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术后止痛泵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观察
作者: 宋春玲 穆立贤 丁冬红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术后止痛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接受腹部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样本,病患均术后均应用止痛泵实现止痛。按照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结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品质,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骨科手术后;止痛泵;胃肠道反应;效果分析
胃肠道反应是术后使用静脉止疼泵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严重的呕吐,不但在短期内可能导致患者营养缺乏、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还可能造成患者精神紧张,食欲下降,不敢饮水,增加了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导致病人的抵抗力降低、延长了病情的恢复、增加患者的痛苦[1]。在此之前,病人出现胃肠道反应,护士多是被动地进行观察及护理,多由医生采用相应的药物对症处理。很多病人使用药物后,仍不见好转。停用止痛泵后,症状有所缓解,导致病人的静脉止痛泵药物多浪费,即增加了病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也浪费了医疗资源。由此能看出,对于此类患者,选择一类有效方式为其开展护理干预意义重大。
现阶段,我国的临床护理理念已经转变为“以患者为核心”,在此背景下,综合护理干预方案顺势诞生。当前国内针对于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止痛泵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研究偏少,为了对上述命题的公允性加以探讨,本文特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接受腹部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样本。经诊断,患者确定为相关疾病。受试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实验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实施;相关精神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有关内容;所有病患均术后均应用止痛泵实现止痛。
排除对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药物滥用者、酒精滥用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存在严重过激行为以及自杀倾向者、精神疾患、法定传染病者。
按照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男42例、女58例,年龄36.14~78.52岁、平均(55.29±1.04)岁。实验组男43例、女52例,年龄37.18~79.33岁、平均(56.17±1.28)岁。经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详细方案为如下。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开展睡眠健康宣教。护士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科学睡眠的重要性告知给病患;指导其有针对性地安排休息时间,告知患者在临睡前3 h禁止进行剧烈运动;护士要指导病患控制好睡眠时间与早晨醒后停留在床上的时间,通过有效方式,令其保持睡眠充足;护士需指导患者进行放松治疗。通过有效方法,令患者自身生理以及心理处于放松状态,这一点对于提高患者睡眠品质来讲意义重大[2]。同时,护士要告知患者改正影响自身睡眠质量的不正确习惯,同时也要让病患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说患者需睡眠时才到床上去,醒来之后需要和床铺保持一定距离。
(2)按摩护理。选择新鲜生姜洗净,切成厚约0.4 cm姜片,患者术后嚼碎含服,生姜中主要成分姜烯酮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通经活络,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从而达到镇吐功能。同时分别选取内关、合谷、足三里穴(均为双侧)实施穴 位按摩,施术者运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并成剑指,对选定穴位依次运用点、按、揉、压、拍、挤等技法进行按摩, 每穴按摩5~10 min,指力以使其穴位产生热、麻、胀、 酸、痛等效应为度。操作前施术者必须保持施术手指 温暖,观察病人能否减轻胃肠道症状。
(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与病患方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仔细倾听患者诉说,科学运用心理学技巧以及知识,深入性了解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的原因。为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举措,科学疏导患者内心不良心理,改变病患内心负性情绪。同时,护士也要为患者阐述和疾病治疗有关的知识,让病患了解术后使用止痛泵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发生。此外,护理人员也要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使用有效方式提升病患接受疾病治疗以及护理的自信心。告诉患者家属在其接受疾病治疗期间内应给予必要的关心以及安抚,让患者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卸下心理包袱,进而改善胃肠道症状。
(4)饮食干预。患者骨科手术之后,有可能出现机体营养不良的情况,体重会减轻。护理人员需要为其开展行之有效的饮食干预,用以提升病患身体营养度。患者骨科手术后饮食原则为少食多餐,术后早期患者应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易消化食品,不要进食生冷、刺激、油腻、辛辣之物。具体的进食量应当以骨科手术前的50%为适合。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情况,护理人员可以指导其食用清爽可口的蔬果,有效综合胃酸,加速肠道蠕动,减少胃黏膜刺激。
(5)治疗干预。患者在睡眠之前,应遵循医嘱服用止吐药,用以缓解应使用止痛泵所出现的呕吐、恶心感。患者在睡眠之前,护理人员应遵循医嘱定期服用镇静剂以及止痛药,用以预防呕吐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SAS、SDS得分情况、PSQI睡眠质量指数、SF-36生活质量评分、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SDS、SAS评分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PSQI评分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出现呕吐1例、恶心1例、食欲下降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 %;对照组出现呕吐4例、恶心3例、食欲下降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0 %。实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0.05。
3讨论
自控镇痛泵技术(PCA)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引入到中国,当前其已然被用于各级医院诸多骨科手术科室以及非骨科手术科室中。PCA有着操作简单、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长、药物注入和病患痛觉与耐受力关联紧密、安全性强等特点。但不容忽视的是,PCA镇痛泵的应用有可能影响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可见,使用有效方法针对于使用PCA镇痛泵的术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降低其术后胃肠功能不良影响意义重大。
术后使用PCA镇痛的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可能和下述原因有关:因持续性应用镇痛药物,维持病患机体血药浓度。在镇痛药物之内所含有的阿片类成分会对人体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受器发挥出持续性兴奋作用,进而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
相较于以往,当前我国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临床护理理念也从既往的“以疾病为中心”全面转变为“以患者为核心”。综合化护理干预的特点为针对性、科学性以及整体性。通过对患者开展此项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其疾病转归。护理人员通过对病患开展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干预、治疗干预以及极具特色的按摩干预,能够自各个角度改善患者术后状态。通过对病患开展健康宣教,能够令其对于因镇痛泵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拥有更科学的认知;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有助于舒缓病患内心不良情绪;通过实施饮食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机体营养水平;治疗干预的实施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通过采用生姜片嚼碎含服及穴位按摩等手法使术后使用止痛泵的患者:缓解患者胃肠道反应,即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又减轻了病人不适的感觉,尽快进食、进饮,也可以更快地增加病人的舒适度。通过多饮水,从而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危险性、增加病人的抵抗力、保证病人尽快康复,早日出院;可以继续使用止痛泵以减轻病人的疼痛达到快速康复;方便使用,费用低廉,易于临床推广。
综上,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品质,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新娜.综合护理对腹腔镜胆道骨科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1):43.
[2]郭春虹,袁娅荭,顾荣.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黏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