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董瑞雪

摘要:目的 针对在口腔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84名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参照组病患42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其余42名病患纳入实验组,对其给予风险管理模式。最终对比两组病患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且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5.2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95%。结论 针对口腔科病患实施风险管理模式能够切实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口腔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

近年来,我国口腔患病率直线提升,主要发病人员多数为中青年群体。根据相关调研报告显示,我国的平均牙周健康率近为40%,口腔健康成了社会公共健康问题。随着口腔临床医学的发展[1],对于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治疗干预的风险与院内感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在较大程度上加大了口腔护理工作的风险,因此必须要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就接受口腔治疗的病患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会存在医患、护患之间的各类隐患。为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医院必须要加大对口腔科风险管理工作力度[2],通过多种手段降低及控制各类风险高危因素,并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工作。本文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84名病患作为实验对象,探究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流程如下。

1实验数据及实验方案

1.1 实验数据

本次实验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84名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参照组病患42名,平均年龄(35.87±5.36)岁;其余42名病患纳入实验组中,平均年龄为(36.25±5.14)岁。本次实验所有病患均以接受口腔科相关治疗措施,具备自主意识,治疗依从性较强,且均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所有实验对象均未患有其他合并凝血障碍、出血性病症,无药物、酒精过敏及精神类病症。两组病患基础数据无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对比意义。

1.2 实验方案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措施,主要包含常规口腔器械管理、药物管理及人员管理等几个方面。

实验组病患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护理风险识别工作。要明确认识口腔科中各类设备器械的使用,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概率;医护人员在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大护理风险的识别力度,尤其是针对患者流动、设备转运等过程中,要加大对风险隐患的动态监测及识别[3]。另外,还需要加大护理人员培训力度,进而能够使得护理人员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提升自身的风险隐患识别能力;通过合理奖惩机制,引导护理人员从临床、护理等对口腔科中的护理风险隐患分布进行探究。2.开展护理风险评估工作。护理人员要对病患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在明确其风险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为风险处理给予参考依据。3.开展护理风险处理工作。护理风险处理是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必须要在最大限度上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首先要加大预防措施,从而规避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对已知的风险隐患在第一时间进行优化改进,加大口腔科医疗设备器械的管理力度及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力度。其次要强化风险专业力度,对具备风险隐患的护理、治疗措施,在开展之前同病患及其家属告知家属相关情况,并签署相关协议,从而规避纠纷等事件的发生[4]。最后要加大对护理人员风险教育力度,要求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不良事件发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还需要对过去所发生过的不良事件进行整合分析,探究其发生原因,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改进,规避再次发生。4.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及分析工作。护理人员要利用管理效果评价与分析来评估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能否切实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要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总结会议,针对工作中所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从而提升护理管理工作质量。

1.2 对比指标

对比两组病患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统计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包含满意、一般及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包含满意及一般。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患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

2.2 两组病患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参照组。

2.3 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对比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

3结论

目前,我国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提升,在中青年群体中常见。就口腔科护理管理工作来说,其本质是一项持续处于动态的工作,加之目前口腔医疗设备器械愈发先进,相应的技术也较为先进,虽然能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提升治疗效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风险隐患,可能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5]。基于此,在口腔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大风险管理工作力度,从而切实提升护理质量。

在口腔护理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对临床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识别。风险识别工作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有效地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别归纳,为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优良基础[6]。其次在风险识别工作后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这会直接影响到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采取整体、精准的风险隐患评估措施,能够推动护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便于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明确各类风险隐患,提供风险隐患的特征与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7]。在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工作后,还需要进行风险处理工作。对口腔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并结合过去已有的风险管理资料,明确高风险发生阶段,通过相应手段探究风险发生原因,最终借助信息技术与风险评估信息,制定合理有效的改进处置措施。

在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识别技术。通过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明确各种风险事故的发生环节、位置及人员。另外,规范化的护理标准有利于护理人员了解有可能出现风险事故的信息。同常规护理模式相对比,开展风险管理护理能够切实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2.38%,相对比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结果差异明显。

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是检验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方式,开展管理效果评估工作能够确保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在接受风险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由此可见,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同时通过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明确风险防范工作的价值,培养并提升其自身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管理工作贯彻落实。

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注重风险识别及评估的精准度。在实际工作之中仍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有一定的可能导致风险识别防线偏离,从而造成护理管理人员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出现错误认知,对最终的风险管理效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8~9]。基于此,为了提升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精准度及有效性,护理管理人员需要在已有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口腔科护理风险进行系统排查,可以依据现有的护理风险资料,贯彻落实风险管理工作。另外,在口腔护理工作中加大风险管理工作力度,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标准,提升其专业素养,以保证临床安全性。护理人员明确较为容易发生的风险及风险发生原因,了解风险防控措施,能够切实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10~11];且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教育,也能够丰富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完善其专业体系[12]。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针对口腔科病患实施风险管理模式,能够切实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美燕.风险护理管理在非气管切开口腔癌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01):151-154.

[2] 周丽伟,程诗音,李晓杰.风险管理结合流程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165-167,171.

[3] 马用果.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6):158-159.

[4] 任爱华,孙秀兰.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科拔牙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9,5(20):26-27.

[5] 黄小芳.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3):105+107.

[6] 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龋病治疗的应用分析[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口腔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342-345.

[7] 张海英,韩其英,郭艳英.风险管理在口腔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3):58-59.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8.13.058.

[8] 刘玉芝,王言飞,顾慧.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3):29-30.

[9] 张士梅,张淑娟.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4):110-111.

[10] 魏素媚,陈茂冲,涂俊一.口腔科医疗风险及防控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7,34(04):16-18+11.

[11] 杨慧霞,陆春霖,段珂.浅析风险管理在口腔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意义[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01):28.

[12] 何惠琴,于贤瑾.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科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6):229-23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