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 刘光胜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患者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均采用输尿管软镜,在手术期间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输尿管上段的探查采用输尿管硬镜完成,同时留置导丝,之后将软镜置入,并完成肾盏、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的探查,对结石进行有效处理;若患者存在输尿管皮肤造口,在导丝置入的过程中可直视完成,并置入软镜进行相关探查。若患者存在输尿管狭窄的情况,且具有逆行探查的难度,可进行皮肾通道的建立,完成软镜的顺行检查。结果 80例患者中有66例结石患者经过输尿管软镜诊断和治疗后未发生撕脱、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且未进行输血,碎石均一次成功;术后发热15例,对其进行相关处理后有明显改善;进行泌尿系CT术后复查,未见双J管移位,输尿管走行区和肾区出现高密度影且呈颗粒状的患者有2例;术后1个月进行KUB复查,结石均已排出;进行肾盂占位探查、手术完成探查、第一次进镜困难的患者分别有3例、9例、14例,此类患者需接受二次手术,提前进行输尿管支架留置(1个月);患者中存在输尿管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有11例,所有患者经过软镜排查后,相关狭窄均已解除。结论 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输尿管软镜的应用具有灵活性、安全性和微创等特点,对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检出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可顺利地完成治疗。
关键词:泌尿外科疾病;输尿管软镜;诊断与治疗
泌尿外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在成人中发生率较高,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作息、不良饮食和卫生习惯有密切联系,多由炎症和感染引起[1]。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多种不良习惯的产生,对新陈代谢造成影响,进而影响身体的排泄和排毒功能[2]。泌尿外科疾病常累及膀胱、前列腺、肾上腺、输尿管和肾脏等,其中以肾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积水等最为常见[3]。临床对此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输尿管软镜的应用愈加广泛,其在组织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与以往所使用的探查方法相比,它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避免出血,减少对患者本身的伤害[4]。为了分析输尿管软镜在诊断和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作用,本研究选取80例患者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年龄23~76岁,平均(54.57±5.84)岁;泌尿结石66例,结石直径为0.6~0.9 cm的有8例,结石直径为1.9c~2.4 cm的有21例,结石直径为1.0~1.8 cm的有37例。肾盂占位探查和输尿管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分别有3例、11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诊断和治疗前,均采用泌尿系CT和B超进行检查,以此明确患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如果患者存在肾盂占位的情况,则在检查过程中采用MRI和增强CT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方法,之后调整患者的体位,以截石位为主。如果患者需要接受膀胱探查,则在膀胱探查的过程中首先使用膀胱镜完成,之后退出[5]。将乳胶尿管(F8或F10)插入,采用输尿管硬镜将导丝置入输尿管完成输尿管管口扩张,以此完成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及输尿管上段和输尿管的探查。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在硬镜下将引导导丝留置,并将输尿管硬镜退出。选择输尿管软镜鞘沿导丝置入,至输尿管上段位置后,将内心拔出。依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辅助定位,若使用则采用X线C型臂机完成,在辅助定位的引导下将输尿管软镜鞘放置,并将导丝退出[6]。通过软镜对各个肾盏、输尿管以及肾盂进行观察,将钬激光传导光纤(200 μm)经过操作通道置入,对钬激光功率进行合理地设置,采用脉冲方法完成碎石,保证残留碎石低于0.3 cm,采用常规留置双J管和导尿管的方法在碎石后各留1根[7]。完成上述操作后,对患者进行3~7 d的抗生素治疗,并给予患者排石药物完成辅助治疗,手术完成后第二天将患者的留置尿管拔除,为了解双J管位置,完成手术1个月对患者进行KUB复查,观察排石情况,并拔出双J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治疗后的具体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结石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诊断和治疗后,碎石均1次成功,对合并输尿管息肉的患者,采用钬激光完成切除。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未发现撕脱或输尿管穿孔,且未发生大出血。术后出现发热15例,经相关处理及抗炎治疗后均好转,且无严重并发症,未发生脓肾并发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采用KUB复查,未发现患者出现双J管移位,输尿管走行区或肾区存在高密度影呈颗粒状。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在膀胱镜下将双J管顺利拔出。
对肾盂占位患者的探查过程中,顺利进镜的患者有2例,且对此类患者的肾盏和肾盂进行全面的探查。但有1例患者在置入软镜的过程中,受到阻碍,此时对其进行输尿管支架留置,折期进行手术。一个月后此患者进镜顺利,并对患者的肾盂和肾盏全面探查,同时进行组织活检,明确病情。
接受输尿管结石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患者有11例,其中输尿管结石术后出现肾积水的患者有4例,对此类患者置入导丝,并置入软镜,观察发现存在黏膜息肉,对其进行切除,采用活检钳完成,之后对肾盏和肾盂进行探查,完成后退镜,进行支架管留置。剩余患者接受支架管留置手术治疗后发现输尿管狭窄,采用输尿管镜进行输尿管扩张,并置入输尿管支架进行相应处理后,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3讨论
3.1 诊断性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软镜检查是泌尿外科疾病中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在应用过程中能主动弯曲或被动弯曲,在特殊输尿管结构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逆行完成肾盏和肾盂探查,全面探查泌尿系统中的相关病变,与输尿管硬镜相比,在相关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患者接受尿细胞检查后呈阳性,在使用输尿管软镜检查的过程中,可完成上尿路的相关评估,并定位血尿情况,同时也可监测上尿路上皮肿瘤的情况。如果患者术后CT检查的过程中病变呈现缺损或充盈状态,可使用输尿管软镜进行检查,或在软镜指导下获取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具有较高的检查准确性。在使用输尿管软镜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进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有利于促进相关治疗的成功率。虽然输尿管软镜放置过程中具有较多优势,但在导丝放置的过程中,患者的尿路上皮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对术野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患者首期接受输尿管镜治疗期间存在困难现象,特别是患者的输尿管扭曲、狭窄等情况导致的进镜困难,可对患者留置双J管并择期进行手术。本研究中进镜困难的患者有14例,将输尿管支架置入后,对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时十分顺利。当留置导丝的过程中,输尿管镜无法通过输尿管狭窄段,此时需合理地选择输尿管支架,并沿导丝置入,之后将导丝撤离,做好下次治疗的准备。若检查期间发现病变,应及时采集病变组织,进行活检。
3.2 治疗性输尿管软镜
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输尿管软镜得到一定的发展,尤其是相关配套技术的应用,输尿管软镜的直径越来越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过程中,输尿管软镜的应用较为广泛,在逆行进镜的过程中,采用钬激光碎石术进行碎石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应用灵活,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临床中常根据结石的大小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法,如果结石直径较大且形成异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使用ESWL联合PCNL的治疗方法。但患者肾盂和肾盏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患者两个组织之间的漏斗部较长,还有部分患者较窄,此时如果采用ESWL治疗,不易清除结石。
随着输尿管软件的发展与应用,其弯曲角度得到了提高,最新软镜弯曲较多高达270°,对各个肾盏可进行全面探查,患者接受ESWL治疗后可使用该方法进行残石处理。然而肾盏下盏空间有一定的限制,且镜身弯曲性会受到激光光纤的影响,此时下盏空间结石的处理受到影响。在此过程中可采取移动下盏空间结石的方法进行清除。在输尿管软镜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控制钬激光光纤参数,若患者下盏空间结石,可使用套石篮将结石套取后采用激光进行碎石,以此限制结石的移动,提高了能量的集中性,有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输尿管结石治疗的过程中,以往常采用输尿管硬镜的方法进行治疗,该技术相对成熟。但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输尿管近端结石,无论是输尿管硬镜还是ESWL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1.0 cm以下的结石采用输尿管镜治疗效果明显较高。在患者接受结石处理后,对肾盏和肾盂采用输尿管软镜探查,能够有效的了解是否有残余结石。
在输尿管软镜的指导下对结石使用钬激光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激光穿透性,且减少了穿孔的可能性。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除了进行上述疾病治疗外,输尿管软镜还可应用在上尿路肿瘤患者中,指导激光切除肿瘤,因此,输尿管软镜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前景
由于输尿管软镜属于精密设备,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损坏,需要较高的维修费用。在输尿管软镜应用的过程中,其弯曲角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纤、套石篮和活检钳的应用均会造成影响,且也会对软镜造成损害。因此,还需要对输尿管软镜的使用加强管理,并积极进行相关材料的研究,一方面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增加软镜弯曲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在泌尿外科疾病中,输尿管软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可在今后加大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邓昕,邰伦友.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02):350-354.
[2]王雪强,曾显奎,吴齐,等.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76-78.
[3]廖俊发,冯才鑫,杨国胜.输尿管软镜应用于泌尿外科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20,12(4):253-256.
[4]姚碧海,黎承杨.输尿管软镜技术及其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21,16(2):255-259.
[5]徐锦斌,祝钦,黄健,等.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与否治疗复杂肾结石的Meta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5(3):237-243.
[6]单保华,向振东,龚年东,等.电子输尿管软镜与纤维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1,21(7):629-633.
[7]葛启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D].杭州:浙江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