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例呼吸内科压疮高风险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 叶胜梅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及综合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呼吸内科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123例呼吸内科压疮高风险,难免压疮83例,带入压疮40例,对其风险因素进行整理归纳,并制定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后得知,年龄、体质量指数、压疮史、病史、吸烟史、治疗持续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血清蛋白水平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治疗后住院时间对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科患者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治疗中发生压疮,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呼吸内科;压疮;高风险;危险因素;综合护理
压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多发于老年人,长期卧床,皮肤弹性差,运动量少。它是一种皮肤感染性溃疡病,由局部人体组织的长期压力或摩擦刺激引起。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身心健康,增加治疗难度[1]。呼吸内科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且选择仰卧位,患者机体受限,活动度较低,部分皮肤长时间受压,从而增加治疗中的压疮几率。因此,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应该加强重视的程度,多关注压疮的预防护理工作,现将护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压疮高风险患者123例,其中难免压疮83例,带入压疮40例,男87例,女36例,年龄在62~91岁,经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其中难免压疮患者有3例发生二期压疮,80例未发生压疮;带入压疮患者有1例患者压疮面积扩大,4例无明显变化,20例较带入时明显好转,15例皮肤愈合。
1.2 方法
整理俯卧位患者的所有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病史、压疮史、吸烟史、治疗持续时间以及麻醉时间等,并进行压疮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年龄、体质量指数、压疮史、病史、吸烟史、治疗持续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血清蛋白水平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治疗后住院时间对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造成压疮的原因有很多,如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机体会发生变化,皮肤组织也会改变,进而老年人在局部压迫后压疮的发生率会增加;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血液循环下降等。老年住院患者大多需要长期卧床,机体免疫力较差,属于压疮的高发人群,应积极开展预防工作,避免加重病情,影响康复。压疮的发生原因在于,人体的组织受压,对血液循环产生影响,使得受压部位的组织缺血、缺氧,甚至溃疡坏死的现象,是审查护理供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
老年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休息、年老(≥70岁)和医院感染。长期卧床时,背部或臀部会长期受压,影响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力变差;医院感染会增加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导致体温升高。科学评估压疮风险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基于预警管理的理念,通过故障模式和效果分析,预警分级管理可以准确评估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对不同风险水平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的预防护理,有利于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避免护理资源的浪费。
结合本研究结果可以明确,俯卧位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麻醉持续时间、治疗持续时间、吸烟史、压疮史、糖尿病、治疗前血清蛋白水平,而这些影响因素中,年龄、体质量指数越大,俯卧位压疮风险越高,麻醉持续时间、治疗持续时间越长,俯卧位压疮风险越高,有吸烟史、压疮史会增加压疮风险,患有糖尿病会增加压疮风险,同时治疗前血清蛋白不足30 g/L,可能存在营养欠佳,一旦局部皮肤组织长期受压,则会缺乏脂肪缓冲作用,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增加压疮风险。具体的解决措施如下。
(1)加强局部皮肤的保护:可以在受压的皮肤处涂抹凡士林,提升润滑度,还可以在受压部位贴安普贴,使受压部位形成柔软保护膜,避免皮肤直接受压,必要时,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轻轻按摩患者的受压部位,摩擦受压区域,促进血液的流通。
(2)加强培训:定期培训医护人员,以提升其操作技能,使其明确压疮预防的必要性,尽可能的缩短治疗以及麻醉的时间。
(3)加强高危患者的监护:对于高危群体,即有压疮史、吸烟史、糖尿病患者等,进行监护,做好压疮的评估外,还需要监测血糖等水平,将血糖控制在稳定、合理的状态下。
(4)环境调控:保持病房安静、舒适、整洁。保持适当的室温和相对湿度,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引起的不良情绪。
(5)有效减压:首先,翻身是卧床不起患者缓解压力的最有效方式。翻身时,身体侧卧,与床成30°角,有利于压力部位压力和血流的分散,减少压疮的发生。同时,注意检查患者肤色,轻轻移动,避免推、拉、拖,防止皮肤擦伤。其次,由于在压力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肌肉包裹或薄肌肉层,压疮往往发生在骨隆突处,因此骨隆突处的皮肤保护尤为重要。枕头、水垫、脚跟悬吊等减压措施可放置在骨隆突下。最后,使用气垫床可以有效降低皮肤压力。由于气垫床循环的交替充气和放气功能,减少了皮肤压缩时间,压力点不断变化,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6)皮肤护理:清洁患者的皮肤。当皮肤被尿液或呕吐物浸湿时,及时清洁并涂抹皮肤保护剂;保持床单和衣服干净平整;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翻身时应特别注意避免身体任何部位挤压管道,尤其是导尿管接头,并在大腿上部进行平提和二次固定。
(7)营养支持:神经科的大多数患者病情严重,长期卧床不起。由于食物摄入较少,患者的营养状况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营养计划,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增加矿物质摄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预防感染。如有必要,进行鼻饲或静脉营养,以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
(8)约束护理:不宁患者的约束会导致皮肤长期受压,或在患者不宁时因持续摩擦而导致受压皮肤受损。因此,应每2 h解除一次约束装置,以观察受压皮肤的状况。用软垫和水垫垫垫住皮肤受压部位,并经常保持床单平整,以减少与皮肤的摩擦。
(9)心理护理:护士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对于昏迷或谵妄患者,安慰和支持家属,协助和指导家属照顾患者的生活。
(10)创面处理:目前临床工作中将压疮分为三个阶段,如患者某一区域皮肤出现明显的发红、淤血症状,在此期间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此处受压的情况,同时要避免其他不利因素继续刺激这一区域皮肤组织。处于这一阶段的患者,可以采取红外线照射的方式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淤血的情况,避免压疮进一步发展。而处于炎性浸润期的患者,其皮肤组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在这一阶段除了要避免继续受压以外还需要观察患者发炎的皮肤组织周边是否有进一步破溃的倾向,要注意使用滑石粉进行处理。如果发现有尚未破溃的水泡,要根据其大小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如果水泡相对较大可用注射器抽取其中的液体,后续需要使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如果患者已经处于溃疡期,那么此时患者皮肤及下层组织受损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因此除了要根据患者创口情况积极清创,还要注意一些比较明显的感染情况,应遵照医嘱使用一些外部药物来进行抗感染治疗,另外当溃疡部位感染情况得到缓解后,可以使用一些去腐生新的药物来促进伤口愈合,红外线照射也可以用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一步加速伤口愈合。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皮肤的具体情况使用新的附件,定期检查患者全身皮肤状况。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患者的压疮影响因素较多,根据影响因素,制定解决的措施,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刘旭颖,孙瑜.风险护理在无创呼吸机面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5):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