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 付海涛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的效果观察0

摘要: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行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PCT、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CRP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DH、CK-MB、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LDH、CK-MB、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r、BUN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Cr、BUN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可有效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保护肝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脓毒症;治疗效果

近年来,人们生活、饮食和环境的日益改变,致使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疾病成为了重症监护病房内非心脏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自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对于重症脓毒症常选择对症治疗,虽然可对患者的病情严格把控,但是仍有少数患者的机体炎性反应控制效果不理想,最终致使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出现异常,增加衰竭发生率[1]。如何将患者炎症状态进行改善,并对器官给予更多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有资料表示,乌司他丁作为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多种酶,并在诸多危急重症中广泛应用,包括胰腺炎和急性循环衰竭等,其效果较为理想[2]。为此,本文将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和对症治疗相比较,对其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研究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34~68岁,平均(53.28±10.73)岁;体质指数(29.46~30.46 )kg/m2,平均(25.58±4.22)kg/m2;肺部感染24例,急性胰腺炎10例,泌尿系统疾病8例。参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34~69岁,平均(53.28±10.73)岁;体质指数(29.50~30.46 )kg/m2,平均(25.60±4.20)kg/m2;肺部感染20例,急性胰腺炎12例,泌尿系统疾病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疾病均由以下证实,即临床症状、血尿常规以及实验室;临床资料完整;不存在精神病史;治疗前未接受其他治疗,包括激素、免疫和抗感染;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具有恶性肿瘤;妊娠以及哺乳人群;存在原发性严重疾病;具有系统严重性疾病。

1.3 方法

参照组入院后行对症治疗,包括常规血液净化、抗感染、对其水电解质平衡予以纠正、补液和吸氧等。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乌司他丁(常州天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31 )辅助治疗,使用剂量为30万U,将其与0.9%氯化钠溶液100 ml混匀,静脉输注,60 min内完成,1天2次,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PCT、CRP、LDH、CK-MB、ALT、AST、Cr和BUN水平差异。采集患者静脉血4 ml,置入无菌抗凝试管中,取2 ml血清进行离心,3000 r/min,10 min,利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PCT、CRP水平。另外取2 ml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LDH、CK-MB、Cr、BUN、ALT和AST。

1.5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PCT、CRP比较

治疗前,两组PCT、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CRP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LDH、CK-MB、ALT、AST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LDH、CK-MB、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LDH、CK-MB、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Cr、BUN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BUN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Cr、BUN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在危急重症中,重症脓毒症较为常见,其特点表现为极高患病率、病死率和病情严重,多数有感染引发,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心动过快和呼吸急促等,病情的不断进展会致使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增加死亡率[3]。目前,临床对重症脓毒症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血液净化、抗感染、对水电解质平衡予以纠正,配合补液和吸氧,虽然可将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使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发生率显著降低,但是其病死率较高,约为20%~30%[4]。

资料显示:重症脓毒症患者病情发展速度较快,认为与刺激机体生成和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存在相关性。通常情况下,若患者机体内有大量炎症因子会损伤心肝肾等器官,最终致使其发生障碍和衰竭,甚至导致发生死亡。因此,治疗需事先对机体炎症状态严格把控,将体内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行减少[5]。有学者研究后证实,乌司他丁来源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为纯化出的糖蛋白,可有效抑制蛋白酶,同时可对溶酶体酶的释放和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进行有效抑制,让溶酶体膜更加稳定,并受到了高度认可在脓毒症治疗中广泛应用[6]。

PCT为蛋白质,在正常人群中有较低的血清含量,若受到细菌感染或器官发生衰竭会在血浆中大量合成并释放,CRP为急性时相蛋白,若发生急性感染、组织损伤和炎性反应可在血浆中大量合成并释放,因此上述指标可将患者的炎症状态充分体现[7]。

脓毒症的诱发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证实与微循环异常存在相关性,因此对微循环予以改善可将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通常情况下,微循环属于人体新陈代谢重要场所,为生命的基本保证,在血液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在器官、组织、细胞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得以保证,要想使微循环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氧合器官功能也需得到充分维持。微循环功能异常的过程相对复杂,诱发因素与黏附分子的暴露、内皮细胞和白细胞活化有着直接关系,不仅会损伤血管基底膜,同时增强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流速的同时增加血栓和出血发生率。而脓毒症与微循环异常有关,若微动脉在血管扩张剂的影像下会出现明显扩张,加之毛细血管开放性会降低灌注毛细血管数量,微静脉会由于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聚集而引发闭塞。因此,若微循环障碍持续时间过长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临床需对微血管的TVD、PPV和PVD严加关注,从而使机体器官功能得以保证。

数据结果表示:研究组治疗后的PCT、CRP、LDH、CK-MB、ALT、AST、Cr和BUN等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这一结果表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可将患者炎症状态予以改善,对心肝肾等器官予以保护[8~9]。分析后认为乌司他丁可对多种蛋白、糖、脂类水解酶的活性进行有效抑制,同时可对细胞外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细胞内活性物质生存和分泌进行有效抑制,与此同时可让溶解体膜更加稳定,对心肌炎症因子生成进行抑制,氧自由基可有效清除,从而改善机体缺血-再灌注和循环状态。除此之外,乌司他丁可将组织缺血和缺氧引发的组织细胞损害显著减少,从而对炎性介质释放进行有效抑制,降低PCT和CRP水平,使炎性物质对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明显减少,并对患者器官予以保护,表现为LDH、CK-MB、ALT、AST、Cr和BUN等水平显著下降,与既往的对症治疗相比较有极强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可有效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保护肝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建伟,张春梅,胡小红,等.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脓毒症休克的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21,30(7):123.

[2]黎闯.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0):1520-1522.

[3]郭卫东.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1,35(3):176-179.

[4]段则迅.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21(27):92.

[5]周葵花.乌司他丁结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对预后的干预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10):57-58.

[6]杨国庆.乌司他丁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微循环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6):881-883.

[7]张加乐,邓明汉,谢果晋.乌司他丁联合常规集束化干预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0):64-66.

[8]厉兵,卢洪军,崔乃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26(1):42-46.

[9]杨银娟,尚亚楠,尚向涛.乌司他丁结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诊重症脓毒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3):349-35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