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托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刘虹霞

入托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分析0

摘要:目的  分析入托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视力异常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天津市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W-800视力筛查仪对入托儿童进行视力检查。结果  不同性别入托儿童屈光异常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屈光异常构成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入托儿童视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正常组和屈光异常组入托儿童在每天书本画册阅读时间、家长对孩子用眼卫生的关注度不高、每天电子屏幕暴露时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屈光异常组每天书本画册阅读时间更少,每天电子屏幕暴露时间较多(P<0.05)。结论  入托儿童视力异常率比较高,应加强安全用眼的健康教育及指导,注意用眼卫生,适当控制每天与电子产品接触的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为儿童眼睛健康做好保障。

关键词:入托儿童;视力筛查;影响因素

有研究数据显示,近视已经成了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是低年龄段儿童眼睛问题更加突出[1]。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导致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

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后发现,学龄前儿童中,比较常见的视力问题之一为屈光异常,主要表现为远视、近视、散光等。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为敏感的阶段,通过有效的筛查,早期发现存在屈光异常的儿童,并实施有效的干预处理,对提高儿童视力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了820例入托儿童,通过对其进行视力筛查,分析了影响其视力异常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1~31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入园体检的20所幼儿园(共820例)秋季入学新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4例、女406例,年龄2.5~3.5岁、平均(3.03±0.25)岁。

纳入标准:(1)符合入托条件;(2)资料完整;(3)儿童监护人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功能性疾病;(2)合并肿瘤;(3)合并先天性的眼部疾病;(4)合并其他因素引起的视力异常。

1.2 方法

采用天津市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W-800视力筛查仪对所有入托儿童进行视力检查,采用光学反射照相方法对视力问题进行判定筛选,测量双眼小瞳状态屈光度时在半暗的环境下进行,对双眼的球镜度数(DS)和柱镜度数(DC)进行详细记录,连续测量至少6次,取6次平均值。此视力筛查仪能够对-7.5D~+7.5D范围内的球镜度,0~3.00 D范围内的柱面度进行测量,能对0°~180°的轴位角、4~9 mm的瞳孔直径、35~80 mm的瞳距进行测量。

1.3 观察指标

依据0~6岁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相关规范[2]中的相关标准对本组入托儿童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SW-800视力筛查仪的正常值范围。球镜:2~3岁为0~+3.5,4~5岁0~+2.5,6岁0~+2.0。柱镜:3~6岁为-1.25~+1.2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再行单因素分析影响入托儿童视力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性别入托儿童屈光异常占比比较

820例入托儿童中,屈光异常的儿童有87例,屈光异常检出率为10.61%,男儿童屈光异常46例、女儿童41屈光异例,检出率分别为11.11%和1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屈光异常的儿童中,远视、近视和散光的占比分别为21.84%、14.94%和55.22%,不同性别儿童屈光异常构成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单因素分析影响入托儿童视力的因素

对影响入托儿童视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正常组和屈光异常组入托儿童在每天书本画册阅读时间、家长对孩子用眼卫生的关注度不高、每天电子屏幕暴露时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屈光异常组每天书本画册阅读时间更少,每天电子屏幕暴露时间较多(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820例入托儿童中,屈光异常的儿童有87例,占比10.61%,这与章小花等[3]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此外,男、女屈光异常的儿童分别有46例和41例,分别占比11.11%和10.10%。不同性别入托儿童屈光异常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入托儿童视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每天书本画册阅读时间、家长对孩子用眼卫生的关注度不高、每天电子屏幕暴露时间是影响入托儿童视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占比每年都在升高,近视的发生率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快1.5倍[4]。针对学龄前儿童近视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高达12.5%~25%[5]。进一步研究发现,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非常高,并且近视儿童的年龄也更加低龄化。这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智能设备的普及等因素有关。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网络课程。这些行为让孩子过早、过多地与智能手机、电视、iPad等电子终端设备接触,缩短了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加了儿童与电子产品的接触时间,导致其每天暴露电子屏幕的时间延长。

经过多项研究发现,入托儿童是出现视力问题的高发阶段。因为入托儿童大多年龄处于2.5~3.5岁,这个年龄阶段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并且也是视力变化的敏感期[6]。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儿童极易出现视力问题,如远视、近视和散光等。但这一阶段儿童视功能发育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所以,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入托儿童视力异常问题,并且能够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有超过90%以上的屈光不正儿童视力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7~8]。错过此阶段,也就很容易形成真的近视和散光,矫正和恢复难度增加。如果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的还会发展成永久性视力损伤。

为了提高入托儿童视力健康水平,相关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入托儿童进行视力保护方面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家长对儿童视力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强其保护视力的意识。《上海市0~6岁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中建议,儿童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 h,幼儿园儿童建议每天3 h以上;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2岁以上儿童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 min,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 min,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9~11]。6岁以下儿童一旦发生近视,其进展速度高于学龄儿童。所以家长应定期对儿童视力进行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进行用眼卫生的监督及指导,尽可能减少与电子产品的接触时间;多带儿童参加户外活动,让儿童多接近大自然,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每日户外运动时间不得少于2 h;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比如正确看书的姿势,比如身体距离书桌一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并且要保证充足的照明;保证充足的睡眠,营养方面要均衡,不可盲目使用眼保健产品。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12~15]。

对6岁以下的儿童如果发生近视要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对屈光不正的儿童要到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验光配镜,对眼镜的屈光度进行定期调整。儿童应该远离烟花爆竹、对眼睛有害的场所,避免参加一些危险的活动,尤其日常生活中还要防范宠物对眼睛造成了伤害。此外,还要加强对传染性眼病的预防,家长要做好相关的指导,教育儿童勤洗手,不揉眼睛,定期对眼睛视力进行检查。从多个方面提高入托儿童视力健康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苏妹珍.学龄前期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8,31(5):983-9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1,28(8):6-12.

[3]章小花,刘成军,周伟,等.浦东新区视力异常儿童青少年转诊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5):45-47.

[4]马瑞雪,都建英.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调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及相关预防干预措施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3):660-662.

[5]宋萍.苏州市某医院儿童保健科2~3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1):277-278.

[6]朱权珍,石维,郑桂香.婺源县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江西医药,2021,56(9):1564-1566,1575.

[7]申玉珍,赵文,邢晓云.山东省东阿县学龄前儿童视力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0,46(3):278-280.

[8]何坤夏,卢海燕,黄惠瑶.2434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8):7-9.

[9]齐险峰.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19,39(5):63-65.

[10]刘红仙,唐敏,梁敏,卢爱洁,张学莲.某区2~7岁儿童视力异常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75-176.

[11]张丽,吴丹.成都市锦江区365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3):5136-5139.

[12]杜倩,杜琛.医院、幼儿园、家庭一体化模式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0):5199-5200.

[13]齐云红. 2010-2015年聊城市市区幼儿园儿童常见疾病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D].济南:山东大学,2017.

[14]林健.连云港市8所幼儿园1515名2~7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52-253.

[15]梅玉蓉,张佩斌.幼儿园儿童视力筛查方法的比较[C].转型期的中国公共卫生:机遇 挑战与对策——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世界公共卫生联盟第一届西太区公共卫生大会、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2009:707.

[16]何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0):163-16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