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胆结石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蔡海利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88例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和研究组(行集束化护理管理),各44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价值更高,能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加速术后转归,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患者护理配合,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管理;胆结石;并发症;临床指标;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
据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高达15%,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发病与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胆结石手术效果更加直接,但手术侵入操作易对患者机体产生损伤,导致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影响预后。因此,应辅以科学合理围术期护理方式,做好术前护理准备,予以术中配合,开展术后综合护理,促进转归,提高生活质量[2]。基于此,本文对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现表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88例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和研究组(行集束化护理管理),各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结石部位、性别等方面均无较大差异(P>0.05),详见表1,符合比较标准。
纳入标准:①知情实验内容。②资料完整。③经X线检查确诊为胆结石。排除标准:①无沟通能力。②重要器官功能损害。③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本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
1.2.2 研究组
本组患者予以集束化围术期护理管理。
(1)建立胆结石围术期集约化护理管理小组:组长成为护士长,由多学科专家及护理人员为组员,营养师负责制定饮食方案,医生负责运动康复指导。组内结合以往胆结石围术期护理问题,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护理方案。组内开展培训,开展专业讲座,定期考核,合格后即可投入实际护理工作。此外,应健全监督机制,定期评估护理质量,改进流程,优化护理流程,提高责任感、使命感,提升护理水平[3]。
(2)术前护理。第一,环境干预。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解答疑问,介绍环境,缓解陌生感;指导患者入住病房,讲解病房规定,告知医院各区域行走路线;介绍同病房病友,减少尴尬,改善患者孤独感;放置绿植、鲜花,开窗通风,净化室内空气。第二,术前宣教及训练。评估患者手术指征,了解既往病史,询问胆结石病程,查看诊断结果,评估风险,排除手术禁忌症;告知手术方式、流程、术后并发症,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讲解胆结石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手术效果及护理必要性,提高认知;辅助患者进行检查,掌握身体状态,选择最佳手术时间,指导禁食禁水,做好术前准备。指导练习床上解小便4~6次、有效咳嗽咳痰方法、术后正确的翻身方法,以及踝泵运动等,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做好准备。第三,心理干预。大部分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产生抵触情绪,配合度不高,手术无法顺利开展,影响手术进度,因此术前心理疏导必不可少。可播放舒缓音乐,稳定患者情绪;增加沟通,做患者倾听者,了解其想法;保持温和态度,予以患者充分尊重;询问患者年龄、职业等信息,分散其注意力;讲解手术成功病例,让患者重拾信心,积极面对。第四,饮食控制。禁止食用辣椒、海鲜、火锅、冰激凌等生冷刺激性食物,减少胃肠道负荷;术前禁食禁水,保证手术效果。
(3)术中护理。指导正确体位,引导患者放松身心;手术开始后关注各项生理指标,发现血压降低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根据手术进展传递相应手术器械及用品,提高手术效率;针对局部麻醉患者及时安抚情绪,询问患者感受;予以保暖护理,裸露皮肤覆盖毛毯,生理盐水、静脉药物等均进行保温处理,预防低体温,降低并发症风险;观察出血量,做好止血护理;全面清理切口,预防切口感染。
(4)术后护理:第一,并发症护理。协助患者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减少局部压迫,预防压疮及深静脉血栓;观察切口情况,评估伤口愈合程度,密切关注切口有无渗出液,定时更换敷料,合理应用抗生素,坚持无菌原则;手术当天叮嘱患者不要大幅度活动,避免伤口裂开;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同时预防切口感染,关注体温、血压等体征,出现高热等症状,立即采取对应护理措施;术前未安置尿管的指导术后4~6h内在床上解小便,避免尿潴留的发生;安置的尿管予以导尿管护理,定时更换导尿管及导尿袋,观察尿液性质,避免上行感染;予以口腔护理,每日漱口两次,保证口腔清洁。基础护理包括,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予以吸氧,保证正常呼吸,每30m记录一次生理指标;询问患者疼痛程度,采用音乐疗法、药物等镇痛方式;对呼吸道感染患者,予以排痰护理,指导患者正确咳嗽,采用叩背等排痰方式,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第二,日常生活指导。首先,利用口头、健康手册、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同时制定个性化健康宣教单挂于患者床头,针对患者情况每日宣教并打钩,以达到同质化宣教目的。告知术后第一天进食一些流质类的东西,比如面汤、稀饭类;术后2~3天就可以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薄素面片、蒸蛋、烂一点的蔬菜等,但不宜进食牛奶与豆制品,油腻以及过甜的食物,避免产气引起腹胀等不适;术后4~6天若无不适,推荐进食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面条、饺子、馄饨等;术后6天,若消化功能恢复良好,可选择低脂肪易消化的普通饮食。恢复期应规律饮食,禁止暴饮暴食,补充蛋白质,例如鸡蛋等,保持体能,补充维生素,预防便秘。病情恢复后,应叮嘱患者少喝可乐等碳酸饮料。其次,要进行运动干预。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切口愈合后则要加强运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病情恢复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最后,纠正不健康生活习惯,减少熬夜、不规律饮食等坏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护理质量。(2)对比满意度、依从性。(3)对比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各项满分100分,评分与其生活质量呈正比例关系。(4)对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5)对比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VA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s)示;定性数据用χ2核实,以(%)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比较两组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2.2 临床指标组间比较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2.3 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
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2.4 比较满意度、依从性
研究组满意度、依从性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5。
2.5 护理质量评分组间比较
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6。
3讨论
本次研究采用集束化围术期护理管理方式,经对比分析,该护理管理模式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各项手术指标、安全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管理质量,通过组建小组、组内培训、定期考核、质量监督等举措,有利于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改进,完善护理内容,促进护理操作规范性与合理性,提升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态度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操作专业性得到保证,从而取得较为满意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价值更高,能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加速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敏.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胆结石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6):48,51.
[2] 何皓玲,谢少玲.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对胆总管结石行ERCP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107-109.
[3] 刘文祯,司水清,梁婷婷.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对胆总管结石行ERCP患者的干预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8):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