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痛为何要去血液科确诊
作者: 谢琪
骨头痛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机体反应,依照人们常识进行推断,一般会认为是缺钙所导致的,于是很多人都会到药店买一些钙片为自己补钙。还有一些人会买保健品为身体补充能量。但是,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症不但没有得到缓解,还会变得更为严重,往往这时人们才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人们会到骨科进行检查,但是这时医生如果建议到血液科进行检查,或许大家会产生很多疑问。本文主要针对骨头痛为何要去血液科确诊展开以下相关阐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多发性骨髓瘤
患者出现骨头痛时,到医院检查却被告知需要到血液科进行检查,有很大可能为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属于恶性浆细胞病,但是并不表示患者的血液之中长了肿瘤,而是一种与肿瘤相似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疼痛。多发性骨髓瘤对患者的骨头具有较大的伤害,很多时候患者会因为骨头痛而认为是缺钙、风湿所引起的疼痛,并不会与血液疾病进行联系。
当前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这种类型疾病已经拥有更为权威的治疗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呢?多发性骨髓瘤(MM)属于临床中的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发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属于B淋巴细胞从发育一直到最后功能阶段的一种细胞。所以,多发性骨髓瘤能够归结于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基本范畴之内。当前,WHO将其归结到B细胞淋巴瘤的类型之一,在临床之中可以称其为浆细胞骨髓瘤或者浆细胞瘤。主要病理特征是:骨髓浆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并且伴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小部分患者可以不出现M蛋白的未分泌型MM。多发性骨髓瘤一般会出现多发性溶骨性损害,还会为患者带来高钙血症、贫血以及肾脏损害。因为,患者正常免疫球蛋白在身体之内的生成受到抑制,所以会发生相应细菌性的感染问题。疾病的发病率在2~3/10万,男女患病比例为1.6:1,通常患者的年龄都会超过40岁。
骨头痛检查具有一定的误诊率
在实际生活之中,骨头痛属于常见疾病。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之中,经常可以听到老年人说自己被风吹的骨头痛,或者因为阴天导致骨头痛,走路走得多了也会出现骨头痛的情况,甚至依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以进行疾病推断,一般会自认为是因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以及腰肌劳损等疾病所导致的骨头痛。目前,我国针对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比较重视,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们患上多发性骨髓瘤的概率会增多,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骨头痛、骨折等并不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唯一临床症状,患者在患病后,其脏器也会受到相应侵害,甚至会导致呼吸道、肾脏以及泌尿系统等出现问题。多发性骨髓瘤被误诊的概率也比较高,一些经验比较少的医生遇到这种患者,依照其实际情况很难想到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最终出现误诊。
骨头痛去血液科检查的原因
多发性骨髓瘤通常会被误诊为骨科疾病、肾脏疾病等,这会在很大程度上耽误患者的治疗。患者检查时,一般只要验血、验尿就可以将这种疾病进行确诊。细胞、蛋白质等的沟通都具有统一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身体内出现M蛋白就可以证明其具体病症,这种蛋白十分特殊,所以验血能够直接发现这种蛋白。因此,当大家出现骨头痛的时候,医生让你去验血,可以确诊是否存在多发性骨髓瘤等相关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没有遗传性,通常认为是因为受到慢性炎症、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比如,人们在患病之前的一年时间里,经常患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病毒反复感染,身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这属于患病的诱发机制。另外,患者若经常接触电离辐射、化学毒物等,如长时间接触到石棉、杀虫剂以及石油等化工产品等,也会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发奠定基础。
人们在生活中要定期体检,检查身体健康,结果会将身体中的各项蛋白指标都一一展示,当患者蛋白含量比较高时,就要联想是否存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并及时进行血液检查,最终确诊疾病。很多疾病都会导致患者出现骨头痛的情况,出现骨头痛的时没有及时就医,而是进行自我医治,这种方法不可取。没有到医院进行检查,随意吃药对身体也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真实病情被隐藏,使病情逐渐发展的更为严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主要以缓解患者痛苦为主要目的,实施针对性治疗,给予药物控制,才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小结
自我诊断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只是单纯凭借身体给出的反应和症状就来判断自己所患疾病,不仅没有对症治疗,甚至还会耽误病情,影响后续治疗、预后,对患者自身的身体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当人们出现骨头痛时,为了不耽误治疗时机,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之后听取医生建议进行有效治疗。骨头痛并不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唯一症状,还会出现尿液泡变多、蛋白尿以及血尿等情况,很多时候医生甚至也会认为患者是否患是肾脏出现问题;还有一些患者会发生贫血、感染以及免疫力降低等情况,这都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验血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辅助病情判定,使得患者可以获得针对性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