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耳尖放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 马福琴 兰万录

分析耳尖放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0

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耳尖放血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耳尖放血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耳尖放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耳尖放血法;老年高血压;治疗安全性;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动脉血压升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经济压力[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出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高血压治疗常使用硝苯地平等西药,降压效果好、速度快,但易引发心悸耳鸣、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长期用药会损伤患者肝肾功能[2~3]。本研究旨在探究耳尖放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8~79岁,平均(72.11±2.89)岁;病程3.5~5.2年,平均(3.18±1.17)年。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6~79岁,平均(72.14±3.36)岁;病程3.7~6.1年,平均(3.07±1.83)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患者耳部皮肤完整;本研究经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排除标准:合并心、肾疾病者;恶性肿瘤或处于心血管疾病急性期、病情不稳定者;有精神类疾病、难以正常沟通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并监测血压,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耳尖放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物品。消毒干棉球、酒精、碘伏、无菌的指套或手套及采血针、止血钳。

(2)患者准备。放血治疗前,患者应安静休息10 min,而后以坐位或仰卧等患者感到舒适的体位进行操作。

(3)取穴。取患者单侧耳廓顶端耳尖穴,若折耳向前,则其在耳廓上方尖端位置。

(4)放血步骤。首先按摩患者耳廓,对患者单侧耳郭进行反复揉搓,待其发热充血后,找到患者耳郭顶端耳尖穴并以碘伏进行消毒,医生在进行放血操作前应双手消毒并戴上无菌手套,若使用指套则只戴与患者穴位接触的手指即可。消毒操作应使用棉球蘸取碘伏从内侧向外进行,而后使用酒精将碘伏擦净。放血时,医生应一手固定患者耳部,另一手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对耳尖穴进行快速刺入再拔出,刺入深度约为1~2 mm,不能穿透骨膜,随后从远离耳尖穴的位置开始,顺着耳廓方向逐渐向着耳尖穴缓慢挤压,注意不要挤压针眼处且应动作轻柔。针孔出血后用消毒棉签擦拭,将皮肤表面血液拭净。每次挤出的血滴应在5 mm直径左右,挤出5~10滴即可。治疗隔日进行,每周治疗3次,以12次为1个疗程,初次治疗为双侧耳尖放血,其后的治疗为单侧放血,两耳交替进行。

(5)注意事项。放血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规范,对患者皮肤仔细消毒,尤其是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谨防感染。进行针刺时,应快速、准确,减轻患者痛感,且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判断放血量,身体虚弱者双侧耳尖放血不应超过10滴。在挤压耳廓的时候要从远至近、动作轻柔缓慢,不可用力局部挤压以防止产生血肿。若患者出现血肿,应及时挤压血肿部位,使用消毒干棉球对出血点进行按压以控制血肿范围。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患者血压在治疗后完全恢复正常,且无心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显效:患者收缩压在治疗后下降20 mmHg左右,舒张压下降10 mmHg左右;无效:患者舒张压下降20 mmHg,收缩压下降30 mmHg,或血压无明显改善。治愈+显效=总有效。(3)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30 min后的血压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其病程长且对患者身体损伤大,若能在早期患病时有效控制血压,对延缓心肾脏等严重脏器并发症有显著效果[4~5]。口服降压药是现代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等,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降压,但单纯使用西药降压综合疗效不佳。

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逐渐将中医外治法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高血压属“头痛、眩晕”范畴,病因在于情志失调、年老体弱、肝肾亏虚、脏腑功能虚衰,临床治疗应以滋阴潜阳为主要原则[6~7]。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包括刮痧拔罐、耳穴疗法、耳尖放血等。耳部是宗脉汇聚之处,紧密联结着五脏六腑与人体经脉,耳尖在耳郭纵向对着最高处,耳部在全息理论中是身体的缩影,人体脏腑的病变情况会在耳部病理反应点有相对应的反应,且耳部具有丰富的神经分布。耳尖放血是以采血针或三棱针点刺耳尖穴放血,耳尖穴周围有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等经络的分支脉络,膀胱经与其更是有着直接关系,耳尖放血法能有效降压镇痛、名目清脑、祛风清热,有利于改善血氧供应,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轻高血压对肾脏的损伤,且无副作用[8]。且耳尖放血在迅速降压至血压达到基准线后会自动停止,将血压稳定在基准水平。此外,耳尖放血法可对患者局部毛细血管内环境的血液成分与血容量产生影响,改善血液黏度,从而有效平稳血压。在高血压亚急症治疗中,耳尖放血法也有显著效果,能通过通经络、祛瘀血减轻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血管紧张度,提升血管弹性,有效扩张血管,调节血压。

综上所述,耳尖放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焕军,吴昌建,徐永亦,等.微针刀联合耳尖放血治疗颈源性老年H型高血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20):114-118.

[2]郭建丽.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临床观察[J].人人健康,2021(20):69.

[3]马春芳,谢凤珠,薛毅.耳尖放血联合音乐疗法辅助治疗肾源性高血压危象病人的效果[J].护理研究,2021,35(19):3538-3541.

[4]蒋芙苓,何民,吴静,潘兴丰.天麻钩藤饮联合耳尖放血辅助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急症、亚急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18):67-71.

[5]唐亚军,刘春艳,韩晶晶,等.耳尖放血疗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2):256-257.

[6]宋润娣,李洪英,单莉.全息刮痧疗法联合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疗眩晕痰瘀互结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131-133.

[7]孟欣,李巧玲,张月娟,等.耳穴疗法干预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11):197-200.

[8]石宇弘.耳穴压豆、耳尖放血与推桥弓即时降压作用的比较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