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对老年常见慢病的干预作用探讨
作者: 马荣美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对老年常见慢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章镇中心卫生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常见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40例采取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1)干预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0%,与对照组的22.50%比较明显更低(P<0.05)。(4)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与对照组的72.50%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老年常见慢病患者进行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健康指导;老年常见慢病;干预作用;护理干预效果
老年常见慢病类型较多,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由于老年常见慢病患者年龄高,各项机体功能均处于衰退阶段,在医护不当的情况下,难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水平,还易发生一系列不良事件,比如常见的坠床、跌倒、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烫伤等[1]。为改善老年常见慢病患者的病情,预防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保健效果,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本研究选取80例老年常见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干预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章镇中心卫生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常见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干预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急性发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2~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1~83岁、平均(70.29±1.10)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61±0.32)年;糖尿病14例、高血压14例、冠心病5例、慢性呼吸道疾病5例、其他2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2~81岁、平均(70.23±1.1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62±0.30)年,糖尿病15例、高血压14例、冠心病4例、慢性呼吸道疾病5例、其他2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护理人员在了解老年慢病患者的具体病情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卫生院社区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包括常规健康宣教、保健指导;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
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干预方案,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小组的构建。在社区卫生院及时构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护师、责任护士等,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做好小组内部成员的统筹管理、任务分配工作。结合本组患者的具体病情、护理意愿及需求,制定合理科学的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干预计划方案,进一步严格落实。
(2)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干预。①心理干预:因慢病病程长,长期用药治疗会对患者产生一些负性心理,常见的有焦虑、抑郁、烦躁等,需采取心理保健干预,通过鼓励疗法,举例治疗效果理想的案例,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还可以采取伴乐疗法,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促进患者心理康复。②生活干预: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忌熬夜;若行动不便,由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下床离地活动等,预防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日常生活使用的开水壶等器具应放置在安全区域,避免患者烫伤;定期为患者翻身叩背、肢体按摩,预防如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③饮食干预:需为患者配制健康营养饮食计划方案,起到饮食保健的作用,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类饮食为主,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高钠盐饮食需尽可能控制,戒烟戒酒,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维持机体营养均衡。④运动干预:为提高老年慢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提高保健效果,需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在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之前,评估患者病情、身体适应性,制定合理科学的运动计划方案,比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跳操等,运动需适量,合理控制运动量与时间,与患者耐受为宜,循序渐进促进患者运动保健能力水平的提高。
(3)健康指导干预。①加强宣教干预: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干预,普及慢病相关知识,在医护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等;同时,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消除其顾虑,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此外,指导患者正确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水平的方式方法,使患者能够了解自身血压、血糖水平,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对症处理,以此控制患者血压、血糖水平,维持身心健康。②用药健康指导:老年慢病患者需长期用药,需做好患者用药健康指导干预,即指导患者遵医用药,按时按量用药,禁止擅自更改药物或拒绝服药行为;在社区卫生院,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用药过程监督管理;出院后,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用药监督管理,提高患者用药疗效及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护理干预2个月后与护理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两项。
(2)比较护理干预2个月后与护理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3)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4)根据本社区卫生院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4]。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SBP、DB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BP、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0%,与对照组的22.50%比较明显更低(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满意32例(80.00%)、基本满意6例(15.00%)、不满意2例(5.00%),总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40例患者,满意9例(22.50%)、基本满意20例(50.00%)、不满意11例(27.50%),总满意度为72.5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6.672,P<0.05)。
3讨论
老年慢病患者年龄高,身体抵抗力不足,且多数患者行动不便,在缺少有效的医护干预情况下,易发生一系列的不良事件,常见的有坠床、跌倒、烫伤等。为保证老年慢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需加强有效的医护干预[5~6]。
本次重点提到的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干预,即在构建干预小组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实施心理、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干预服务,同时配合健康宣教干预、用药指导干预,以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规律生活,保持营养饮食,并科学运动,遵医用药等[7~8]。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糖、血压指标水平均明显好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仅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由此可见,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干预方法的实施价值颇高;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高度相似。
综上所述,在社区卫生院针对老年常见慢病患者采取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干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薛燕.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258-259.
[2] 尹玲,张萍.护士-社区-老年人联动模式对社区慢性病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4):144-145.
[3] 顾苗芳.老年慢性病患者门诊跌倒预防中实施健康指导护理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4):147-149.
[4] 杨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防护的健康指导[J].智慧健康,2020,6(13):122-124.
[5] 王健.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5):43-44.
[6] 杨柳.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288-289.
[7] 徐阳,陈健球,钟志佳,刘榕,郎玉玲.牡丹江市慢性病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6):53-55.
[8] 杨心悦,沈琦,谢芳芳,等.381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26(3):46-50.