与年龄、文化背景与职业、孕期各期特点等,规范系统化、连续适时化、个体实用化开展宣教、咨询及指导。

(1)妊娠期营养宣教。面向孕妇做出妊娠期科学营养支持重要性的科普宣讲,孕期中母体诸器官皆会发生变化,胎儿生长发育营养需求旺盛,故女性妊娠期营养支持诉求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充裕恰当的营养补充,成为妊娠期安全顺利推进的必要保障,而妊娠期营养不足,可引发多类型并发症而损及母婴安全与健康水准。按孕妇身高与年龄、职业与体质量、劳动类型与情况等进行热量需求的确定,碳水化合物系最基本的胎儿发育生长营养物质诉求,做为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存在。通常状况下,孕早期的3个月热量诉求基本等同于非孕期,而孕中期后则处于热量诉求逐日渐增状态,每日需补充碳水化合物400~500 g;蛋白质的足量摄取,一则可满足胎儿对氨基酸的诉求,一则可满足母体子宫、乳房、胎盘组织生长之需,建议孕妇自妊娠起始期即行蛋白质摄取量的增加,孕早期每日增加蛋白质摄取量为5 g。孕中期则每日增加蛋白质摄取量10 g,孕晚期以增加蛋白质摄量15g为宜,以优质蛋白为最佳来源。微量元素需适宜补充,包括钙、铁、碘、锌等。维生素系母婴机体皆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而多数维生素皆无法于人体内合成,仅是少量存在于特定食材之内,故需有意识地对相应食材做出增量摄取。

(2)妊娠期情绪管理宣教。得知妊娠消息后,多数孕妇处于喜悦、期待等较佳心理状态。但随后出现的早孕反应、孕中后期体形改变及生活工作不便、妊娠期不适症状、预产期临近的分娩恐惧等,使得孕妇会遭受程度不等的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绪困扰,波及胎儿成长。以综合性心理疏导技巧面向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多加关爱、多行沟通、多做疏导,同时动员孕妇家人多加关爱呵护与情感支持,按各孕妇具体实况给出不适症状应对之策的悉心指导,如下肢水肿防控之策、仰卧位低血压防控之策等,助力孕妇接受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现实,知晓以有效应对之策降低不适,规避情绪紧张与波动;督导孕妇坚持定期产检,以便避免或及早捕捉病理性妊娠征兆。

(3)妊娠期基本知识宣教。就妊娠期常见症状体征等面向孕妇做出讲解,如尿急尿频、呕吐恶心、下肢痉挛等,科普化解析上述症状成因所在;同时就如何规避、减轻上述症状,体征给出实用性宣讲,叮嘱孕妇如出现异常征兆与症状应即刻至医院就诊求助。提醒孕妇高度关注妊娠期卫生管理事宜,怀孕后外阴分泌物增多、排汗量增加皆属正常现象,可借助于内衣的勤于换洗、宽松舒适衣物的选择、规避紧身衣等降低外阴感染风险。孕期注意睡眠与休息的维护,每日坚持高质量睡眠8 h,宜取左侧卧位休息以利胎盘血供的增加。孕期坚持处于适量运动模式下,利用运动促成孕妇血运循环活跃度,改善睡眠质量,增进食欲,以散步做为妊娠期最适宜运动类型,需注意规避至人群拥挤公共场所处散步。督导孕妇于妊娠期完善自我监护,于每日早晚各行胎动计数一次并记录于册。

(4)分娩前期宣教。于分娩前 1~2周时的门诊产检环节中,主动行护士-孕妇间的深入沟通,就孕妇分娩想法、分娩认知度做出评估掌握,以图片、模具、视频等宣教工具面向孕妇进行分娩知识普及宣教,包括临产先兆与注意事宜、产时配合、乳房照护、母乳喂养价值、产后康复等内容,于心理上给出激励支持,使孕妇认同分娩属自然生理过程的观点,祛除其分娩临近所致恐惧紧张不安心境,推动产妇以良性心境迎接即将到来的分娩应激情境。与孕妇、家人做专项交流,就自然分娩益处、剖宫产风险等行客观宣讲,了解自身所具备的自然分娩条件,促成孕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的一致性选择意见,坚定孕妇于适宜条件下做出自然分娩决策的意愿。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孕妇行妊娠期健康管理知识掌握度的测评,包括妊娠期营养、妊娠期卫生、妊娠期运动、妊娠期心理、妊娠期就诊、自然分娩6个测评项目,各项0~10分,分值愈高提示该孕妇的妊娠期健康知识掌握度愈佳。(2)比较两组孕妇行妊娠期健康管理行为依从率,包括妊娠期营养行为、妊娠期卫生行为、妊娠期运动行为、妊娠期情绪管理行为、妊娠期就诊行为、自然分娩决策6个测评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孕妇妊娠期健康管理知识掌握度比较

试验组孕妇妊娠期健康管理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健康管理行为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孕妇妊娠期健康管理行为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产前门诊是妊娠期护患直接接触的重要场所,利用门诊开展产前宣教具备空间与时间便利性[4]。本研究采用门诊产前宣教法对妊娠期护理对象施加干预,试验组孕妇妊娠期健康管理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门诊产前宣教模式有助于促升孕妇的妊娠期健康管理认知度。常规门诊产检仅以完成计划性产检任务为主,未对孕妇施加健康宣教干预或仅提供简短碎片式的健康宣教,对于孕妇认知度的改善起效甚微。

本研究以门诊产检为契机,组织开展孕妇学校、课堂讲座、教育视频播放等活动,编写发放妊娠期图文对照式健康管理指南手册,将妊娠期营养管理、妊娠期情绪管理、妊娠期基本知识、分娩知识等纳入门诊产前宣教范畴,使孕妇可于定期门诊产检过程中,连续性、系统性获取妊娠期健康保健知识渗透,逐步构建起妊娠期健康管理知识体系,端正妊娠期健康管理观念,对妊娠期营养、妊娠期卫生、妊娠期运动、妊娠期心理、妊娠期就诊知识等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5],知晓于妊娠期如何实现营养的科学合理性补充,掌握妊娠期症状体征成因及规避应对之策[6],认同妊娠期卫生管理、情绪管理、运动管理等意义并掌握具体的实施方式,获得自然分娩价值感的引导,实现了妊娠期健康管理认知度的提升。

妊娠期健康管理质量与妊娠质量、分娩结局皆密切相关,门诊产前宣教的应用,将门诊开辟为产前宣教阵地,利用该阵地所提供的护士、孕妇间密集化面对面接触机会,以多种新颖生动、具备较高知识行为传播种植力度的宣教方式,全方位地面向孕妇做出妊娠期营养、情绪、基本知识、分娩知识的传授与相关技能的种植,注重健康管理行为价值观的渗透,有意识地进行妊娠期健康管理知识内化向行为外化落实的推动,使门诊产前宣教不仅着眼于知识的传递,而且着眼于妊娠期健康管理态度的正向引领与行为依从的激励督导,驱动孕妇于家人支持下、护理人员关爱督促下,正确有效的践行妊娠期科学营养、合理运动、适宜情绪管理、良好卫生管理、及时就诊管理等健康行为,倾向于做出自然分娩选择。

综上所述,采用门诊产前宣教法对妊娠期护理对象施加干预,可显著促升该类孕妇的妊娠期健康管理认知度与健康管理行为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韦玉娟,刘伟军,韦全美,等.项目管理视角下产前门诊“3+1”孕期体重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循证护理,2022,8(5):650-653.

[2]田玉梅.孕期系统健康教育在产前检查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21,27(5):188-19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